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伟生教授从虚论治慢性肝病验案举隅*

2021-11-19刘光桥罗伟生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1年12期
关键词:邪气补益气机

刘光桥 罗伟生

1.广西中医药大学 (广西 南宁, 530023) 2.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罗伟生教授为留日医学博士、全国名老中医、博士研究生导师。师从日本著名消化病专家山内浩、寺野彰教授。罗教授治学严谨,以人为本,精研医理,不断吸取古代医家思想及现代新知识,提出“肝病从虚论治”的学术思想,以补益气血为主,活血化瘀为辅,辨证论治,扶正化瘀,对治疗慢性肝病具有深远的影响。

1 肝病从虚论治

中医关于慢性肝病的称谓,多根据患者的症状命名为“胁痛” “黄疸” “臌胀”“积聚”等,主要表现为胁肋部疼痛,身黄、目黄、小便黄,腹部膨隆,神志异常,甚则昏迷。《医宗必读·积聚》中指出:“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血行不畅,痰瘀互结,形成痞块,乃至肝癌。”正气不足难于推动气血运行,导致气血痰瘀互结,形成痞块。《景岳全书》称脾胃不足及虚弱失调的人多有积聚之病。《活法机要》曰:“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脾胃怯弱,气血两虚,四时有感,皆能成积。”脾胃虚弱者,必然气血两虚,感受四时之气后,久之形成积聚。本虚标实,痰热瘀毒阻滞肝络为本病基本病机,故其治疗原则为补益气血,扶正化瘀。

罗伟生教授结合古代医家思想和自身的临证思想提出:大凡慢性肝病患者,其病情日久,隐匿发展,邪气经久侵袭,人体正气亏耗,其气血必虚。治疗慢性肝病患者,观其气色,切其脉证,当应从虚论治,补其内在亏耗之气血,调和阴阳之偏衰,疏理絮乱之气机,使气血滋生,阴阳调和,气机和顺,运化通达,则正气得复,生机乃发。故罗伟生教授提出使用八珍汤加味治疗慢性肝病患者,八珍汤由四君子汤及四物汤组成,具有良好的益气补血的作用。

2 辅以活血化瘀药

罗伟生教授认为由于慢性肝病患者病情日久,迁延难愈,气血亏虚,推动运化能力失职,导致气血壅滞,故慢性肝病患者在本虚的基础上多伴有气滞血瘀证象,故在补益气血的基础上应活血化瘀并用,运用八珍汤的基础上适量使用活血化瘀药。

荔枝核、虎杖、鸡骨草、丹参、莪术等是活血化瘀的常用药。罗教授尤其擅长使用大量荔枝核治疗慢性肝病患者,荔枝核具有行气散结、祛寒止痛的功效。现代研究发现荔枝核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能有效缓解慢性肝病患者的肝纤维化进展[1,2];虎杖具有利湿退黄、散瘀止痛之功,鸡骨草具有利湿退黄、疏肝止痛之功,两药能够有效缓解黄疸症状;丹参、莪术均具有活血祛瘀、止痛之功,能够有效缓解肝功能异常;以上药物联用,能够达到活血化瘀止痛之功。

除以上活血化瘀药物,五味子也是治疗常用药,其具有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五味子具有护肝降酶的药理作用[3],在相关转氨酶异常升高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3 辨证施治,扶正化瘀

肝主疏泄主藏血,具有疏通、舒畅、条达、升发的特性,能够调节气机、情志,协助消化;慢性肝病患者,感受疫毒,肝脏受累,肝失疏泄,累及脾胃,运化失职,中焦气机不畅,出现呃逆、反酸、胃脘胀满、情志不舒等症状;肝脏经受长期侵袭,疾病隐匿发展,导致气血亏虚;气能生血、摄血,亦能推动血液循行全身,气虚则推动无力,不通则痛,气不摄血,则血溢脉外,血液生化无源,导致脏腑失养,不荣则痛;血能载气,血虚必将导致气虚,正气不足,百病乃生。

慢性肝病患者,疾病的长期隐匿发展,气血亏虚,正气不足,邪气渐盛,导致中焦气机紊乱,运化失职,气滞血瘀;本虚标实是本病基本病机;在诊治时,需分清轻重,区别主次,辨证论治,扶正化瘀。

4 验案举隅

张某,男,32岁,广西南宁人,乙型肝炎感染方式为母婴传播,长期服用抗病毒药物,但患者治疗期间仍有明显临床不适,遂于2018年05月21日来就诊。刻下症见:全身乏力,偶有右胁肋部刺痛,心烦易怒,无厌油腻感,纳寐可,小便正常,大便稍硬,2日1解。舌淡红,苔白腻,脉弦。中医诊断:胁痛病(肝气犯胃证)。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方药如下:柴胡、陈皮各24 g,炙黄芪20 g,白芍、熟地黄、虎杖、当归各15 g,枳壳、香附、白术、醋莪术、荔枝核、丹参、蜜枇杷叶、川芎各12 g,鸡骨草、桃仁各10 g,甘草9 g。共21付,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2018年06月28日复诊,刻下症:全身乏力较前减轻,偶有右胁肋部刺痛,心烦易怒,口干口苦,无厌油腻感,纳寐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患者肝郁化热,热像明显,辨证为肝郁化热证,予化肝煎加减治疗,方药如下:白芍、荔枝核、黄芪各30 g,浙贝母20 g,牡丹皮、蜜枇杷叶、当归各15 g,醋青皮、陈皮、栀子、泽泻、醋莪术、白术、醋延胡索、川楝子、川芎各10 g。共21付,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2018年07月19日三诊,刻下症:稍有头晕,轻度乏力,无厌油腻感,时有右胁肋部刺痛,心烦易怒缓解,口干口苦减轻,纳寐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微黄,脉弦。守上方加减继续治疗,患者热证未除,予加茵陈10 g,21付,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2018年08月13日四诊,刻下症:无明显不适,纳寐可,二便调,舌淡红,苔白微腻,脉弦细。热证已除,去牡丹皮、栀子、泽泻、浙贝母、茵陈等药,改用八珍汤加味治疗,21付,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2018年08月30日五诊,刻下症:时有右胁肋部刺痛,稍有乏力,纳可,寐欠佳,二便调,舌淡,苔薄白,脉稍弦。患者目前无相关兼夹病症,按照“慢性肝病从虚论治”的学术思想,慢性肝病本虚标实,予八珍汤联合荔枝核、虎杖、鸡骨草、丹参、莪术、五味子等药进行治疗。

患者长期按照补益气血为主,活血化瘀为辅的方法进行治疗,继续巩固治疗;期间复查肝功能及肝纤四项未见明显异常。

按语:我国的慢性肝病中乙型肝炎患者占绝大多数,疾病的进展虽然相对缓慢,但是如果不及时进行药物干预,其病情会逐步进展,出现黄疸、肝区疼痛、食欲下降、呕血、腹水等症状,慢慢形成肝炎、肝硬化,甚至进展成肝癌[4]。本案患者既往感染乙肝病毒病史长达30余年,年幼时并无明显症状,随着年纪增长,症状随之出现。初诊时症见右胁肋部刺痛,伴有乏力,心烦易怒,故辨为“胁痛病”。患者外感疫毒,邪气结于肝脏,气机不畅,肝气郁结,故见右胁肋疼痛,心烦易怒;邪气留恋,牵引难愈,正气亏虚,气血虚弱,可见身困乏力。《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痞源流》:“壮盛之人,必无积聚。必其人正气不足,邪气留着,而后患此。”正气不足,邪气留恋,后患无穷。初诊八纲辨证为肝气犯胃证,使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

《医方考》:“血气俱虚者,此方主之。人之身,气血而已。气者百骸之父,血者百骸之母,不可使其失养者也。是方也。”八珍汤为补气血良方,遂加黄芪、白术、当归、川芎、熟地等药,意为八珍汤之意,力求补益气血;醋莪术、荔枝核、丹参、虎杖、鸡骨草活血化瘀。二诊见肝郁日久化热,改用化肝煎加减治疗;继续加用黄芪、白术、当归、川芎补益气血,醋延胡索、川楝子活血止痛,醋莪术、荔枝核活血化瘀。三诊患者热象减轻,但热证未除,继续守上方治疗,同时予茵陈清热治疗。四诊患者病情基本好转,但是患者既往慢性乙型肝炎日久,患者本虚标实,故仍予补虚为主,活血化瘀为辅,使用八珍汤加味进行治疗。五诊患者相关症状已除,进行予八珍汤加味进行治疗。随后嘱患者坚持服药治疗,定期复查肝功能、肝纤四项等检查检测病情。

5 小结

临证治疗慢性肝病时,罗教授遵循八纲辨证之法,着重辨证论治,强调灵活加减,不拘泥于形式,不局限于古文古典,当实事求是,将现代理念与先贤理法结合,承前启后,传承创新,并提出“肝病从虚论治”的学术思想,并辅以活血化瘀之法,补益气血,扶正化瘀。又《医宗必读·积聚》:“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居之。”《景岳全书·积聚》:“治积之要,在知攻补之宜,而攻补之宜,当于孰缓孰急中辨之”。《临证指南医案·胁痛》曰:“久病在络,气血皆窒。”慢性肝病患者,病久气血亏虚,必将导致气滞血瘀。因此,罗教授临证治疗慢性肝病重在补益气血,气血化生,脾胃健运,气机和顺,活血化瘀,则正气得复,抵御邪气,扶正化瘀,人体生机乃发,五脏六腑安和,气血生化有源,气机升降顺畅,正气盛壮御邪,身体才能健康。

猜你喜欢

邪气补益气机
《神农本草经》对“邪气”的认识
活血化瘀法和补益法协同在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中的运用
幸福来自感动
两腿一分补肝肾
别轻易拔罐刮痧
便携电子打气机
寓意于气 意与气合
“百病生于气”与升降散之应用
谈谈补益药
怎样选用中成药进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