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1-11-19李敏
李敏
【摘要】如何更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整合、优化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必要前提,本文从巧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调动思维潜能;巧用信息技术拓宽信息渠道,提高信息素养;巧用信息技术进行协作学习,深化感悟积累;巧用信息技术倡导自主探究,促进个性发展等四个方面结合实例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素养;协作学习;自主探究
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就是把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语文学科教学中,以便更好地完成语文课程的目标。信息技术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有机要素,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力双翼。
一、巧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调动思维潜能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一节好课,导入环节新颖、巧妙,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动机与欲望。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使语言文字兼备了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而且可以有声有色、循环往复地将学生带入各种生活场景之中,使其身临其境,具体感悟到语言文字所描摹的图景,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启发学生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
例如:统编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的《可贵的沉默》,本篇课文的教学,我立足文本,走进生活,巧妙地为学生和文本牵一根生活的红线,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体现“我在文中,文中有我”的教学境界。我用这一根红线注入课堂一溪活水,提供给学生一个开放性的语文教学氛围,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学科,在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孩子人文精神的培养。
二、巧用信息技术进行协作学习,深化感悟积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学生主体性和能动性得到了发挥,学生可以与教师平等交流。在信息教育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積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教学过程中来,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鼓励他们大胆质疑,促进学生思维、情感等方面发展,使他们在参与教学中确立创新精神。
语文教学信息化策略的实施,增加了课堂信息的容量,超越了语文课本的界限,由于知识的复杂性,学生不可能对知识有全面的理解,也不可能完全独立解决情境中的问题,这就使协作学习成为必然。
三、巧用信息技术拓宽信息渠道,提高信息素养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目前使用的教材较为单一,只是语文世界的“沧海一粟”,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架起一座与自然相融、与天地相通的桥梁,也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源源不断地汇入时代鲜活的内容。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筛选的过程中,广泛涉猎知识,实现了对事物的多层面了解,同时,其获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素养也得到了提高。
四、巧用信息技术倡导自主探究,促进个性发展
语文是学生个性差异表现最突出的学科,也是资源极为丰富的科目。在语文教学中巧用信息技术,除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
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和学习效益的提高,它对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也对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的探索,才能尽快适应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需要。同时,教师还要正确处理信息技术网络教学与其他教学手段的关系,只有各种教学手段并存,各自发挥特长,优势互补,才能取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岚,高雅萍主编.信息技术文化视野下的小学课程改革[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2]陈琉,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3]王玉峰,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