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要求下低年级数学教学之我见
2021-11-18钟小英
钟小英
摘要:义务教育的双减一是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政策要求减轻学生的作业 量及作业时长,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作业。是减少校外补课。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双减要求下的低年级数学教学策略。
关键词:双减要求;低年级;数学教学
双减要求,减的是学生的负担,但增加的是教师新教学的挑战,面对一二年级学生不写书面作业和不参与校外辅导机构的要求,教师要更进一步的思考低年级数学教学,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兴趣,设计非书面作业促进学生的主动性,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動手能力和数学学习能力。
一、设计非书面作业
1.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设计阶梯化作业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不同颜色的花,有着自己独立的色彩和绽放的惊艳,在他们含苞欲放的前期,有些害羞内向胆小,有些孩子自卑怯懦,有些孩子自信开放......这些构成了班级的多彩和个性。教师要主动的了解学生,清楚学生的知识需求和情感需求以及学习现状,善于肯定学生,鼓励学生。在数学作业的设计中,进一步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设计阶梯化作业。
如,在小学低年级数学中设计阶梯式“三步走”作业,。
第一步:读一读。读一读数学题目,理解题目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语言转化。
第二步:想一想。想,指的是思考,想一想这个问题在考查什么内容?在生活中是否有这样的案例?
第三步:画一画。按照自己的理解,将题目表达的意思用简单的图画表达,就是将前面两步的思路画出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选择完成其中的一步、两步或者三步。
2.从学生兴趣出发,提升作业趣味性
趣味作业指的是根据所学知识挖掘数学知识的娱乐性,增加学生的艺术细胞。如布置绘画类“思维导图”作业,在小学数学章节复习教学中,每一个知识点和大知识点都是相互连接和相互包含的,而且在章节复习教学中,不管是教师的板书设计还是学生的课堂笔记,都应该追求系统性、概括性和全面性,所以思维导图是章节复习的非常有效的而且条理十分清晰的方法。
兴趣是一切新事物的开端,只有教师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去设计作业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参与,才能让作业的设计体现其价值。
3.注重学生全面化发展,设计开放型作业
新课程背景下得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注重学生“五育”并举。数学核心素养也强调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和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得提升。如,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作业问题进行有效的归类,位置关系、购物问题等,布置不同类型的非书面化作业,让低年级学生进行开放性完成作业。
二、实施情境化教学
情境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创造一个新的环境和一种新的气氛,使学生进入探究的氛围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乐趣,最基本的要求是创设适宜教学现状的数学情境,生活案例、网络案例、数学伟人案例、有效问题等,比如在低年级课堂教学“认识位置”的时候,把抽象的“左右前后”具体化,将问题放到课件排队、座位安排等方面,让孩子们表达“我的前面是 ,我的后面是 ,我的左面是 ……等”,能提升低年级孩子孩子的数学抽象能力。同时也可以融入数字教学,比如, “你前面有几个人?”这样的问题可以促进孩子们的计算能力发展。在这样的情境创设中,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中的生活,以情促学,以学冶情。同时,教师可以从情境教学的角度来认识计算教学,如在《运算定理》中理解 “满十进一”的算理。教师可以利用算数棒演示满十进一的这整个过程,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模仿竖式计算的演绎中,数形结合,将竖式直观形象化,帮助理解和掌握“满10进1”的数学算理。
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1.通过动手操作,形成数学概念。动手操作,可以让课本知识转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比如更好的用自己能理解的通俗的语言描述教材中的数学概念,孩子们也会有自己更多的想法和观点,丰富小学数学知识。
2.利用动手操作,找出数学规律。小学数学中有许多有趣的数学规律,比如杨辉三角、三角形数…….孩子们通过动手操作,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有趣的规律,也学会了寻找规律,发现数学美,培养数学学习的乐趣。
3. 注重动手操作,理清数量关系。小学数学是以代数和几何相辅相成,代数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同时也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孩子们必须通过实践理清数学中的数量关系,这也是一种生活技能。
4.运用动手操作,掌握计算方法。数学学习的终期目的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是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动手操作,例如列竖式计算、笔算以及珠算等等方式让孩子们掌握计算方法,也是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体现。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不断挖掘教材和教学资源,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性格和心理,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人差异,促进数学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赵一诺. 新学期双减新变化[N]. 黑龙江日报,2021-09-06(003).
[2]王娟. 小学数学互动教学的策略[J]. 江西教育,2021,(27):56.
[3]周为民.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江西教育,2021,(2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