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议论文立意初探

2021-11-19周晓丹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1年35期
关键词:立意议论文审题

周晓丹

【摘要】议论文写作,尤其是材料作文的写作是语文高考的重中之重,高三学子若未能透过题海看到题目本质,便常常出现偏题、跑题的现象,对于自己审题的结果也无法确认。本文通过平时高三教学中的作文练习,对应试议论文材料作文写作提供一些方法,以便于大部分学生轻松简单地完成议论文审题与立意。

【关键词】议论文;分类;审题;立意

一、分类及其举例

(1)观点型。材料给了我们要表达的观点。如“爱因斯坦说过,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面对尘世的浮华与喧嚣,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让我们更加清醒理智地面对生活,发现生活的本真”,这段材料明确指出出题人的意图是“希望同学们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也就是说,主旨方面可以不再自己斟酌,只需要把背景和环境,主语和宾语,程度和范围补充完整即可。

(2)话题型。材料提供的是一个话题,具体的观点需要我们对论题进行分析。如“删除我经历过的任何一个瞬间,我都不能成为今天的自己”。此材料提供了一个话题“瞬间”。我们便可以在出题人的基础上再加工。探讨瞬间的意义、删除瞬间的危害,当然反驳这句话,做出自己创新的判断也是可以的。

(3)寓意型。材料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既有表面的意义,更有隐含的意义。如“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是一座桥梁,而非目的。桥梁是使行人等顺利通行的构筑物,亦比喻能起沟通作用的人或事物”。寓意型的材料中关键词“桥梁”有现实具体的意义,但从这个基础的角度写出来的文章定会平淡无奇,没有深度。所以,需要我们挖掘关键词“桥梁”的隐含意义。毕竟本质是一个比喻的修辞手法,找到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我们会发现“桥梁”具有沟通、连接、突破障碍等作用,所以从抽象角度写作,把绘画、文集等有传递沟通作用的事物比作桥梁,使得主旨更加深刻。

(4)辩证型。几则材料围绕同一个话题各偏执于一点,带有片面性。需要我们将各材料围绕的关键找出矛盾对立点,归纳出一个全面正确的观点来。辩证关系一般有以下几类:内因与外因、个体与集体、内在与外在、物质与精神、现象与本质、数量与质量、内容与形式、理性与感性、付出与收获、他人与自我等。辩证型材料包括了出题人所给出的若干选项,也有出题人未给出的省略选项。所以辩证型材料需要我们思想明确,而不立意骑墙,摇摆不定,甚至在作文中观点平分秋色,这等于没有观点。

二、审题步骤

在分辨清楚材料的类型后,我们要做的便是仔细审题。作文是语文试卷中最高分值的“主观题”。它需要你在这道主观题中发挥自己阅读理解、分析鉴赏、表达探究的综合水平。所以认真审题也是关键之一。我整理了以下几个步骤和方法,帮助同学们在审题方面把握全面、准确、深刻。

第一,找题眼。对“题眼”细加推敲,透彻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就不难明确题目的要求和议论的对象,也就能有效地防止离题、跑题。

第二,了解范围和重点。以“勇气”一题为例:一个人要有勇气,才能不自欺,才能承受他人的目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三、扣材扣题

所谓“明扣”,就是作文中要有材料中体现立意要求的文字,关键字眼需要在文中“多次显现”,多次“反射”,强化阅卷者“该考生是扣题”的印象。“明扣”大多用于议论文和夹议夹论文体。

所谓“暗扣”,就是作文中不大量出现“材料中表达立意的文字”,而是在作文“立意”上表现出来,它往往在记叙文和文学味浓的文章中用,往往在结尾处显现。

四、立意角度

立意就是写作目的,能看出一个写作者的情感取向、价值观念、思想深度。真正的高分作文还要做到立意独特、角度新颖、思考深刻。在下笔之前,选择好写作技巧的同时更应该决定好写作的意义。

总之,议论文的写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有时思考成熟了,下笔才会流畅无阻。思考準确了,才不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徐飞.原点作文之议论文写作.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

猜你喜欢

立意议论文审题
议论文阅读专练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七分审题三分做
再三审题,由表及里
说“立意”
把握题意 求深求新
论新材料作文讲评课的三个环节
把作文教学的根深扎进阅读教学的沃土
议论文阅读技巧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