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民间故事教学的重要路径
2021-11-18谢金凤
谢金凤
【摘要】教学的视角决定着教学的方向和路径。民间故事的传承,重在讲述,重在语境,重在听众。以《牛郎织女》教学为例,依据民间故事的特点,围绕讲述的语言、情节、文化和“场”的营造等方面展开教学,让讲述成为故事教学的内容和学习的方式,促使学生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故事语言;讲述;民间故事教学
故事是语言的艺术。民间故事更是如此,它具有口口相传、语言平实、情节生动,寄托人们美好的愿望等特点。作为一种口头文学,它的核心意义在于借助“讲——听”的方式,完成故事的传承和价值观的传承。讲述,是故事传承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由此可见,民间故事的教学可以跳出一般教学固有的模式,让学生直接阅读文本、理解文本、从而内化文本、创作文本,在讲述中丰富自己的理解。
本单元含《猎人海力布》与《牛郎织女》上下篇,“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和“快乐读书吧”等。《牛郎织女》属于第二篇,有《猎人海力布》在前,那么,如何区别一般课文更好地进行教学?笔者以讲述为重要路径,立足文本,进行一点思考和实践。
一、听故事、品语句,感悟讲述的语言
民间故事浅显易懂但内涵丰富,关注故事语言的特点是解码民间故事的重要的方式之一。
教学开始,出示夜空图,找牛郎织女星,教师示范讲述故事,让学生沉浸在故事里。接着问:文中哪些语言特别有画面感,让你感觉很像听故事?通过学生自主发现,教师点拨,探索语言规律:
生1:“他没名字,人家见他每天放牛,就叫他牛郎。”这个句子很短,不过让我很想读下去。
生2:“他就牵着老牛,拉着破车,头也不回,一直往前走,走出村子,走过树林,走到山里。”这个句子也很短,我仿佛看到牛郎越走越远。
师:民间故事要人去讲传播的,很口语化,常用反复的、较短的句子,显得亲切自然又好记。
生3: “一天晚上,他走进草房,忽然听见一声‘牛郎,他从没听见过这个声音。是谁叫他呢?回头一看……”。“是谁在叫他呢?”这个问题,这也是我们想知道的。
师:很棒!你发现故事常会设置悬念。
生4:“你翻过右边那座山,山那边是一片树林,树林前边是一个湖,那时候会有些仙女在湖里洗澡。”让我想起“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小和尚……”
师:对,这种后一句接前一句来讲,也是讲故事常用的形式。
……
本故事语言生动活泼,短句、顶真、反复句等,充满蓬勃的生命力。本环节旨在让学生感受、发现语言的奇妙,关注语言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课堂带着学生鉴赏、推敲语言,才能逐渐建构丰富的言语智慧。
二、理结构、串情节,把握讲述的内容
任何讲述基础都是基于对内容的记忆,关键要把握故事的结构。通过问题的形式,用小标题概括法进行整合。
围绕核心问题“如何更好地记住这个故事呢?”分解成问题串:
1.文中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关系如何?画一画说一说
2.你会把故事分成几个小节?用小标题概括。
师生一起梳理:哥嫂虐待牛郎——(牛郎老牛亲密相处)——( 牛郎与织女相识)——(牛郎与织女美满生活)——(王母捉拿织女)——天河相隔 ——(鹊桥相会)
3.你认为最重要的情节是哪个?和同学讲一讲。
用关键词串联讲,如相识部分提炼关键词:嬉戏、下凡、树林相识、互有好感。再练习用自己的语言讲。既降低难度,又避免枯燥的背诵。
三、拓阅读、作对比,探寻故事的文化
著名民间故事学家刘守华指出:“欣赏故事的快感来自故事的深层结构同人们心理结构的自然契合,使人们从故事中发现自己,感受到生命的活力。”透过民间故事,我们能看到那个时代的伦理纲常、道德取向、善恶态度、精神气质,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牛郎织女》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故事之一,如果基于单篇教学,学生不容易发现特点,需要从“这一个”拓展到“这一类”,采用主题学习,依托“中国民间爱情故事”主题,科学合理地选取一组文本(如下图),运用学习支架探究:
通过引导阅读、比较,发现它们共同点是男主角忠厚老实,女主角美丽善良,他们的爱情都会受到阻拦,也会有帮助者,故事的结局虽不一定圆满,但都寄托老百姓美好的愿望。课外还可进行国内外民间故事对比,如,《白雪公主》《灰姑娘》《睡美人》等,了解中西文化、文学表现形式的差异。
本环节整合这类故事的特点,举三反一,让学生对故事背后的文化有更深刻的把握,从而走向更为广阔的文学殿堂。本环节虽耗时较长,但五年级学生有驾驭的基础,可安排课前或课后完成。因为赞可夫说:“教会学生思考,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
四、实而活、多样化,营造讲述的“场”
提升语言实践能力,必须重视语言的输出。本单元学习重点是创造性复述。然而不能为复述而复述,在积累语言与探索故事特点后,要营造讲述的“场”——即讲述的方法、平台和氛围。
1.活用和创新,让讲述的角度充满趣味
新的角度带来新思路。如,故事里有许多奇怪的情节交代得不很清楚,如果发挥想象讲完整,一定能吸引大家。比如,为什么故事的动物是牛而不是其他呢?老牛为什么会说话?它怎么知道仙女们会下凡的?你是牛,会怎么说?……转化为这样的角度,让故事有新的味道。
新的细节带来新思路。如,“牛郎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老牛。”他究竟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说了什么?怎么说的?从“概括的句子”打开想像想具体,先独立思考再放手给学生合作表演,如:
牛郎:老牛,今天天气真热,我回来都喝两桶水!你翻地辛苦了。
老牛:不辛苦,不是有你陪着吗?
牛郎:我明天带你去山那边吃草吧,那边草长得可嫩了。對了,听人家说,村里的李麻子最近去娶媳妇了。
老牛:有这回事?
牛郎:想不到吧?
老牛:算一算你也到年龄了。我有个好办法让你也达成愿望,你照我说的去办吧!
牛郎:啊?你还有这样的本事?!
老牛:别急,你听我说
……
故事的吸引力常常在于细节,对细节的补充和打磨,让故事更有立体感,从而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欲望。
2.分散和整合,让讲述的组织落到实处
讲述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反复练习的过程。针对故事的较长篇幅带来的难度,可分成七个小标题,每一组练习讲一个标题内容,再选择小组中讲得较完整和流利的一位参与班级的完整展示,既减轻负担,又增加趣味。
3.评价与展示,为讲述的呈现赋予意义
“幼儿园开展故事分享会,作文五年级的哥哥姐姐,我们要准备给他们讲故事,你打算怎么讲?”;班级开展故事大王比赛,快来参加吧;请你给故事配上插图,做一本连环画。“穿越大冒险,如果你就是老牛(织女或牛郎),你会怎样讲?”……
有了听者意识、创设相关的场景,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意义的实现。同时可根据讲述的标准设计积分卡,颁发相应的称号,如,金牌讲师、银牌讲师、优秀故事大王等,也让学生保持积极的状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聚焦故事和讲述的特点,从语言文字到文学形式,再到具体可操作的层面,步步深入,让民间故事散发出蓬勃的生命力,也扎实提高学生语文的整理、归纳以及运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于强.传承视角下民间故事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以《牛郎织女》为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5):55-58.
[2]蒋军晶.让学生学会阅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7.
[3]蒋名智.民间故事与当代儿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4(2):93-98.
责任编辑 李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