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椰城》的门
2021-11-17曹银桥
作者简介:曹银桥,笔名拾月,海口市作家协会会员。湖北当阳人,现居海南海口。作品散见于 《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 《星星》 诗刊、 《延河》 《回族文学》 《椰城》 等报刊。
和《椰城》的第一次相遇,是因为一次文学沙龙活动。
朗诵艺术家思凡老师把我拉进沙龙筹备微信群的时候,我的预感告诉我,这是我离文学世界大门最近的距离。
于是参加沙龙的那一天,我特地早早起床,穿着熨得整整齐齐的西装,梳着一丝不苟的大背头,努力摆出一副参加时尚盛会的架势,盛装出席,以示尊重。因路上有些堵车,加上穿着打扮稍微耽搁了一下,我竟然迟到了。在门口,我便计划好待会儿推开沙龙会场的门,从人群中寻找一个稍微熟悉的脸庞,假装不尴尬地昂首挺胸飘然路过,然后在角落里默默坐下,聆听文学前辈们的分享和朗诵艺术家们的精彩表演,这我和文学期刊真正相遇的开始。
谁知理想永远是丰满的,现实往往是骨感的。用时下最流行的网络语言来说,便是活生生的“社死现场”。真正推开门的一刹那,一束束目光齐刷刷地投到了我身上,我就像一只闯入陌生林地的小鹿,茫然失措。幸好此时人群中的思凡老师看到了我,连忙起身向大家介绍,随后带我到座位坐下。让我意外的是,我发现我这个文学新人竟然还有席位牌,
而且因为没有按辈分或者职位排名,我排在了靠前的位置,顿时更加不知所措了。幸好,身旁的符敦建老师和乐冰老师都是比较熟悉的文学界前辈,把茶水和水果推到了我面前,又主动和我寒暄了几句,暂时缓解了我的尴尬。沙龙当天的水果是桔子,一种我并不是特别爱吃的水果,只是在那一刻,我想起了小学时候学过的课文《小桔灯》,照亮冰心先生的那盏小桔灯,此刻正在我的眼前闪耀。
桌面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近期出版的《椰城》杂志,封面没有中国传统审美中的“画面满”“颜色花”“汉字多”的特点,一副很有意境的海口骑楼老街的油画,配上大面积的留白,刊名“椰城”两个大字清新脱俗,吸引着我去打开它的大门,探索这个带有些许海风拂面之感的文学世界。随手翻开,便是新锐作者钟欣的靓照和他的大作。这是一篇名叫《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的小说,是当期的头条文章,描写了一个勇救差点被车撞到的小女孩的上铺兄弟,文字功底在缓缓而行的文字中显现,结尾在“仿佛山洪从天而降,一发不可收拾”戛然而止。虽然结局显而易见是悲剧,却也给读者留下了些许想象。虽然谈不上老道,但也不稚嫩。这篇文章能放在头条的位置,是我这种新作者可望而不可及的。因此,即使到了如今,我和《椰城》的很多作者都是老朋友了,也没见我的靓照上一次头条。
这期杂志是2019年第1期,当天的沙龙也是新年的主题,我在沙龙上分享了一首自己的拙作《我在三沙过新年》,现在看来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不知天高地厚。好在《椰城》就是有这样一个氛围,没有先来后到之分,也没有前辈后辈之别,唯有文朋诗友间的交流和碰撞,以及在文学的天空中流淌的绵绵情意。由于事先没有准备,我的表演还略显生涩,幸好被当年还素不相识的海口市作协常务副主席兼当天的主持人彭桐老师以诙谐幽默的主持方式轻松化解,我才恍然大悟:这就是文学的魅力。文学本就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衡量文学造诣深浅的唯一方式就是作品。
一群人,一本杂志,一个文学梦。当天的《椰城》文学沙龙,对我来说就是宾朋满座,一间小屋子,满满当当坐了五十多个人。诗人、记者彭桐老师在《海口日报》的报道中是这样形容这次沙龙活动的:“冬天里打开了迎春之门,海口也向公众打开了一扇全新的文学之窗。”当天,诗人、作家、文学爱好者、朗诵艺术家和音乐界人士齐聚一堂,不分彼此,倒让我这个文学新人感受到了原野上奔驰的酣畅淋漓。在沙龙现场,海南诗社社长、当年77岁高龄的著名书法家吴云汉挥毫泼墨,表演艺术家聂远之、温向新、王晓添、李燕激情朗诵,乐冰、森森、椰蓝、吴帆等诗人齐聚一堂,以梦为马,以诗会友,颇有“青春诗会”之风范。
波德莱尔说:“一间屋子,就像一个梦,一间真正的精神之屋。”《椰城》杂志便是这样一间“精神之屋”,“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没有熙熙攘攘,只有文学和理想。
《椰城》文学沙龙是我第一次轻敲《椰城》的大门,第二次敲门便是用作品了。2020年的4月刊,文学群里有人发了“海南文学专号”的征稿信息,我试着投了几篇拙作,竟然被刊用了。与张品成、晓剑、乐冰、黄辛力、彭桐等名家同刊,我顿时有一种和他们在同一张桌上“将进酒”的酣畅淋漓,虽然我的作品在文学价值上离他们还有很远的距离,但是至少在物理距离上不过几页纸而已。办好一个刊物又何止是几页纸的事情!我个人认为,要在“椰城”海口办好刊物,必须要有大海的胸怀、海燕的视野、椰树的精神,《椰城》积极扶持本土作者,为本土的文化生态提供了一片丰沃的土壤。而本土作者就像椰树一样,扎根于此,一棵棵站得笔直,最后才能称之为“椰城”。
从每一期的海南文学专刊中,可以看到海南的文学创作所彰显出的活力和生命力,这何尝不是一种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本土文学杂志服务于本土文学创作队伍,本土文学创作队伍将充满一种前所未有的青春活力,进而回馈本土文学杂志。每一期海南文学专刊既是对海南文学创作者的集中检验,又集中展示了海南文学的蓬勃面貌和创作水平,并将激励海南的文学创作者们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在积极支持本土创作者的同时,我也欣喜地看到,《椰城》杂志从不排斥外省的作者,不闭门造车,没有地方保护主义。相反,除了海南文学专刊,其他的每期杂志更是敞开了怀抱,以海的胸怀欢迎全国各地的文学创作者。
三十而立,三十而励。正因如此,《椰城》才能用浓浓的厚重感,诠释一代又一代文学创作者的饱满回忆和坚守。
“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儋州因为苏轼的到来,教化百姓,才有了海南历史上的第一个举人——姜唐佐,至此海南文化与中原文化开始了有机的连接,文化的种子在此生根。海南从来就不是“文化沙漠”。《椰城》与其说是一面旗帜,不如说是一盏小桔灯,逐渐燃烧成灯塔,照亮了这座岛上文学青年的文学梦想。此后,每每和文朋诗友谈论起文学期刊,不可避免地谈论起《椰城》,如同谈论起一个老友。随后,我也随《椰城》走出了小岛,走到了贵州茅台镇,感受革命老区的红色脉搏,倾听大地的回响。因工作实在太忙,遗憾未能参加其他地区的行程,听说巴中之行也相当精彩,各位文朋诗友既完成了线下的交流,又游历大好河山,是创作的大好机会。
此后,每当我走近《椰城》一步,便知自己之渺小,天地之浩瀚,也常常听到朋友们对《椰城》发掘新人、珍惜每一份自然来稿的赞叹。浩渺如海洋,却能心细如浪花,不愧为海岛上的文学期刊。
博厄斯博士在他的文化相对论中提到:“我们必须向所有民族的才智表示敬意。不管他们代表人类的哪一部分,是含米特人、闪米特人、雅利安人还是蒙古人。”对于《椰城》来说,当我推开沙龙会场的门开始,我就要和矛盾的人性告别,告别真诚中的做作、高贵中的卑鄙、善良中的邪念。即便小气与大方、怨怼与仁慈、憎恨与热爱,可以并存在一个灵魂的主体之中;即便孤獨与喧嚣、良知与谎言、冷漠与热爱,可以在文学的世界恣意生长,我也会透过《椰城》的窗,寻找到属于我的浪漫和远方。
所以,无论您是文学名家,还是文学新人,当《椰城》的大门第一次出现在您面前时,请勇敢推开,无需沐浴斋戒,也无需踟蹰徘徊,唯一需要的是对文学的敬畏心和对《椰城》的信任。至于要不要跟我一样西装革履、油头粉面,我看大可不必。因为直到后来我才知道,椰城文学沙龙当天我是唯一一个装扮如此夸张的,以至于文朋诗友们投来诧异的目光,怀疑我是来参加隔壁婚礼的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