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的疗效评价

2021-11-18周小华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8期
关键词:剖宫产

周小华

摘要:目的 分析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9.6~2020.5内接诊的80例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患者按照电脑随机盲化法列为对照组(n=40,宫腔纱布条填塞术)与治疗组(n=40,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与参照组的75.00%相比更高,P<0.05。结论 对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患者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疗效确切,患者预后较好,值得应用。

关键词:剖宫产;宫缩乏力性出血;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宫腔纱布条填塞术

【中图分类号】R2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07--01

孕产妇常见致死原因便是产后出血,而导致产后出血包括凝血功能障碍、胎盘植入、前置胎盘、子宫收缩乏力及软产道损伤等,其中宫缩乏力占比最高。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多采用子宫或盆腔血管结扎缝合、子宫切除术、宫腔内填塞纱布及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等,均会挽救患者生命。但宫腔纱布条填塞术会导致患者产后感染,而子宫血管或盆腔血管结扎缝合则会影响子宫血运,切除子宫会使患者丧失生育功能甚至影响其心理健康[1]。因此如何选择一种即可保留患者子宫生育能力又能有效止血并防止失血性休克等方式是临床一直关注的重点。现针对以上内容对我院部分剖宮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患者展开以下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9.6~2020.5内我院接治的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患者中选取80例依照电脑随机盲化法列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本次试验均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文号:IRB-2020-289),对照组年龄23~36岁,均差(28.45±2.45)岁,孕周36~41周,均差(38.31±1.23)周,治疗组年龄22~35岁,均差(26.47±3.36)岁,孕周37~42周,均差(38.65±1.36)周,两组数据相比基本一致,且均知晓本次试验并签字,P<0.05。

1.2 方法

参照组:备好厚度为4~5层,长宽度各位5cm左右的无菌纱布条,采用胎盘钳或消毒卵圆钳将纱布浸润在甲硝唑或聚维酮碘中后拧干;将宫底用一手固定并下压,另一手中指与食指夹住纱布条一段后送至宫腔内部,填塞起点为子宫角展开S形填塞,均匀填满整个宫腔,保证宫腔无残留空隙,子宫切口上段出血者从宫底部开始填塞,直到切口周围,但在子宫下段填塞时需在应用一卷纱布,由下至上开始,先在宫颈口送往纱布头端,从阴道处用手将其牵拉,随后由下段开始向切口周围填塞,在切口处将纱布打结并将切口缝合,在两侧中间间断持续缝合,避免缝合到纱布。

治疗组:将子宫从腹腔托出后挤压子宫体,若出血减少从距离切缘下3cm处由外向内垂直进针在子宫下缘切口右侧中外三分之一处,采用1号缝合线从子宫下缘穿透全程,出针对应切口处;将缝线从子宫底部右侧中外三分之一处拉出,并返回至子宫后端放置在右侧子宫骶骨韧带上方。从子宫下段切口水平出口处由外向内、由右至左斜形进针,从子宫贯穿全程,出针在相应左侧水平。采用相同方式缝合左半部,最后从左侧下缘切口相应位置穿出。从两端将缝线以渐进性缓慢缝合并打结,以缩小宫体使宫体纵向压缩,贯穿并缝合子宫切口,持续观察10min,若子宫变硬,停止阴道流血,产妇生命体征得以稳定且色泽红润将腹腔关闭。

1.3 观察指标

按照疗效标准将两组治疗效果分为三个等级[2],并按总例数%—无效%计算总有效率。显效:子宫收缩良好,阴道流血量<30ml/h,尿量无异常;有效:子宫收缩良好,质地偏硬,阴道流血量<50ml/h,生命体征趋于稳定,尿量无异常;无效:以上标准均未达到甚至恶化。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与参照组的75.00%相比更高,P<0.05。见表1:

3 讨论

当前,临床对于宫缩性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的治疗主要采取宫腔填塞纱布、热盐水纱布热敷并按摩子宫及结扎髂内动脉与子宫动脉等方法,同时与宫缩药物配合治疗。有关研究显示[3],子宫动脉结扎术可有效改善其侧支循环,但手术要求过高,且手术时间过长,出血控制较差,若出血控制无效则予以子宫切除术,而子宫切除术虽可在一定程度上将出血控制,但对患者生育能力造成影响,对其身心健康构成危害,且易导致卵巢早衰。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是控制产后出血的一种新型外科手术方式,相比传统子宫动脉结扎术,具有止血快速、简单易行及安全性高等特征。胎儿在娩出后,产妇宫腔体积会逐渐缩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能降低盆腔动脉压,子宫壁上弓状血管呈纵向机械性压迫,关闭螺旋动脉,降低血流灌注,减缓血流,进而形成局部血栓起到止血效果。同时在挤压期间子宫肌层位于缺血状态,使子宫收缩得到有效刺激,进而压迫血窦,加快血窦关闭,进而起到持续止血作用。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参照组相比更高,P<0.05。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可快速治疗剖宫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效果明显,且创伤轻微,利于防止患者子宫被切除,使其生育功能得以保留,起到显著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患者中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有显著治疗效果,疗效确切且预后较好,有广泛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普小芸,彭珠芸.背带式缝合术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9,11(8):102-105.

[2]周淼.背带式子宫缝合联合水囊压迫治疗剖宫产中难治性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7):4302-4304.

[3]张翠平.子宫背带式缝合联合子宫动脉上行支缝合在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16):2738-2739.

猜你喜欢

剖宫产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腔内彩超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早期瘢痕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
剖宫产会导致后代肥胖
头一胎剖宫产第二胎一定要剖吗
放弃不必要的剖宫产
某院近三年剖宫产现状分析
一胎剖宫产,二胎只能剖吗?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38例回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