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RI联合超声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价值

2021-11-18叶伟玲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8期
关键词:核磁共振超声

叶伟玲

摘要:目的 探究核磁共振(MRI)联合超声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入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总计30例,所有患者均开展MRI、超声检查,评估检查结果。结果 联合诊断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分别为96.67%、96.79%、96.67%,高于超声73.33%、73.33%、73.33%;MRI80.00%、76.67%、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凶险型前置胎盘采取MRI联合超声诊断,可提高诊断准确性,对临床医师拟定治疗方案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核磁共振;超声;凶险型前置胎盘

【中图分类号】R2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07--01

凶险型前置胎盘是指既往合并剖宫产病史,本次妊娠伴有前置胎盘,并附着于前次子宫手术瘢痕位置。凶险型前置胎盘病情凶险,胎儿娩出后无法自然剥离引起术中大出血,继而合并失血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继发感染,造成子宫切除等危急后果[1]。产前合理诊断及评估,对临床拟定有效治疗方案尤为重要。影像学检查中常见方式为超声检查、核磁共振(MRI),对评估胎盘合并程度、位置等具有显著特异性、诊断准确性,对临床拟定治疗方案起着重要依据[2]。本文就凶险型前置胎盘采取MRI联合超声诊断应用价值如下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入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总计30例,纳入标准:①纳入对象均接受MRI、超声检查,并确诊为凶险型前置胎盘;②患者知晓本次研究内容,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③本次研究经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本次为多胎妊娠;②临床一般资料缺失者。其中年龄21~35岁,平均(28.69±4.56)岁,孕周29~42周,平均(33.26±4.15)周。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检查、MRI检查,超声检查:仪器:西门子公司生产超声诊断仪,协助患者取仰卧位,膀胱并适度充盈,腹部扫超下,检查频率为3.5~5.5MHz,对胎盘边缘,基底部血流情况及厚度进行常规检查。MRI检查:SIEMENS Aera 1.5T磁共振成像,对孕妇开展检查,协助孕妇取仰卧位,扫描厚度为7mm,回波时间为3.6ms,扫描重复时间为7.2ms,利用所获得数据分析子宫肌瘤信号及胎盘情况。

诊断标准:(1)确诊:产后病理学检查结合患者临床表现,以分娩期间胎盘徒手剥离困难,剥离后子宫收缩良好,子宫出血无法控制,全子宫、子宫部分切除病理切片显示子宫平滑肌内出现胎盘绒毛组织。(2)超声:胎盘陷窝血流呈现涡状改变,子宫旁血流充盈;子宫肌层弓状动脉血流显示紊乱;子宫前壁胎盘附着浆膜层、膀胱交接位置血流紊乱。上述3条出现2条为确诊。(3)MRI:子宫肌层、胎盘交接毛躁;胎盘内部伴有信号不均匀、胎盘内出现低信号带;胎盘伴有不同程度增厚;胎盘呈现驼峰样改变、局部凸起;胎盘内伴有异常扩张迂曲流空血管;胎盘信号侵入子宫肌层、膀胱及盆腔等脏器,上述6条出现2条即可确诊。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联合诊断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分别为96.67%、96.79%、96.67%,高于超声73.33%、73.33%、73.33%;MRI80.00%、76.67%、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凶险型前置胎盘会引起一系列表现,如产前、产后出血,其中产后出血更为常见,成为女性子宫切除、死亡重要因素[3]。而发病病因为人工流产术、剖宫产术关系紧密,宫腔内相关操作引起子宫内膜受损,引发子宫内膜缺损,促使底蜕膜血液供应降低,妊娠过程中胎盘逐渐加大附着面积,胎盤延伸至子宫下段位置,甚至覆盖至宫颈内口并出现前置胎盘,而胎盘绒毛侵入原剖宫产切口部位子宫肌层内,出现胎盘植入现象[4]。

本文研究指出,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采取MRI、超声诊断,对其结果分析得出:联合诊断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显著高于单独超声、MRI,P<0.05。超声操作简单、经济及耗时短,可重复多次检测。超声担负检测胎盘组织侵入子宫肌层深度均在局限性,尤其难以诊断粘连型、植入型胎盘类型[5]。MRI可显示胎盘组织侵入子宫肌层,评判肌层具体部位、深度及范围,在空间分辨率、软组织分辨率上较高,且不受到胎位、母体体型制约,可清晰显示出胎盘与子宫壁、宫颈之间解剖关系,快速、多方位成像。联合应用下,提高准确性,改善孕产妇预后。

综上所述,凶险型前置胎盘采取MRI联合超声诊断,可提高诊断准确性,对临床医师拟定治疗方案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春燕,钟唐力,陈正国,等. MRI联合超声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J]. 西部医学,2021,33(4):611-614.

[2]卢君,王春光,宋晓,等. 超声评分和MRI诊断植入性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价值分析[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21,31(2):306-309.

[3]姚继芹,俞琤,高建松,等. 超声及MRI检查对穿透性凶险型前置胎盘的诊断价值[J]. 浙江医学,2019,41(9):956-958.

[4]孙甜甜,叶宝英,杨钰,等.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磁共振成像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及合并胎盘植入产前诊断中的应用及漏诊分析[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21,20(2):173-177.

[5]仝蕊,卢丽娟,秦瑞芬,等.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与MRI联合诊断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J]. 云南医药,2019,40(5):405-410.

猜你喜欢

核磁共振超声
DSP在磁共振数据接收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断裂膝关节退变影像学研究
健康体检中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的应用价值
超声检查在类风湿关节炎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癌的临床评估和处理
超声评价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与胆囊改变的关系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螺旋CT与核磁共振在肝脏囊性占位诊断中的应用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