APP下载

落实立德树人,尽显语文化人

2021-11-19许美琴

求知导刊 2021年37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语文教学

摘 要:古人云:“有德无才是君子,有才无德是小人。”说明一个人的德行操守比他的能力更重要,也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一个没有德行的人,能力再大也没有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是渗透德育的重要载体,语文知识中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及价值观念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立德树人;语文化人;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7-0091-02

语文知识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学生可以透过语文了解外部世界,这对学生自身思想上的转变和升华有着深远的意义。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渗透德育,通过引导学生诵读、解析课文,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操守打下坚实基础,进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语文化人的目标。

一、于自然风光中,行立德树人之实

自然万物,鬼斧神工,无需雕饰,自成绝伦画卷。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工业城市的喧嚣与压力与日俱增,导致人们对自然风光愈发向往。小学语文教材中融入了诸多与自然风光有关的文学作品,这些文章大多描述了我国的壮丽河山和风土人情,表达了人与自然相处的意义,對于培养小学生的审美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探寻语文课本中描绘的自然风光,使其在文字中饱览山河万象,滋生对自然的向往之情,并从中领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

(一)于风光变幻中,领会自然之美

自然风光,千姿百态,变化无穷。如何将这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以短短行文表达出来,并使人产生身临其境、心驰神往之感,则是行文作者的功力所托。教师在开展语文自然风光板块的教学时,需要担任“导游”之职,通过引导的方式,将学生带入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中,使其在美学的世界中畅游,加深其对自然之美的理解和感悟,从而受到美学的教育和熏陶。

以教学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为例,笔者先带领学生通过朗读和逐段解析全文来加深理解,文章第一段中写道:“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就像绿色的海洋。”由此可见,小兴安岭的地产资源十分丰富,绿色海洋的比喻更是从侧面体现了作者对小兴安岭的热爱。第二至五段从春、夏、秋、冬四个方面,分别描述了小兴安岭在四季轮转中的别样风光,每个季节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与姿态。文章多用细节、比喻和色彩描写,为我们绘制了一幅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画卷,字里行间都表现出了作者对小兴安岭深沉的热爱之情,更说明作者对小兴安岭的观察细致入微,故而能够写得入木三分、引人入胜。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逐渐真正地进入梦幻无穷、四时变化多端的东北群岭,仿佛真的看到了春天溪边踱步饮水的小鹿,夏季郁郁葱葱的林海野花,秋季漫山遍野的果树,冬季一泻千里的银装素裹。文章的最后,作者用一句话总结:“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对此,学生深表赞同,其中不少学生对小兴安岭心驰神往,生出一股对自然的向往和热爱之情。教师在开展风景类课文教学时,要积极利用教材资源,循循善诱,帮助学生领会课文中的自然风光,拉近学生与课本、与自然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以此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山川自然的人文情怀。

(二)于自然相处中,领会和谐之美

自然之美不仅可以从万物宏伟、星辰流动的宏观角度表现出来,还和人与自然的相处有关。教师可挑选一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章,来帮助学生感受和谐社会的美好,并促使学生主动对生命的意义进行思考和探索,以此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以教学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父亲、树林和鸟》一课为例,笔者同样采用引导和讲解的方式,带领小学生解析文本内容。“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文章中第一句就告诉我们,“父亲”与树林和小鸟的关系非同寻常。读着读着,学生就会发现,“父亲”不但了解鸟儿,更了解自然生态,他能透过蒙蒙雾气,断定林中有很多鸟儿,并通过气味、树叶扇动等自然现象判断有鸟,同时对鸟儿的喜怒哀乐十分了解。由此可以看出“父亲”有多么喜欢鸟儿和森林,而“我”庆幸父亲不是猎人,不会破坏这人、鸟、森林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短短的行文间,无不体现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保护,对和谐自然的真切感受。许多小学生在读完文章后,都大受触动,滋生出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深切情感。

二、探人性宝贵品质,行立德树人之举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人性的美好是人类最难能可贵的品质,这些美好的品质应得到广泛的宣扬和传播。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可通过带领学生阅读文中彰显人物高尚品质的句子和段落,让学生仔细品味,从行文中感受这些鲜活的人物,体味他们的美好德行品质,并让学生以这些人物为榜样激励自己,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在解析人物形象中,感受美好品质

对小学生而言,良好的品德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需要通过生活和学习,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感悟和领会。教师在开展人物题材类课文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重视其对做人做事的思考和反思,使学生通过不断的思考,逐步形成良好品质。

以教学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我不能失信》一课为例,文章中讲述了宋庆龄小时候的一个故事:一天宋庆龄一家要去伯伯家玩,临走的时候,宋庆龄忽然想起自己昨天与小珍约定这天来家里叠花篮,于是她决定不去伯伯家了,她的爸爸说:“你不是一直想去伯伯家吗?改天再教小珍吧。”但是宋庆龄仍然不肯,她说:“做人要信守诺言。”妈妈笑着点点头:“我明白了,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那你就留下来吧。”读完这篇课文后,许多小学生都很赞同宋庆龄的做法,认为诚实守信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优良品格。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的理念,教师不仅要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出发,还要通过人性之善的角度,真正唤醒学生心中善良、纯真的美好品质,引导其从人物故事中领悟道理,从他人的行为中获得正确的价值导向,反思自己的处事方法,在不断的思辨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逐步养成诚实守信、正直善良的美好品质。

(二)在“偶像”的引领下,形成健全人格

自古以来,杰出超群的人都被奉为“偶像”,这些“偶像”往往能够凭借自己的美好品质,引来大批的追随者。如唐朝的李白,有人评价他是“绣口一吐,便是整个盛唐”,他的才气、风流、心胸和做人境界,引得大量当代和现代的“迷妹”“迷弟”为之倾心,同时也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诗人,这便是“偶像”的力量。具有正面意义的“偶像”能够带动他的“粉丝”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让优秀的人更加优秀,让平凡的人变得熠熠发光。因此,教师开展语文教学时,不妨从那些声名赫赫的优秀人物入手,引领小学生自律、自强,树立榜样目标,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以教学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盘古开天地》一课为例,文章选自我国古老的民间神话传说,讲述了在混沌时期,天地未分,一个名为盘古的巨人从混沌长眠中复苏,手持巨斧开天辟地。盘古为防止天地重新合上,故而顶天立地,直到天地凝实,他也精疲力尽,身化万物,造就了美好世界。学生在读完这篇文章后,笔者以问导学,促进他们思考:“盘古是个怎样的人呢?”“如果他不去‘开天辟地,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呢?”“他为我们带来了什么?”等。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学生逐步了解到盘古的形象,并主动发言:“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盘古不畏黑暗和艰难,勇于开拓和创新!”“他无私奉献,甘愿牺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教师可充分利用“偶像”效应,引导学生去向给他们带来正能量的“偶像”学习,使学生崇拜其人,继而模仿其人,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偶像”的优良品格,并逐渐使自己也变成如“偶像”一般优秀的人。

(三)在与动物的相处中,明白生命可贵

小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其养成良好的德行操守对国家的发展尤为重要。许多小学生养过宠物,从他们对待宠物的态度上,就能看出他们对待生命的态度。小学语文教材中有描写动物的文章,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渗透德育,帮助学生树立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以教学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牛和鹅》一课为例,文章讲述了“我”小时候不怕牛,遇到牛敢伸手摸它、欺负它,但是它觉得无所谓,而“我”遇到大白鹅则完全不一样,大白鹅趾高气扬的,还会狠狠地啄“我”,“我”因此被追得几乎要摔倒,幸亏得到金奎叔的帮助,这才逃出生天。金奎叔问“我”干嘛要害怕鹅,“我”说因为鹅把我们看得比它们小,金奎叔说那就让它这样看好了,但是它要是借此来欺负我们,我们就要打它!自此以后,“我”再也不怕鹅了,也不去无缘无故地欺负牛了。笔者带领学生读完这篇文章后,问学生:“为什么‘我不再怕鹅了,也不再欺负牛了?”学生回答:“因为‘我明白了,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就可以得到不同的答案,我们不能因为牛高大而温顺,就欺负牛,也不能因为鹅体型较小但是气势凶猛就害怕鹅。”正如诗中所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学生由此可以明白,做事情一定要多思考,看问题一定要全面,要成为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俗话说:“欲先立人,必先立德。”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教师应明确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让学生习得道理,在生活中进行实践,在积极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对事物、对世界、对生活形成正确的认识,让语文学科尽显其“春风化雨,育人无声”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冯怡婷.基于语文教学分析小学德育教育的新思路[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版),2021(2):244-245.

[2]苟淑云.关于在小學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J].科技资讯,2020(28):246-248.

[3]马丽平.刍议立德树人方针下的语文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1):11-12.

[4]赵明明.立德树人在语文教学中的落实策略[J].文学教育,2021(5):52-53.

作者简介:许美琴(1993— ),女,江苏昆山人,中小学二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小学语文教学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思想教育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