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大开发政策对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

2021-11-19李晓杰兰州财经大学

品牌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差分支配差距

文/李晓杰(兰州财经大学)

一、引言

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一项伟大创新,关系到东西部人民的民生福祉。1999年,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上正式提出我国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是一项对西部地区影响深远的一项战略安排,切实影响着西部地区人民生活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战略实施如今已过去20余年,这项政策到底对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多大影响,本文希望以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视角,以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衡量变量,去探索分析政策的有效性,并量化战略实施究竟带来多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

二、文献综述

目前,有很多学者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进行了探索。王宇慧(2001)的《西部大开发中的西北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运用定性与定量方法,分析了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下西北地区的人口容量,并提出了具体的人口政策供参考。蒋重秀(2001)的《西部大开发与政府经济角色创新》研究了在西部大开发战略背景下,政府应该扮演怎样的一种角色,怎样引导政府进行一种制度的创新?岳利萍,白永秀(2008)的《从东西部地区差距评价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绩效——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视角》中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自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以来,市场中政策、容量以及体制的差异造成了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拉大。刘生龙,王亚华,胡鞍钢(2009)的《西部大开发成效与中国区域经济收敛》中得出,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之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率增加了1.5%,且中国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已经向收敛转变。白永秀,何昊(2019)的《西部大开发20年:历史回顾、实施成效与发展对策》对比了近20年西部地区的各项指标,指出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指标显著增强,东西部差距逐渐缩小,但除GDP有缩小趋势外,其他指标绝对值仍在拉大。

另一方面,一些学者对我国的居民收入差距进行了探讨,如叶志强(2011)等人的《金融发展能减少城乡收入差距吗?》中指出金融发展明显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孙君,张前程(2012)的《中国城乡金融不平衡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经验分析》实证研究认为中国城乡金融发展的不平衡特征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许海平,王岳龙(2010)的《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省域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认为地方政府的干预、全要素生产率、人力资本、对外开放程度和城镇化水平均拉大了中国城乡收入差距。

以上为对我国关于西部大开发政策和居民收入的探讨,但可以看出文献对西部大开发政策对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影响讨论的较少,而且受限于数据时间,并不能揭示西部大开发战略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处于何种变化。因此,本文采用目前可以得到的最新1998年~2019年省级数据,希望得到我国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以来西部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为后续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表2 psm-did结果1、2

三、模型设计与数据处理

(一)模型设计

本文主要以西部大开发政策区域产业政策为研究基点,利用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自 1998年至 2019年的宏观统计数据,利用双重差分 DID 以及PSM-DID的方法对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进行政策效果检验。由于西部大开发政策是在2000 年开始正式实施,故以2000 年为政策干预点。而且双重差分的唯一前提是共同趋势,因此在运用双重差分分析前进行了平行趋势检验,最后通过运用PSM-DID得出结果,并与之前运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西部大开发政策对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作用效果。

(二)数据处理

由于2000年前后数据标准的变化,本文采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采用 west × time。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是实验分组 west 和实验分期time 两个虚拟变量的交互乘积项,表示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政策净效应。

在已有文章的研究基础上,本文选取的控制变量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资本水平、教育水平、通讯水平、技术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交通水平以及人口收入和政府规模。其中,经济发展水平采用GDP表征,产业结构采用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比值表征,资本水平根据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进行估算,教育水平采用高中在校生数与总人口之比表征,通讯水平采用人均邮电业务总量与人均GDP比值表征,技术水平采用技术市场成交额表征,对外开放程度采用外资企业数和进出口贸易额表征,交通水平采用道路公里数表征,人口采用省总人口和就业人口表征,收入水平采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表征,政府规模采用政府财政支出与 GDP的比值和财政收入与GDP的比值表征。

四、实证分析

(一)双差分结果

由表1双差分结果可知,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效果有效,收入效果为-2071.801元,在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在控制变量中,GDP、资本存量、技术水平对收入贡献为正,且均在3%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而进出口贸易额、交通水平、总人口、教育、二、三产业比值对收入贡献为负,且在10%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外资企业数、通讯水平、就业人口、政府规模并无直接作用关系。

表1 2000年双差分模型结果

(二)平行趋势检验

平行趋势检验如图1所示,西部大开发政策2000年实施后,对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从图中可以看出,这种效果也得以持续,从中也可以看出,政策对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时滞,政策实施虽有效果且持续,但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效果却在减弱。

图1 1998-2019平行趋势图

(三)PSM-DlD结果

本文经过试验得知,由于政策存在着明显的时滞性,造成匹配结果并不显著。因为,西部大开发政策最初阶段为基础设施建设阶段,由前文双差分结果可知,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收入的增加效果并不明显。因此,本文选取2010年作为PSMDID模型的政策实施点,因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第二阶段为快速发展阶段,此时国家出台了许多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惠民政策,使得收入的增加更加明显,并且双差分结果同样有效,结论基本与2000年相同。

根据图表结果可知,经过倾向性得分匹配后,进行双差分运算,政策实施使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分别为2889.398和2605.981,说明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增加了居民可支配收入,并且此结果显著。

五、结论与对策建议

为了分析西部大开发战略对我国西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本文运用倾向性得分——双差分模型,对1998年~2019年数据进行处理,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影响人均可支配收入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西部大开发政策对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是有效果的。(2)西部大开发政策主要通过GDP、资本存量、技术水平、进出口贸易额、交通水平、总人口、教育、产业结构等影响人均可支配收入,而外资企业数、通讯水平、就业人口、政府规模对人均可支配收入并无明显作用。(3)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存在明显的时滞,目前对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仍然有效,但效果正在减弱。(4)由双差分结果可知人均可支配收入效果为负,但经过倾向得分匹配后人均可支配收入效果为正,对比说明西部大开发政策虽然有效,但东西部收入差距仍在拉大。

对策与建议:为提高西部人民的生活水平,需要坚定不移地继续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由以上结论可以看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效果正在减弱,且与东部收入差距仍在拉大,在这种形势下,仍应不断强化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技术进步。并且由于西部地区在民生教育方面仍然很薄弱,因此,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重视对西部地区人才的培养。另外,要拓宽西部地区的投资渠道,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投资比重,优化西部地区投资环境,优化投融资制度,吸引民间资本、外资进行西部开发。

猜你喜欢

差分支配差距
一类分数阶q-差分方程正解的存在性与不存在性(英文)
被贫穷生活支配的恐惧
序列型分数阶差分方程解的存在唯一性
一个求非线性差分方程所有多项式解的算法(英)
多去“扳手腕”——实际是跟差距较劲
跟踪导练(四)4
一言堂
基于差分隐私的数据匿名化隐私保护方法
随心支配的清迈美食探店记
课桌和电脑的差距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