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牦牛乳的开发与推广对策的分析

2021-11-18旦正昂加索太叶才让卓吗索朗曲措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36期
关键词:营养价值开发模式推广策略

旦正昂加 索太叶 才让卓吗 索朗曲措

摘要:考虑藏区牦牛奶的利用单一和传统的制作方法较落后,我们工作室牦牛奶乳制品开发进行调研,并应对传统的开发模式进行输入新的血液。运用和结合互联网优势线上运营和线下结合来推广和增加人们的购买欲望、提高消费数量等来给当地的发展提供有效长期发展的方案。除外,不断变异的新型冠状病毒与人体免疫力博弈斗争中我们需要在市场中投入提高免疫力的新产品。而高原牦牛奶中免疫球蛋白含量高,能够帮助人体调节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同时它还是补钙的佳品。所以无论从我国优质资源的开发还是市面上消费者的需求很需要这样的产品流入市场。

关键词:牦牛乳奶;营养价值;开发模式;推广策略

一、我国现有牦牛资源分布地区

牦牛分布于中国四川、青海、西藏、新疆、甘肃等省(区)。除中国外,与中国毗邻的蒙古、中亚地区以及印度、不丹、锡金、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家均有少量分布。中国是世界牦牛的发源地,全世界90%的牦牛生活在中国青藏高原及毗邻的6个省区。其中青海490万头,占全国牦牛总数的38%,居全国第一;西藏390万头,占30%,居全国第二;四川310万头,占23%,居全国第三;甘肃88万头,占7%,居全国第四;新疆17万头,占1.3%,居全国第五;云南5万头,占0.4%,居全国第六。

二、牦牛乳的价值

(一)产量具有稀缺性

牦牛奶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的是牦牛,牦牛属于世界稀缺牛种,它与企鹅、北极熊并称全球仅存的三大源种动物,牦牛作为世界上惟一的源种牛,没有和其他牛杂交过。牦牛仅在哺乳期内产奶,哺乳动物的产乳会受季节、放牧管理、胎次、挤奶次数与技术、草场类型等影响。牦牛在放牧状态下.在泌乳期150d,牦牛总泌乳量平均487kg,平均日泌乳量3.1kg。1头犊牛日哺量为1.4~1.9kg,占母牦牛日泌乳量1/2~2/3。按月份来看,每年7到9月份气温高,高原青草丰盛,牦牛的营养良好,则产奶量高。到10到11月份牧草逐渐枯黄,气温变低,则奶量开始减少。5到6月份气温转暖但青草刚刚萌生见绿,产奶量也少。

(二)营养具有高价值性

牦牛常年野牧于自然草场之上,以天然牧草和草丛中上千种名贵的天然中药材(如雪莲、虫草、贝母等)为生,常年饮用冰山雪水,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具有极好的生态环境。

牦牛奶是牦牛所产的奶,牦牛身体强壮,以超强的抗缺氧、抗紫外线和免疫力而著称,被誉为“牛中之王”, 因此牦牛奶有着普通牛奶所不能比拟的特点。牦牛奶中免疫球蛋白含量高,能够帮助人体调节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同时它还是补钙的佳品,因为牦牛奶中富含天然乳钙;它还含有人体所必需的18种氨基酸、共轭亚油酸、а-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维生素H 等多种稀有营养成分。

1. 纯净的奶源环境

牦牛是高寒地区的特有牛种,草食性反刍家畜,同样也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哺乳动物。全球共有约1500万头牦牛,95%在青藏高原,那里是极寒地区,污染较少,水草丰美茂盛。普通牛奶采用的奶源收集过程一般为集中饲养,集中采集,在饲养过程中大量使用人工饲料和添加剂,在采集过程中,由于挤奶次数多且时间长,造成乳头发炎,为了防止乳头发炎大量使用抗生素,造成乳液里残留物和抗生素严重超标。牦牛奶则只能等牦牛在生育小牦牛后的哺乳期内自然产奶,产奶期只有6个月,高原之宝坚持不用人工催奶,不使用任何催奶激素,是真正天然、放心的好奶。

2.提供水分,滋润肌肤

牦牛奶营养极其丰富,含有高级脂肪、各种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特别是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族,它们能滋润肌肤,保护表皮、防裂、防皱使皮肤光滑柔软白嫩,使头发乌黑减少脱落;牦牛奶中所含的铁、铜和维生素A可使皮肤保持光滑滋润;牛奶中的乳清对面部皱纹有消除作用;牛奶能为皮肤提供封闭性油脂,形成薄膜以防皮肤水分蒸发;牛奶能暂时提供水分

3.消除紧张情绪,提高睡眠质量

牛奶中含有一种能使人产生疲倦欲睡的生化物L色氨酸,有一定的镇静催眠作用,特别是L色氨酸,它是大脑合成羟色的主要原料,五羟色胺对大脑睡眠起着关键的作用,它能使大脑思维活动暂时受到抑制,从而使人想睡眠,并且无任何副作用,而且牦牛奶粘在胃壁上吸收也好,牦牛奶中的钙还能清除紧张情绪,所以它对老年人的睡眠更有益。

4.抑制细菌增生,有利于肠道卫生

牦牛奶中富含膳食纤维,并含有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和卵磷脂。同时也含脂溶性维生素A,从糖类分析它含有乳糖,对胃粘膜刺激小,在腸道里能助长嗜酸细菌的繁殖生长,抑制致腐败细菌生长,起到润肠的作用有利于肠道卫生。

5.降低胆固醇含量

常年饮用牛乳,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有降血脂效果。1977年,美国曼斯博士从牛奶中分离出一种可以抑制胆固醇合成的物质叫乳清酸,证实了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牛奶中虽也含有胆固醇,但由于牛奶中的乳清酸和其他成分能有效地抑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与吸收,故能使人体内胆固醇的含量降低。牦牛乳的脂肪、蛋白质、乳糖、维生素和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乳蛋白含量高达4.0g/100g,钙含量高达132mg/100g[2]。除此之外,微量元素中,牦牛奶中所含的铁是一般牛奶的9.8倍、锌含量是一般牛奶的3倍、钙含量是一般牛奶的1.13倍。牦牛奶中含有的免疫球蛋白是普通牛奶所缺少的,长期饮用会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

三、牦牛乳的开发模式

(一)传统的开发模式

传统的牦牛乳开发模式较为典型的是涉藏地区的开发模式,但是涉藏地区牦牛分布的区域广泛、交通不便、受季节等的影响,另外我国西部地区的科学技术相对落后,冷藏和冷链技术落后,因此收集生鲜乳存在困难,实际商品奶乳程度微乎其微。长期以来,牦牛乳的开发处于自给自足与散发独立的家纺模式和初级的加工模式,没有形成规模化的企业产业链,致使牦牛乳仍呈现出半成品多、低成品多的局面。

(二)现代的开发模式

1.欧洲和新西兰奶业合作社

欧洲以产、加、销一体的化奶业合作社形式,才能让小规模农户享受到较大资本所带来的利益。因此欧盟推动奶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了小规模生存与发展问题。新西兰乳品是以高度纵向一体化形式实现合作社。最低一级是农场主,上面一级是奶农合作社最上面一级是乳业委员会。农场主拥有合作社的股份,合作社拥有委员会的的股份。并且新西兰为了参与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在政府支持下,几家大的合作公司与新西兰乳品居于2001年合并成立了新西兰最大乳业集团恒天然。它拥有全新西兰乳品产业94%的生产能力,它的出口占全国出口收入的20%,是GDP的7%。我国目前奶源比较分散,地广人稀的牦牛地带更是如此。奶牛规模化养殖率仅占20%左右,大多数还是小规模化养殖。农业部日前也表示,要在未来发展奶农合作社组织等五大措施进一步促进奶业振兴和发展。

2.我国奶业个别企业的崛起

我国积极对外开放很多的实体化产业快速成长起来,乳制产业就是其中高速发展的一个产业,虽然期间出现了诸如“三聚氰胺”这样的恶性事件使奶业的发展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但在我国“十五”、“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奶业这样的朝阳产业放在重点扶持发展项目。

近些年来,通过产业的升级改造和企业的创新,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西藏、四川、甘肃、青海等省的牦牛乳品企业开始显现品牌化。其中西藏高原之宝牦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高原之宝”)与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四川大学、江南大学、四川食品发酵研究院等高研院所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研发牦牛乳制品,包括牦牛脂肪、功能性油脂以及牦牛功能乳开发等。

四、牦牛乳推广现有存在的问题

(一)宣传的真实性存在问题

随着最近几年我国居民的消费能力上升,大家对来自于高寒牧区的牦牛乳及加工产品投入了更多的关注。但是很多商家利用人们已有乳业的认知,不符合实际地高调宣传牦牛乳的营养价值,最后到消费者手里就出现认知失调的情况,呈现对牦牛乳的信赖流失和已有认知出入的情况。

(二)规模化和专业化程度低

目前,牦牛乳业市场集中度不高,虽然有伊利蒙牛等全国性大企业,但是大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乳液也未形成规模化和专业化技术的限制和宣传方式落后

涉藏地區由于技术和经济相对落后的原因,牦牛乳的交易量、消费的广度、区域都存在有限性。长期以来尤其牧区的生活方式相对简单和单一,牧民主只是把牛乳当做生活的附属品,相对他们主要依靠的牦牛本身来讲具有一定的忽略性,因此乳制品的开发和宣传处于较为传统的形式。

五、牦牛乳制品推广的对策建议

(一)宣传不高调,定位力求准确

牦牛奶确实有许多特色,特别是产地及牧养方面的独特性是普通奶牛无法比拟的。但在成分方面仅仅只是一些营养素含量多了一些,比如高调宣传的共轭亚油酸(CLA),在其他的乳及牛羊肉中也有,牦牛奶中只是每百毫升含几毫克而已,只有经过特殊的科学措施干预后的牛奶中的CLA达到每100毫升中含50毫克的浓度才能称之为功能牛奶,对人体稍有辅疗作用。又比如说牦牛吃的冬虫草喝的矿泉水也只能是妄说妄听而已,而不可能做为牦牛奶质量好的唯一根据。

1.明确产品定位

利用高海拔资源,坚持高端品牌定位,面向高端消费者,选择高端营销渠道,经营高品质产品,提供高品质服务。因为牦牛乳本身有高附加值,不仅是物以稀为贵,而且也具有更好的性能。抓住“一带一路”的机会,把高端的牦牛乳产品推向世界,通过中亚推向欧洲,最后走向全球。

2.由传统乳制品向功能性、特色产品发展

功能性乳制品的开发是时下牦牛乳制品的发展重点,加大对功能性牦牛乳制品合理有效的开发,凭借我国丰富的牦牛乳资源优势,以及牦牛乳本身功能性成分优势,研发出更新鲜、健康、高品质的功能性产品。

(二)依靠科技的力量,精准推广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到2018年底,中国网民数已达到8.29亿,相对于CNNIC第42次发布的数据而言,在半年内中国网民人数增加了2700万。在最新的网民人数统计中,手机网民8.17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9.6%;中国非网民规模为5.62亿,其中农村地区非网民占比为63.2%3。中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升级,我国网民的爆发式增长对此前处在交通限制、信息闭塞、产品开发程度低等的情况可以利用现有科技技术,精准推广占据细分市场和聚集的多元化的消费者。结合互联网的优势采取短视频平台的推广、社区推广、社交软件推广、自媒体的推广营销方式让更多的人接受和认可牦牛乳制品。制定标准、规范,强化牦牛乳产业优势。制定牦牛乳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营养标准,规范牦牛产业,可有效延长产业链,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藏区居民增收和区域经济发展,增强民族团结。

参考文献:

[1]彭云,刘利平.我国牦牛乳资源及产业化发展的建议[J].中国乳业,2019(11):3-6.

[2]破译牦牛奶的营养价值[N]. 中国特产报,2009-08-28(B04).

[3]上海连尚网络.我国网民人数达8.29亿 网络连接依旧任重道远[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9(3):7-9.

[4]刘子睿,王佳丽,张焕春,等. 共轭亚油酸的生理功能及安全性研究[J]. 畜禽业,2007(2): 20-21

[5]成亮,刘成国,刘婷婷,等. 共轭亚油酸的生理功能及提高其在乳制品 中含量的途径[J]. 食品与机械,2010,26(2):170-173

基金:西北民族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2110742059)

猜你喜欢

营养价值开发模式推广策略
宁蒗县苦荞麦栽培技术及发展利用
对新兴排舞项目及其在普通高中推广策略的研究
“延吉三打一”项目推广策略分析
试论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推广策略
浅谈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利用
我国乡村旅游驱动机制与开发模式研究
我国骆驼奶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与优化策略
邢台微营销市场前景与开发模式研究
不同年龄关岭黄牛生长性状及肌肉氨基酸组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