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活动理论的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模型研究
2021-11-18傅敏
傅敏
摘 要 论文通过网站调研、文献调研等方法,对斯坦福大学图书馆数字人文研究服务展开研究。依托活动理论的框架和内涵,分析斯坦福大学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实践,以数字人文服务的主体、客体、共同体、工具、规则及劳动分工六大要素,构建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的理论模型,希望对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人文服务提供理论参考价值。
关键词 活动理论 高校图书馆 数字人文服务
分类号 G250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21.10.015
Research on Digital Humanistic Service Model of University Library Based on Activity Cognition Theory: Analysis on the Practice of Digital Humanities Service in Stanford University Library
Fu Min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igital humanities research service of Stanford University Library through the methods of website research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Based on the framework and connotation of activity cognition theo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actice of digital humanistic service in Stanford University Library, and constructs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digital humanistic service in University Library Based on the six elements of subject, object, community, tool, rule and division of labor, hoping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value for university library to carry out digital humanistic service.
Keywords Activity cognition theory. University library. Digital humanistic service.
20世纪40年代罗伯特·布撒(Robert Busa)最早提出“人文计算”,认为利用人文计算可以使学者们从琐碎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人文研究者的效率,提出更高质量的问题,得到深入学术的发现,促进人文学科发展[1]。之后数字人文在人文、语言等多学科领域都得到了研究和应用。随着数字人文研究的逐渐兴起,更多的图书馆研究者开始关注这一领域,伴随而来的思考是,图书馆在数字人文实践中扮演何种角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图書馆能否抓住机遇提升学术地位及社会影响力[2]。基于这一系列的问题,笔者以斯坦福大学图书馆跨学科数字研究中心为个案分析其数字人文开展情况,并结合活动理论的框架探讨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的六要素,从而构建出以高校图书馆为主体的数字人文服务系统模型。
1 活动理论及其基本框架
活动理论起源于康德与黑格尔的古典哲学,是社会文化活动与社会历史的研究成果。该理论强调了活动在知识技能内化过程中的桥梁性作用,它的研究成为人们认识某一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同形式的人类实践的哲学框架。活动系统包含有三个核心成分(主体、客体和共同体)和3个次要成分(工具、规则和劳动分工)[3]。活动认知理论六大要素构成了人类活动开展的完整链条,是人类社会活动够顺利进行的基础,其组成框架如图1如示。活动理论在图书情报领域应用比较广泛,不仅可以明确数字人文服务中的各要素内涵,还可以对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人文服务起到具体的指导作用。
2 斯坦福大学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开展情况
斯坦福大学是国际一流高校,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开展数字人文服务实践较早,取得的先进经验值得借鉴。笔者依据活动理论模型,访问了斯坦福大学图书馆网站(https://library.stanford.edu/research/cidr),以模型的六大要素为视角,探寻斯坦福大学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的开展情况,希望通过研究国外经典案例,总结实践经验,为建立数字人文服务模型提供参考。
2.1 主体——组织机构
斯坦福大学成立了跨学科数字研究中心(CIDR)专职机构,这一机构隶属于本校图书馆,在数据发现、数据创建、数据管理和分析工具方面提供专业知识,支持数字研究和教学,设计和开发新的工具和方法,整合技术和信息资源,以鼓励和激励斯坦福大学的学术创新。
CIDR的岗位有中心主任、研究数据馆长、研究开发人员、学术技术专家、人类学系学术技术专家、社会科学数据图书馆员、社会科学研究所学术技术专家、数字奖学金研究开发人员。中心主任负责团队的日常管理工作,确保中心各项工作顺利运行,目前由Vijoy Abraham担任主任;研究数据馆长和数据管理员负责收集、管理各类数据;研究开发人员和学术技术专家负责开发和设计软件,并提供数字人文服务的技术支持;另有各学科师生兼职人员协助CIDR人员开展工作[4]。
2.2 客体——服务对象
首先,为人文研究提供服务。早在2011年斯坦福大学图书馆主办的“数字人文组织联盟”之后,该年会就以“大数字人文(Big Digital Humanities)”为主题,提出数字人文不仅是一项特定的活动,而是为所有人文领域的数字学术活动提供了一顶“大帐篷”[5] ,包括数字人文咨询、学术技术支持,数据服务,部分项目服务面向人文领域研究群体。CIDR每周一下午2点到4点的数字人文咨询对象明确包含在人文研究中对使用数字工具或方法有疑问的群体[6]。CIDR的学术技术专家积极参与到历史和人类学学科、文学、文化和语言学、社会科学等学科与相关的教职员工和学生提供技术服务。CIDR的技术团队与斯坦福大学的教师进行研究合作,项目通常专注于数字学术的产生,旨在分析、可视化或模拟人文或社会科学中的有趣问题。
其次,CIDR面向师生提供社会科学数据和软件(SSDS)在社会科学数据的获取、管理和保存,以及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软件的选择和使用方服务和支持,SSDS的工作人员以各种方式提供包括咨询、研讨会和帮助邮件在内的服务,这些服务面向斯坦福大学的教职员工和学生。斯坦福大学图书馆提供人文文本支持服务的专家经常开展外展、研究和教学活动,重点是面向更多的斯坦福教师和学生提供文本资源和服务,其中很多属于数字人文领域新兴研究群体。该团队创建、采购和管理许多重要的数字图书馆文本集合,以确保它们对数字人文和其他研究的可用性,并在斯坦福数字图书馆中长期保存。这些面向斯坦福大学师生的各类培训及服务,为数字人文学科的新手或是对数字人文感兴趣的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吸纳着数字人文领域新兴研究群体不断参与到数字人文的研究和实践中来。
2.3 工具——平臺建设
主要是通过CIDR平台、EarthWorks地理空间数据仓储服务平台、Palladio平台进行推送服务。
CIDR平台服务内容包括项目、咨询、数据管理、空间服务、培训,新闻及信息推送,软件及技术支持。CIDR平台网页可为用户提供服务内容、项目、咨询、研讨、合作伙伴等信息,并有数字人文相关的新闻和博客推送。项目包含对项目组成员的介绍,项目目标及内容的展示。咨询服务有两种,一种是每周二至周四下午2点至5点提供关于社会科学数据或数字人文和项目方面的咨询,无需预约;另一种是每周一下午2点至4点提供数字人文相关知识咨询,无需预约;若读者有需求也可以预约咨询,另有面对面、邮件电话短信等方式的咨询。培训内容包括一些常用数字人文软件的使用和方法、数字人文基础知识、专家讲座等方面,其中2019年举办的Introduction to R研讨会,就是关于数字人文软件使用等方面的专题培训。新闻及信息方面会推送一些会议研讨会信息、机构活动或数字人文相关信息,最近一次的新闻是斯坦福CIDR的两名成员当选为国际数字人文专业协会的成员。
EarthWorks地理空间数据仓储服务平台是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在利用开源软件建立数据仓储服务平台的基础上构建的,该平台通过使用各种形式的制图信息——从纸质到数字——来促进跨学科学术研究,以多种方式提供对原始历史地图材料的访问,展示展品,创新性地使用数字显示器,提供交互式工具,支持地理信息系统应用。
Palladio平台是斯坦福CIDR和人文设计实验室共同支持的一个项目,是一个同时结合空间、时间和关系视图的历史数据探索平台,可用于可视化复杂的多维数据[7]。
2.4 规则——合作制度与人才管理
斯坦福CIDR的团队共有9名固定专家成员,其中有4名不同学科的博士,3名不同学科的硕士,另有近20名兼职专家。数字人文专家有8人,其中6人具备多学科背景,如Andria Olson具备数字人文、数字收藏、数字图书馆服务、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图书情报学六个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背景,Marie Saldana具备数字人文、历史、考古学、体系结构、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学科背景。数据管理和软件方面的专家有9人,如Zac Painter具备基本研究、数据、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航空航天、汽车技术、生物工程、土木工程、电机工程、环境工程、工业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构造设计、机械工程技术、图书情报学方面的学科背景和专业知识。另有语言学专家2人,文学、历史、经济学专家各1人[4]。除此以外,CIDR还鼓励本校本科生及研究生到数字人文中心兼职,为优化团队储备力量。
2.5 共同体——数字人文参与者
CIDR自成立以来除了与历史系,文化语言部、人类学系有深入合作外,还一直保持着与斯坦福大学的所有学科的联系。另外斯坦福CIDR除了向人文领域研究者提供软件技术支持外,也向全校的师生用户开展数字人文相关知识的培训和信息推送。CIDR数字人文服务不仅对人文研究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而且更广泛地面向全校师生读者和专业领域研究者。除了斯坦福大学图书馆的馆员外,历史系、文化语言部、人类学系等各学科领域专家和斯坦福师生用户,都积极参与在斯坦福CIDR的数字人文活动中。
3 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系统模型构建
综合CIDR数字人文服务开展情况来看,其团队人员结构合理,岗位设置明晰,服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部分服务开展的比较深入,但笔者在调研中未发现CIDR在合作、人才管理等方面有明确的规范或政策制度,CIDR与校内机构和学科的合作较多,与校外机构、单位合作较少。国内部分高校图书馆也建设了数字人文服务平台,但服务内容集中在提供特色资源、新闻资讯、开展研讨交流等方面,项目服务和课程培训相对较少。纵观国内外高校数字人文服务研究与实践,结合活动理论框架,笔者从数字人文服务的主体、客体、共同体、工具、规则和劳动分工六大要素对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进行梳理,形成以高校图书馆为主体的数字人文服务系统模型,具体模型框架见图2 ,希望对高校图书馆系统深入地开展数字人文服务具有参考价值。
3.1 主体——高校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是开展数字人文服务的执行者,其与数字人文的的共性在于都具有学术服务功能,都对资源、文献的开发利用有很强的关注度,都对数字存储、资源描述、开放获取、数据管理等主题感兴趣。同时,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其在信息的组织、信息的检索和信息的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研发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因此,在数字人文服务中,高校图书馆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作为活动的主体深入开展数字人文服务实践。
首先,成立数字人文服务专职机构。一方面,数字人文是图书馆实践的一个新领域,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无法满足用户的数字人文需求,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人文服务需要在传统服务的基础上开拓思路,建立以数字人文服务为目标的新机构;另一方面数字人文服务需要基于对数字技术、人文学科知识有较深了解,做惯传统服务的图书馆员面对新兴技术及跨学科知识时很难快速应对,这时候需要依托专门的数字人文服务机构,从馆内外招募有能力馆员或老师组建服务团队,开展专业服务。
其次,设立数字人文专业岗位。国内目前高校图书馆的数字人文馆员基本是由学科馆员、参考咨询馆员等各岗位的馆员兼任,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尚未设置专门的数字人文馆员岗位,馆员能力参差不齐,影响到数字人文服务的普及发展。结合CIRD数字人文服务岗位设置的经验以及数字人文的服务内容,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在为数字人文服务机构设置岗位时,应统筹考虑图书馆的发展战略和用户的需求情况,从行政管理、数字人文技术、人文学科服务、数字人文教育几个方面考虑,科学合理地设置岗位,探索适合本馆馆情的岗位结构。
3.2 客体——人文领域研究群体及数字人文领域新兴研究群体
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人文服务首要明确的是数字人文服务的对象。依据活动理论对客体的概念界定,结合对数字人文的内涵理解及当前国内外高校开展的数字人文服务实践,笔者认为数字人文服务的客体可以分为两个维度。
一是人文领域研究群体。数字人文研究的起初愿景和主要目标是通过数字技术等各类技术手段帮助人文领域研究群体解决问题。CIRD针对人文领域研究群体开展了各类服务。朱本军认为数字人文的努力方向是将数字技术与人文领域相结合,运用数字技术提出、探索和解决人文领域的各种人文问题[8]。因此,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的首要客体就是人文领域研究群体。
二是数字人文领域新兴研究群体。综合CIRD及国内外高校数字人文服务研究与实践来看,高校数字人文服务对象不局限于人文领域研究群体,而是面向全校范围的师生群体开展服务。高校图书馆在开展数字人文服务时,不应局限于为人文学科的学者提供的服务,还应积极宣传服务内容、结合全校范围内师生用户的需求,挖掘对数字人文感兴趣的新兴研究群体,扩大服务覆盖面。
3.3 工具——数字人文服务平台
随着数字人文技术和各学科融合的不斷深入,高校图书馆需要分析用户的目标需求来搭建更多的平台。通过平台为用户推送数字人文的知识和信息、提供数字人文技术支持、数据管理及可视化数据服务等,充分实现平台的桥梁和服务功能。然而,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已建成数字人文服务平台的数量很少,浙江大学图书馆的古籍特藏资源发布平台是利用数字人文技术建立的特色资源数据库,复旦大学图书馆的人文社会科学数据研究所依托平台建设了4个数字人文专题数据库。除此以外,国内高校馆虽然已建成的平台很多为特色资源数据库,但平台内容基本局限于新闻资讯推送,相关会议交流等,平台在提供的资源数量和深层次服务方面较为欠缺,结合CIRD的做法,数字人文平台内容可以从数字人文项目、新闻信息推送、参考咨询、数据管理、空间服务、培训,软件及技术支持等方面开展,其中数字人文项目的支持和项目展示建议深入开展。
3.4 规则——数字人文服务规范
CIDR的日常运作中,一直积极保持着和其他机构及专家的密切合作。数字人文学科的交叉性决定了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正在开展和将要开展的数字人文服务在机构、学科间必然有合作。高校图书馆应建立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长效合作机制,才能够确保合作的稳定性、长期性,能够更加广泛和深入地推广数字人文服务,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另外,从国内外数字人文馆员的招聘信息和数字人文团队构建的经验来看,对于人才管理需要建立起规范。一方面,从事数字人文工作的馆员应具备多方面的学科背景和高级别的学位,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应当建立全面、科学的数字人文馆员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采用内外激励机制结合的方式,促使数字人文馆员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9],以便对多学科背景、高技术人才数字人文馆员们所提供的服务进行合理、科学的评估,实现数字人文馆员团队的壮大和人员结构的不断优化。
3.5 共同体——高校图书馆、数字技术领域专家、人文领域专家等师生群体
依据活动理论的观念,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人文服务时,需要图书馆、各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校内外相关单位和部门共同参与。同时,随着信息时代各类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人文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人文涉及的学科面在不断扩展,越来越多对数字人文感兴趣的师生读者也会成为共同体的一部分。高校图书馆在开展数字人文服务时,一方面需要校内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另一方面也要吸引校外数字技术领域、人文领域等多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其中。
3.6 分工——以高校图书馆为纽带的多部门协同分工
从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的实践情况来看,多部门多学科开展合作已成常态,既然有合作就应该明确分工,各参与者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确定业务分工,这样才能在数字人文服务的开展中形成合力。高校图书馆在开展数字人文服务时,图书馆本身的定位应该是数字人文中心的桥梁和纽带,发挥数字人文的推广等作用。另外选择在数字人文的培训、教学、科研方面有优势的校内部门或机构与图书馆开展合作以弥补图书馆自身能力的不足。同时与校外单位或机构合作以保障资金的充足和达到更好宣传推广的效果。
4 结语
本文依据活动理论对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人文服务进行过程分析,诠释了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人文服务的目标,并借鉴斯坦福大学图书馆的数字人文服务的经验和做法,立足我国高校图书馆馆情,完善了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人文服务的要素内容,进一步明确了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人文服务的路径和方法,从数字人文服务的开展方向、开展手段等多方位视角提出可行性建议,即以高校图书馆为主体成立专职服务机构,建设数字人文服务平台,开展面向人文领域研究群体及数字人文领域新兴研究群体的服务,制定服务规范,积极寻求校内外各类人才及机构的合作,最大限度地提高数字人文服务效率。
本研究为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人文服务提供了模型框架,希望为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开拓崭新的思维方式。但从目前数字人文服务的发展现状来看,高校图书馆在成立专职数字人文服务机构、建设数字人文服务平台等具体实践中必然会面临经费、技术、人员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如何突破这些限制,解决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还需要更为深入地研究,这也是本研究的不足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Roberto Busa, S.J., and the Invention of the Machine-Generated Concordance [EB/OL] .[2020-09-01].https://digitalcommons.unl.edu/do/search/?q=Roberto%20AND%20Busa&start=0&context=52045&sort=date_desc&facet=.
张玲.“图书馆与数字人文”国际研讨会综述[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8,36(2):5-10.
活动理论[EB/OL].[2020-09-01].https://baike.baidu.com/.tem/%E6%B4%BB%E5%8AE%A8%E7% 90%86%E8%AE%BA/2485429?fr=Aladdin.
Stanford Library. About us[EB/OL] . [2020-09-01].https://library.stanford.edu/department/cidr/about.
郭晶,王曉阳.国外数字人文研究演进及发展动向:基于哈佛大学图书馆馆藏相关专著的梳理[J].图书与情报,2018(3):63-72.
Stanford Library.Consulting[EB/OL] .[2020-09-01]. https://library. stanford.edu/research/cidr/consulting.
Stanford Library. Center for Interdisciplinary Digital Research (CIDR)[EB/OL] .[2020-09-01].https://library.stanford.edu/research/cidr.
朱本军,聂华.数字人文:图书馆实践的新方向[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7,35(4):23-29.
苏敏,许春漫.美国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馆员队伍建设及启示[J].图书馆建设,2018(11):28-35.
傅 敏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员。 江苏南京,211168。
(收稿日期:2020-09-21 编校:陈安琪,刘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