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实践探索

2021-11-17王鹏翔郭炯秦莉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22期
关键词:生涯教育生涯规划综合实践

王鹏翔 郭炯 秦莉

摘要:核心素养在基础教育教学中应用的提出,要求高中生应当具有适应社会和未来人才发展的基础素养,为了顺应新高考改革,提升高中生自我学业规划认知能力,高中生必须要了解社会,将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与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作为一名高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技术手段,运用科学工具,运用专业理论对自我职业生涯进行积极的探索和规划。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息县高级中学在建校伊始就结合多元育人方式开展生涯规划研究与探索实践,行成了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生涯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促进了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希望能为当前县城高中生涯教育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生涯教育;综合实践;生涯规划

一、生涯规划的国内外理论研究

美国是最早进行生涯教育的国家之一,其提出了生涯三要素:自我认知、教育与职业发展、职业决策规划。日本把普通高中生涯教育课程目标分为四个领域:人际关系形成与社会关系形成能力、自我理解与自我管理能力、课题对应能力、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涯教育教育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传入我国,上海交大附中展开了“使学生适应生活、规划发展、准备未来”的生涯教育课程;浙江丽水中学还创设了“全息生涯规划教育模式”。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普通高中也正在规划并实施生涯教育,《河南省普通高中生涯教育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指出了河南省普通高中生涯教育课程的课程目标。使学校管理者逐步认识到高中生涯教育的势在必行。

二、生涯规划的实践目标意义

高中三年的学校学习是个体生涯发展的探索期,文理分科、新高考选课、课外活动以及各种社会实践都是对自我角色和未来职业规划的探索,高中三年的生涯规划教育,学生通过个人的人生理解、社会发展、职业兴趣等获得知识、目标、技能从而逐步得到自我评价、自我价值的认识。做好学业规划、职业规划、人生规划,使进一步与社会接轨、为社会服务所必要的基础和条件。

生涯教育要传授给高中生的不仅仅是有关生涯的知识,更多的是关于生涯能力的培养,这些是很难在课堂上习得的,所以生涯教育的课程设置中需要开展综合实践体验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融入学科课程,以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发挥潜能,提高学习兴趣、规划人生定位、培养崇高理想、形成探索意识、养成思辨思维、以便在日后社会中能够学会正确的做好选择、适应变化。

三、生涯规划开展的背景

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息县高级中学,是息县人民政府与华中师范大学合作创办的现代化全日制公办寄宿式学校。在校学生万人以上,教师人数750人,60%以上为双一流院校或者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但是学生超过70%为乡镇生源,父母在外务工留守学生占75%以上。通过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息县高级中学为试验田,针对学生调查问卷得出,学生父母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占比高达95%,显示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但是父母或者亲人对他们的择业观念影响较大,占比达到42%,而学校老师对其择业影响仅占比11%。而在学生是否考虑过自己未来的择业问题选项上,59%的学生偶尔考虑过,约13%的学生很少考虑或者从未考虑过。学生在对自身未来职业规划中是相当迷茫的,与此同时,对他们生涯规划影响最大的父母或亲人,因其文化程度较低可能无法科学、准确的运用系统数据方法对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而我校教师群体大多数为双一流院校或者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并且有专业的生涯规划、心理教育等相关专业学科背景的教师,在新课改、新高考背景下这些专业老师能根据自身专业优势对学生进行科学、系统、规范的职业生涯指导。我校在2018年建校初就开始了以综合实践活动为基础的生涯规划教育的探索实践。

四、生涯规划实践探索思路

实践探索,带领学生开展自我生涯认知和外界环境认知,在自我生涯认知中对个体性格、职业兴趣、职业选择、职业价值观、多元智能等方面进行指导:外部环境以职业、行业、高校、企业、国家政策等把握分析;生涯工具运用霍兰德、生涯彩虹图、MBTI、家庭职业树、生涯决策等;在内容的组织形式上采用先自我認知,在外部环境认识,最后开展职业抉择分析等。

实践思路,第一,顶层设计制度,学校管理层与执行基层开展时间、空间的总布局思路;第二,课程安排,常规生涯理论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辅相成;第三,人员师资的培训与职业发展,学校层面出政策给引导、学习、借鉴、交流、合作、共享达成管理层的理解支持、师资的专业发展与激励;第四,最大限度运用资源形成多渠道多形式综合实践活动方式和学科渗透模式。第五,评价、监督机制摸索健全。

五、生涯规划实践探索实施

华中师大息县附中的生涯教育是落在学生身上的实践教育,通过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开展自主探究,在参与中认识自我,培养自主发展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规划自己的现在和未来。

1、开设生涯教育校本课程

根据不同的年级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了系统的校本课程,使学生了解自我、了解职业、了解行业、了解社会。高一年级新生主要聚焦在“知己”,开展“认识自我、探索人生”。通过生涯社团活动的开展、职业体验、模拟招聘等社团活动形式,直观性的让学生对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等体验认知。高二年级聚焦“知彼”,主要开展“定位自我、主动发展”。通过社 会综合实践、生涯研学等,了解社会及职业特质,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高三年级聚焦“抉择”,主要开展“完善自我,选择决策”。让学生自我再认识,通过近期的十四个五年规划、国家2035远景规划等政策性文件,让学生了解社会对人才专业的需求,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生涯规划,选择升学,帮助学生完成选择决策。

2、学科中渗透生涯教育

在高考的九大科目中,通过专业与职业的联系展开生涯规划学科渗透,学科教师学习生涯教育,通过生涯教育理念结合课程联系职业培养学生兴趣渗透职业。在化学课程中通过化学实验、化学反应、化学符号介绍化学科学家事迹以及研究内容等。有校领导主导的专门的生涯报刊《未来》,开展生涯学术探讨。

3、设置专业生涯工作室

我校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生涯专委会明师工作室,有完备的知识背书和完善的生涯工作室基础设施。针对生涯教育的课堂教学有规划、设计、研发课程团队,教师专业继续发展成长有平台支撑与外界行业、学校交流学习,完善的基础设施保障了工作的可持续的开展与基础发展,生涯规划教育要因材施教、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个体差异性,学生可在校期间与生涯规划师做一对一的咨询辅导、解惑答疑。

4、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

通过运用校内外的资源,通过学生家长、社会机构等,我校设置了“家长讲坛”栏目,邀请优秀的行业家长进校现身说法,进行个人职业、行业的讲座;“生涯研学”活动的开展,例如寒暑假的清华北大研学营、西昌卫星研学营,周末的企业研学、非遗研学等;“节日实践活动”特定的节日开展一些综合实践活动;“校友专家专访”对行业专家开展职业访谈活动,以及后期开展优秀校友访谈、讲座活动。“生涯规划日活动”每学期一次生涯规划日,学生职业角色扮演、大学院校巡礼活动等;“生涯主题班会”班级开展同课异构主题班会活动;“生涯探访”学生利用月假期间开展行业职业代表人的探访活动等;“简历设计大赛”通过简历设计开展模拟招聘活动。通过各种形式使学生直观了解社会职业,引导学生职业意向发展。

5、跟踪与评价制度

为了保证生涯规划效果落到实处,我们建立了跟踪、评价、反馈机制,对学生进行生涯档案管理,跟踪记录、采集信息、评估反馈。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动态,整合讲座心得体会、实践报告、综合实践活动小组考核等评价方式,建立一个持续的、动态的、不间断的、同时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性多元的评价模式。

参考文献:

[1] 郭兆年等.高中生涯发展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 朱凌云.中小学生涯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 朱益明.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4] 马 林,谢 莉等.高中生涯规划指导的系统性与有效性探究—基于对安徽若干所高中的调研[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5):148- 157.

[5]蔡璐.日本中小学职业生涯教育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7(07):17-25.

备注:本文系2020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新高考背景下新高考背景下縣城高中职业生涯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课题编号:JCJYB20251504

猜你喜欢

生涯教育生涯规划综合实践
校园心理剧在中学生涯教育中的应用的案例分析
强机制 重课堂 多践行
且行且思考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与策略探究
落实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生涯中的选择
提高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培养机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