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山县乡镇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1-11-18曾鹏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0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小学体育教学模式

摘要:体育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程改革与体育强国建设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把体育课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手段,小学体育的总体教育水平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升,对学生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与此同时,许多家长也认识到体育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参与孩子的体育生活,促进了以小学生为导向的体育监察体系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咸宁市通山县5所乡镇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课程改革 小学体育 小学体育教师 教学模式

问题的起源:当下,学生因身体状况引发的事件层出不穷,学生体质方面的问题给学校管理工作敲响了警钟。目前,我国小学生在校数量已达1亿人,乡镇小学占据较大比例,他们都是祖国的花朵,他们的体质状况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因此,在保证广大小学生有充分时间学习的同时,也要保证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与学习专业的体育技能。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四位一体的学校体育目标,给学校体育指明的方向,也促使体育教师不断改进自身教育方式与手段,使体育与各个学科相融合,为我国小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基础。

1.体育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意义

① 寓教于乐,小学体育教育是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一定的体育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减少肥胖,提高动手能力以及自信心。

② 小学阶段也是形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将来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③ 长时间文化课的学习会使学生产生枯燥的感觉,学习能力下降,通过一定的体育锻炼可以使学生身心得到放松,充沛精力,提高学习效率。

④ 体育除了强身健体的作用以外,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体育活动中,我们经常强调“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观点,强调“团结就是力量”的集体主义精神,在老鹰捉小鸡活动中强调强者保护弱者等等。

2.小学体育教学方法

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方法具体可以分为传授体育理论知识的方法与传授体育技术与技能的方法。主要有语言法、示范法、直观法、完整法、分解法与纠错法。

2.1.语言法:首先是讲解,一般应用在教师宣布教学目标、传授新教材或技术复杂的动作技术时等,例如:立定跳远教学过程中要讲解它包括哪些部分(准备、起跳、腾空、落地);’然后是发出口令与提示,;例如:“注意节奏”、“再做一次”等等;其次是口头评定成绩,最后是提问,例如“你认为今天自己那个动作做的不到位”。

2.2.示范法:教师做出正确示范,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3.练习法:

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与引领下,根据教学任务与目标,有目的地反复做某一动作的方法。进行反复练习,从而形成动力定型,掌握技术动作。体育教学中常用的练习法有:完整法、分解法、变换练习法、分解练习法以及纠错法。

3.1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现状

3.1.1国外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现状

在美国,小学体育课一般情况下一周开设两节,课虽少,但是尤为重要。主要传授体育运动项目运动知识与技巧,为以后学习技术与技巧打好基础;其次是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增强身体素质,保持身体健康。在2012年美国国家体育概况报告中显示有33个州允许学生以下列活动代替体育课---校际运动会、初级预备役军官训练团、军乐团等,有28个州授予学校或学区基于如下原因允许学生免上体育课的权力——健康、残疾、宗教、提前畢业等,有6个州由学校或学区决定免上体育课的原因。从美国小学教育的现实情况看,以上政策具有较强的实践逻辑,体现了教育政策的灵活性;但是从学校教育的系统特性和组织特性来说,可以肯定的事实是上述政策中所列举的活动并不能系统地向学生传输体育锻炼知识和技巧,不能很好地达成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目的。

3.1.2通山县乡镇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现状

体育课是学校必备课程之一,我国绝大多数小学都可正常开展体育课程教学,但各个地区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其中城市与农村差距最为显著,有些偏远乡村小学甚至无法开展体育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包括了以下几点:

(1)乡镇小学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严重影响了体育教育的正常进行,甚至有些学校的体育是由学校指派的其它科目的老师来带,这些体育课通常是自由活动,无法学到一些专业的体育技巧。

(2)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对体育课程的不重视。随意更改教学计划,缩减体育课时间。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文化课教师挪用体育课上课的新闻。这些情况都致使学生没有充分的体育锻炼时间,身体素质差,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3)学校体育资源匮乏。体育活动的开展离不开体育场地和器材,有些学校因为教学经费的制约,无法购买完备多样的体育器材,器械单一,影响学生体育参与的积极性。

(4)家长对于体育的不重视。受传统观念和经济条件的制约,有些家长认为体育课的开展浪费了学生的上课时间,不利于学生成绩的提升。

(5)学生自身没有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

4.对乡镇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的思考

4.1.乡镇小学体育教学应以素质教育为导向

素质教育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是对应试教育的补充,是我国现代教育的体现。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人格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它是以满足当今社会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健康人格为根本特征的教育。这与体育的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使学生精力充沛,培养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在2018年第五次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关于体育他这样说到:“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小学是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学生人生中的一个最关键的时期,这个时候的学生活泼开朗,可塑性高,模仿能力强,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较快且较易形成动力定型。所以,小学体育教育改革要以素质教育为导向。

4.2乡镇小学体育教学应与户外教育相结合

户外教育,也就是体验教育,例如“营地教育”、“自然教育”、“野外生存”、“STEAM(跨学科)教育”、“PBL(项目制)教育”、”研学旅行“等等。户外教育创立时间不过百年,但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普及。他区别与以往学校体育专门技术或技巧的培养(例如:广播体操、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他可以是几种运动的融合,也可以是一个趣味性游戏。可以在学校的操场,学校附近的某块草地,也可以是一个工厂、一片山区。有学者将其称之为“没有围墙的学校”。户外教育主要以体验学习为主,让学生亲生体验活动来获得认知,在“做中学”,可以获得许多不一样的见解并及时汲取经验,在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下,既强调团队合作,又促进学生个人成长。户外教育还可以给孩子带来许多平时体育课无法带来的好处。户外教育有助于学生关键能力的养成,包括知识涵养、动手能力、表达能力、与他们相处及自我实现等方面;户外环境可以帮助孩子了解时空,感知自然,在这种开放的环境下,锻炼了孩子的创造力、培养了观察以及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又可以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建立良好的友谊。户外活动的参与,也使学生们的身体得到了锻炼,无论是沐浴阳光或者是狂风骤雨,磨炼了意志又增加了胆识等等。因此,小学体育教育改革应与户外教育紧密结合。

4.3乡镇小学体育教学应提高体育教师创新思维为重点

创新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小学体育教育模式也应创新,这应该是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的重点。教师应该通过改变教学方式,从学生身心特点出发,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与创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运动理念,确立终身体育的思想。体育教师应对现有的体育课模式进行改革,在传统教师说学生听的基础上加入情景教学(游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角色去参与。比如,在进行篮球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选择扮演成为一种动物或者植物,结合自己在场上所处的位置,再组织一场篮球比赛。后卫“小海豚”突然发力,将球传给了前锋“小熊”,“小熊”没能把球投进,球被对手中锋“小猴子”拿到,同学们的动作十分有趣,也给比赛增添了许多乐趣。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和积极性,加上教师较少规矩的限制,只在安全与规则方面予以指导,让学生有充分发挥的空间,毕竟小学生还是孩子,玩心还比较大,这样的一节课不仅可以使他们感受篮球这项运动的乐趣,还可以学习到篮球方面理论与技巧。除此之外,还可以引进多媒体技术,在一节课的开始,带领学生观赏技术动作与要领,让学生自行体会,再利用余下时间进行指导教学,对于技术动作做得较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并进行展示,对于领悟较差的同学进行针对性教学,因材施教,从而达成共同进步的目标。体育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学习,寻找优化教学方式,为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小学体育教育改革应以提高体育教师创新思维为重点。

4.4完善教学考评系统,对学生学期体育教育成果进行综合评价

学生学的好与不好,需要经过多方面的考量,每个学生的体质不同,对体育的接受程度也不同,因此我们要采取多方面评价的措施。比如:有的学生对于某些运动一学就会,天赋高,上手很快,一学期下来学到了很多体育方面知识与技巧,这种学生我们要给予肯定。有的学生学了几遍仍然没有掌握技巧,但是非常有毅力,对待问题一直寻求解决办法,不放弃,这种学生我们也要给予支持与肯定。在体育教学生活中,我们不仅要有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还要有学生对于同伴学生的评价、学生对于自己的评价。这样学生才能够博采众长,有所突破。

4.5制定课外训练计划

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丰富学生的体育文化生活配合,除了按规定完成在校的体育课程外,还需要一定的课外训练,这需要家长的努力配合。比如:家长陪同孩子加入体育俱乐部,参加亲子运动会,或者是学习游泳、羽毛球、篮球、足球等运动。

5.对乡镇小学体育教学的建议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监督与落实该领域相关政策的实行,充分认识小学体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积极鼓励、宣传与引导,为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学校各级领导老师要改变传统观念,加强对体育教育功能的认识。体育教育不是升学的拖油瓶,要充分认识体育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满体育课,上足体育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还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鼓励体育教学创新。一方面,提高体育教师薪资待遇,不仅可以提升体育教师的积极性,还能吸引更多年轻人投入体育事业。另一方面,学校应把提高体育教师素质素养放在关键位置,有计划有方向的提高现有教师的教学水平。此外学校还要为体育教育的发展創造良好的环境。增加体育方面经费投入,保障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器材和场地是开展体育教学的基础,器材的多寡,场地的大小直接影响学生的体验。对现有场地和器械进行保护与修缮,增加体育器材的多样性,为学生提供体育锻炼机会,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优化体育课程设置,根据国家相关课程计划,结合当地的风俗特色,设置符合本校学生的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体育教师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参与者与指导者,对学生的体育生活有着监督与引导的重任,老师的道德素养、专业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未来。因此,必须加强教师师德与专业水平的培养,给予优秀教师职业进修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也应做到一视同仁,尊重与信赖学生,严以律己、以身作则。

6.总结

小学体育教育始终在路上,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政府、全体体育工作者、体育爱好者、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让我们为了国家的未来,不懈奋斗吧

参考文献

[1]美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发展的政策困境分析[J]. 燕凌 李京诚 韩桂凤.首都体育学报.2016(01)

[2]对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的理性思考及对策[J]. 谭步军,官卫英.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04)

[3]体育与健康课改论[M].毛振明,王小美,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

[4]农村小学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魏孟田,高前进,化娟.德育园地,2009(08)

作者简介:曾鹏(1996—),男,汉族,安徽省合肥市人,硕士研究生,单位,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湖北省 武汉市 邮编:430000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小学体育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项目教学法在微电影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