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和用药

2021-11-18黄积海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8期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中学生

黄积海

摘要:目的 分析某学校中学生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时的用药情况及预防措施。方法 将某校2020.6-2021.6患有上呼吸道感染的68例中学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初一、初二以及初三学生各有22、22、24例,分析整个初中年级的病发率以及用药情况。结果 初三病发率(58.33%)均高于初二和初一(27.27%、22.73%),P<0.05;初一与初二相比之间无差异,P>0.05;本次初一学生西药及中药、联合用药、坚持用药以及不良反应各有13、9、4、17例,初二各有12、10、6、20、1例,初三各有14、10、9、23、2例。结论 初中生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概率与自身压力存在密切联系,而联合用药治疗效果相比较单一用药更为显著,但由于初中生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长期联合用药可对其身体构成一定伤害,故校内需加强用药安全的知识普及。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预防疾病;用药治疗;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07--01

上呼吸道感染作为临床病发率较高的呼吸疾病,极易发生于人口密集区域以及儿童、老年人群[1]。其中,初中年级学生因日常处于密集地点以及学习压力过大等特点,导致该人群发生上呼吸道概率逐渐呈上升趋势。此外,初三年级学生因即将面临中考,学习压力相对较大,户外体育课程较初一和初二年级相比较少,导致初三年级学生极易出现疲劳和免疫力低下,户外活动的减少,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可能,从而对学生日常学习及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影响,且对学生家庭及学校带来不必要的困难[2]。但通过临床合理的用药以及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避免或控制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方式,纳入某校2020.6-2021.6患有上呼吸道感染的中学生进行研究,具体研究结果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通过调查问卷方式,纳入某校2020.6-2021.6患有上呼吸道感染的68例中学生,初一、初二以及初三学生各有22、22、24例,初一男女各有10、12例,年龄12-13岁,平均(12.14±0.14)岁;初二男女各有11例,年龄13-14岁,平均(13.17±0.13)岁;初三男女各有13、11例,年龄14-16岁,平均(15.26±0.18)岁。三组基线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1.2方法

设计上呼吸道感染病发以及药物治疗情况的问卷调查表,调查患者作息情况、身体状况以及个人信息。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患者在一年内有无患病史、用药情况以及复发情况、用药过程有无不良反应。在初中年级中发放问卷调查,回收时对调查表进行按年级分类整理,整理分析所有调查数据。

1.3观察指标

记录被调查学生的病发情况,对各个年级的病发率进行计算;整理分析学生用药次数以及药物种类,实际用药治疗存在的不良反应。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初中年级病发情况

初三病发率(58.33%)均高于初二和初一(27.27%、22.73%),P<0.05;初一与初二相比之间无差异,P>0.05,见表1。

2.2初中年级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本次初一学生西药及中药、联合用药、坚持用药以及不良反应各有13、9、4、17例,初二各有12、10、6、20、1例,初三各有14、10、9、23、2例。

3讨论

上呼吸道感染作为呼吸道疾病常见病,其主要包括喉、咽、鼻等急性炎症的临床表现,是人们日常生活地中高发且常见病之一[3]。该病发生因素一般是由细菌感染引起,且该因素仅仅占据发生率的8-16%,其余患者一般为病毒感染引起。所有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细菌引起的患者一般存在扁桃体脓肿、急性扁桃体炎以及急性咽喉炎等症状。此外由于该病毒种类繁多,对人体攻击性较大,人体被病毒感染后,其机体免疫力会逐渐下降,丧失抵御能力,导致患者在患病接受治疗痊愈后会出现反复发作的现象。

一般情况下临床对于感染初期患者均建议其休息为主,并选择性应用乙酰氨基酚或板蓝根进行防治;当病情逐渐加重时,会存在细菌感染呼吸道的情况,而在此类情况下,临床便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力,适当采用红霉素或青霉素进行抗菌治疗[4]。同时医疗人员需结合患者感染情况,针对性指导患者服用抗菌药物。对于部分感染严重患者,需采用静脉滴注方式加以治疗,对于混合性感染或严重感染者,便需要通过联合治疗,采用相应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本次研究结果发现,初三学生因临近中考,学习压力较大,同时日常生活中缺乏相应的户外活动,导致病发率高于初一和初二年级,对于此现象,学校需适当增设体育课程,增加學生休息时间,以此预防疾病发生或复发[5]。

综上所述,初中生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概率高于初一、初二年级,学校需以预防疾病为指导方针,大力宣传疾病预防措施,帮助学生了解疾病的危害性,促使学生做好自身防护,从而降低疾病发生率。

参考文献:

[1]王伟斌,李敬华,王映辉,等. 中医药治疗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用药规律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9,26(3):98-102.

[2]李利寻,张利丹,王志飞,等. 基于块模型的喜炎平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用药方案的真实世界研究[J]. 中草药,2021,52(6):1719-1727.

[3]何永坚,梁泳珊,刘嘉雯. 1039例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处方用药构成分析与评价[J]. 儿科药学杂志,2018,24(1):37-39.

[4]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等.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合理用药指南[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0,19(8):689-697.

[5]刘婉玲,张杰. 流感病毒引起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用药治疗分析[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15):2611-2613.

猜你喜欢

呼吸道感染中学生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洛阳地区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检测及分析
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早期预防干预对早产儿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作用分析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