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短篇小说写作,从《椰城》出发

2021-11-17邓丽星

椰城 2021年11期
关键词:椰城文友短篇小说

作者简介:邓丽星,曾用笔名雨非,星子。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 《山西文学》 《椰城》 《海燕》 《今古传奇》 等。出版有长篇小说 《花落不了情》。

2021年1月3日,是我难忘的日子。我想,我这一生都不会忘记。

下午5点多,窗外已没了阳光,黑暗正慢慢浸进屋里,我情绪低落,无聊地翻看着手机。微信通讯录上突然跳出一个叫“巴城”的验证消息,点开一看,上面写道:“你好!我是海口市文联《椰城》杂志编辑杨黎,请通过,谢谢!”

我心里一阵激动,知道意味着什么,手忙脚乱地点“接受”,赶忙发了一杯咖啡,外加一枝花。

杨老师回了:“你好!”

我还没来不及回复,又收到他的信息,“请问大作《李雯坐在山坡上》有没有在其他刊物发表?谢谢!”

我回复:“没有”。

“好的,我这里准备用,在第二期或者第三期。请关注我们的目录。谢谢!”

看到这条消息,我立刻从椅子上站起,拿着手机在屋里转了一圈。兴奋如越来越浓的夜色,覆盖了我。我感觉没有能力控制它,马上要跳出嗓子,溢到手机屏幕上了。唯恐吓

跑对面的编辑,我赶紧平复一下心情,坐下,按住胸口,把满腔浓烈的情感,融成平静的回复:“好的,谢谢杨老师!辛苦了。”

“不客气,感谢您的支持!”

我知道该说的已说完了。捂着胸口的手放下,兴奋却切换成了激动。我看着手机,抑制不住地激动,激动得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干什么了。是和他再聊几句,还是就这么结束了?再聊,会不会显得话多了,令人反感?不聊,会不会显话少了,让人感觉有点冷淡?患得患失,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确定不了,我什么也没做,就把手机定格在这一页,反复看上面的对话。确认,再确认,消息是真的。再看看杨编辑的话,这么有礼貌,还这么有人情味。我没想到,第一次接触到的编辑是这样的人,和平时听别人讲的,跟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这两年,我开始写短篇小说。常听文友说,现在发稿子太难。在文友群或朋友圈里,常看有人发问,在一篇纯文学刊物上发一篇作品有多难?发的文章链接里,列举全国有多少家纯文学刊物,又有多少人投稿,算出来的用稿几率,直看得脊背发凉。这篇文章告诉我,发一篇稿子,简直难于上天,如中奖般,如天上掉馅饼般。

作为一个写作爱好者,怎么办?不发表也得写呀!哪怕只为了心中的一份喜欢,一份热爱,也不能放弃。没有信心的我,有一段时间,只是写,不敢投刊物。写完,放电脑上存着,想起来了,自己打开看看,孤芳自赏一番。

又听文友说,现在没有熟人,不认识编辑,投稿也白搭,没人理你。好多编辑都不看自由来稿,投也白投。那些写着“不厚名家,不薄新人”的刊物,几乎没有真正的新人。除非你也写成名家,才有可能上那家刊物。可要寫成名家,不得有第一篇吗?第一篇都没人用,怎么会有后来积累的名?想想,就很气馁。

我没有机会认识编辑。即使认识的有,也是你认识人家,人家不认识你。或者人家认识你,但又认识更多的作者或作家。有人提醒我说,多参加文学活动,就会多认识些编辑。我也想,但没有机会。又一想,只为了认识编辑而参加活动,目的性太强了吧!再说,常这么做,又会剩下多少时间和多少心情写作呢?

最终没有机会认识编辑,只能自己根据喜好写作,然后试运气。后来,我鼓足勇气,一篇篇盲投,结果是没有结果。

接到杨编辑用稿消息时,我情绪正处于低迷状态。其实,很长一段时间我情绪都很低落,甚至说很消沉,感觉前面一片迷茫,不知道该不该再坚持写下去了。我投的短篇小说,大概有七八篇吧,一篇都没消息。天天看邮箱,天天遇到一片空白。我想,我是不是不适合写短篇小说,是不是该真的放弃了。想到放手,心又不甘,毕竟还喜欢。如果不放弃,路在哪里?一篇一篇投稿,一篇一篇石沉大海。我开始怀疑自己的写作能力。如果没能力,没水平,难道碰南墙还不回头吗?那段时间,我颈椎也出了问题,每写一篇文章,感觉都是在用意志和脖子、肩、胳膊作斗争。一篇一千多字的小小说,就得两三天才能写完,胳膊跟不上思路,不得不断开,或停下来休息休息再写。《李雯坐在山坡上》是一篇7千来字的小说,如在平时,两天就能写成初稿。可这次,断断续续,写了两周才写完,加上后来的修改,差不多两个多月才完成。由于之前投稿无音信,这篇我特别重视,改了又改,直改到自己不知道该怎么改时,才投了出去。老实说,这篇是我写的短篇中最满意的,因为和自己的生活、工作有关,写得很流畅。我当时想,如果这篇也不行,只能证明自己写作水平真不行,再写下去,还得和疼痛作斗争着写下去,实在没必要了。我把它作为是否再写短篇小说的分水岭投了出去。投给一家刊物,两个月过去,没有消息,再投给另一家。投了四五家,都没反应。我有些泄气,两三个月都没摸电脑。挫败的感觉,加上颈椎不舒服,整个人每天过得灰暗无比。

有一天,在一个文学群里,看到一个文友说,他的小说在《椰城》发表,同时发了一个链接。直到这个时候,我才知道有《椰城》这本杂志。看目录后面附有邮箱,我就把《李雯坐在山坡上》试着投了进去。我没有在意,认为也不过是一次多此一举,行不行就这样吧!反正以后也不写了,什么都无所谓了。没想到,两个月后的今天,收到了杨老师的用稿通知。我想,没有杨老师这一把,可能我真的停止写作了。这就是我为何如此兴奋和激动了。

我一直盯着手机,沉浸在兴奋和激动中,半天没回过神来。突然想起,投稿时,我用的是笔名“雨非”,我想换成本名。其实,投过这篇小说后,我就有点后悔。以前不发表无所谓,现在要发表,我想改过来。想说,觉得又麻烦人家编辑,会不会觉得我事多,烦我呢?不说,又没机会了。迟疑了一会儿,我忐忑不安地问,“杨老师好!问一下,我想把笔名雨非改成我的本名邓丽星。行不行呢?”

“可以的。”杨老师简单地回复道。

我又忐忑着问:“那您帮我改一下吧!”

“没问题。”

阵阵暖流流淌在心间。我没想到,一个从不认识的编辑这么好说话,这么平易近人,这么让人感觉亲切,自然。刹那间,一股信任从心中缓缓升起。

直到眼睛酸困,我抬起头,屋里一片黑暗,才想起忘记了开灯。此时,心间洒满了阳光,那些忧郁、低落都被赶走了。

我没想到,幸运会落到我头上,更没想到,我会遇到这么好的编辑。

2月25日,《椰城》公众号又以“精彩小说”栏推出了《李雯坐在山坡上》。直到这时,我才知道杨黎老师是《椰城》的执行编辑。我把链接发到朋友圈,一位作家老师看过后,对我说:“你的短篇小说比小小说写得好。”当时,我小小说已发过几篇。这个评价直接验证了杨老师的眼光,也更坚定了我写短篇小说的决心和信心。

此后,我和杨老师再没有交流过,他的微信号只留在通讯录里。我关注了他的微信公众号,也常看他发的朋友圈。通过这些信息,我慢慢了解到了他的为人。他善良,真诚,正直;他善恶分明,同情小人物。从他发的文章中,我读到了真挚真诚。我不知道他的年龄,但他的阳刚之气,让我感觉他比年轻人还年轻人,或者是年轻人中的年轻人。他有主见,不虚伪,实实在在。他不圆滑,不世故,也看不得别人的圆滑世故。这样的人,怎么不值得交往,值得信任呢?

作為写作者,我更信任作为编辑的他。因为他正直,公平,不薄新人;我信任他,因为他有能力,有水平,能选出真正的好稿子;我信任他,因为他负责任。为了不遗漏好文章,他每天从众多的自由来稿中进行筛选。有这样的编辑,刊物的水平会低下吗?这不是我一直寻找的纯文学样子吗?

我庆幸遇到了他。通过他认识了《椰城》。这种缘分,我感到很荣幸。

作为写作爱好者,我发表过诗、散文,小小说,出版过长篇小说,但短篇小说的发表却是第一次。从这个意义上说,杨黎老师是我的贵人,《椰城》是我短篇小说再次出发的港湾,是我继续前行的动力。

从《椰城》这里,我重新积蓄了力量,再次鼓起勇气,充满信心,继续在短篇小说的领域里认真耕耘,不断努力,争取走得更远。

以后,有感觉满意的稿子,我一定还会投给《椰城》。虽然我有杨编辑的微信,我仍会选择自由投稿,也不会私下问他结果。我完全信任他,信任《椰城》。如果不用,我不会怀疑是因为人情,或因为潜规则,或因为不可知的原因拿下了稿子。我一定会认为是自己的作品没写好,不过关,有不少瑕疵,还达不到发表的水平。我会反省,会修改,会再打磨。

《椰城》让我相信,你的努力,一定会有人看到。

《椰城》让我明白,作为写作者,什么都不需要做,只需专心写作。坐下来,慢慢打磨作品,等磨成了珍珠,就会有一双慧眼,发现它。

猜你喜欢

椰城文友短篇小说
《椰城》是我的良师益友
我与《椰城》共成长
《椰城》情缘
三十而立的《椰城》:征途漫漫,唯有奋进
结缘《短篇小说》
有些将就,可能就是一辈子
雷蒙德·卡佛的短篇小说
“低头一族”制造车祸,婚姻交易引发无辜杀戮
名人
法国:短篇小说ATM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