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与《椰城》杂志的二十年情缘

2021-11-17晏瑜

椰城 2021年11期
关键词:椰城投稿杂志

作者简介:晏瑜,笔名秦中瑜,男。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在广东生活十余年,现回北方生活。已在 《报告文学》 《延河》《北京文学》 《当代小说》 《短篇小说》 《小说月刊》 《微型小说选刊》 《章回小说》 《佛山文艺》 《椰城》 《文艺生活》 等多家报刊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文学作品上百万字。出版中短篇小说集 《回头草》《不速之客》 《活出别样的精彩》。

我的老家在秦岭之南的汉水流域,当然也是被南方人誉为:随便一张嘴巴,就能吼出几嗓子雄浑豪放得能震落老屋房梁上一串陈年灰尘的“秦腔”的陕西人。

1998年秋天,在一个到南方打工的亲戚的召唤下,我辞掉了老家县城那份工作,毅然奔赴广东中山打工了。在亲戚的帮忙下,我在中山市民众镇一家皮具厂做了保安员。

当时的年代,物质生活虽然开始丰富了,但打工人的精神生活还很匮乏。打工人除了在宿舍里听收音机或者在工厂旁边的小商店门口看看电视外,就是读书看报刊杂志。工厂附近,除了商贸区售卖日用杂货物外,还有几家文具店和书店,卖得最快的是那些报刊杂志。我就是书店的常客。

那时在广东境内发行的报刊,栏目内容大多是写打工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记得当时发行较好的杂志有《佛山文艺》《江门文艺》《椰城》《打工族》《飞霞》等好多家,都是月刊,出刊很准时,书店也乐意售卖。

看过好多期杂志,拜读了一篇篇精彩的作品,基本掌掘了一些雜志刊登的文章风格后,我就有了想提笔写文章投稿

的想法。于是下了班的我就趴在床板上写起稿子来。

记得当时,《椰城》杂志是小开本,每期96个页码。社长是陈勤忠先生,主编是杨毅老师,副主编是燕飞老师,编辑部主任是韩芍夷老师。杂志里面设有“世情”“真情”“奇情”“动情”“爱情”“哲理”等好多栏目版块,所刊登文章可读性与思想性兼具。发行量大,据说当时大半个中国的街头书摊和书店都有卖。

1999年春季的一天,一个朋友给我讲了个发生在大巴车上的事件,一个年轻人,在车上以让大家摸奖为由,欺骗大家,但很多人不明真相,兴趣盎然地参与其中,结果好多人都上当了。我听后,觉得这个素材不错,经过一番构思和谋篇布局,最后,我花了半天时间,写了一篇4000多字的小说《半路中奖》,然后又花了两个小时,用方格稿纸一笔一画地誊抄清楚。我按照杂志上的地址把这个稿件邮寄到《椰城》杂志社。令人惊喜的是,刚刚过了3个月,这篇文章就发表在1999年的第4期《椰城》杂志上了。

有了这次的成功,后来给《椰城》杂志投稿兴趣更浓厚、信心更充足了,一有时间我就寻找素材,认真构思。此后,我先后写了小小说《取证》《枣树垭的黑女》《遗产》《戏盐商》《天衣也有缝》《坟场找回的初恋情人》《见死不救的韩老五》《七色彩龙舞龙池》等小小说,分别刊发在《椰城》2001年、2002年、2003年的期刊上。我记得,光是2003年,我在《椰城》上就刊发了3篇小小说。

《椰城》杂志就像一支火炬,照亮了我在异地他乡孤寂的生命,也点燃了我的文学梦想,又像一支携带着东风而又劲头十足的风帆,给了我前进的动力,让人看见了遥远的前方那迷人的风景。

在给《椰城》杂志投稿的同时,我也开始写一些打工题材的文章,因为有了给《椰城》投稿成功的经验与顺利发表作品得到的鼓励,我把写好的一些打工题材的文章大胆地投给了《打工族》和《江门文艺》杂志,也先后发表了。2000年,我写了一篇叙写打工妹苦难人生的纪实文学作品《亡命天涯的苦命山百合》,刊登于《打工族》2000年9月号的头条,我也被该杂志社聘为特约记者,除了享受高标准的发稿稿酬外,还享受到每月一定数额的采访补贴费。接着,我又写了反映打工族生活状态的纪实文学作品《高小英生命中最后的七个日夜》,刊登于《打工族》2000年第7期头条。《三年避祸挣回一个家》,刊登于《打工族》2000年第12期头条。短篇小说《一场游戏一场梦》刊登于《打工族》2002年第1期下半月号。此后,我又创作了打工题材小说《丑陋丈夫的致富歪经》,刊登于《打工族》2001年第6期下半月号。

随着我写作纪实文学与在南方或广东境内期刊上发表文学作品的数量的日渐增多,引起了当时南方业界的一些编辑的认可和注意。2002年3月起,我被《珠海》杂志编辑部聘用为刊物编辑。从此,我告别打工人每日所谓宿舍饭堂车间三点一线的工厂生活,在满大街木棉花盛开的季节,我移足广州,成为一个文学期刊编辑。这期间,我在编稿之余,还不忘记向给了我人生力量和勇气的刊物《椰城》投稿,2005年在《椰城》第3期上发表了4000余字的小说作品《后汉皇帝的桃花运》。

2008年,因我个人的原因,辞职回到了陕西老家工作与生活。因为距离太远,接触不到《椰城》杂志,也因为《椰城》杂志在社会变革中为了适应社会发展而改版等原因,也许一时无法适应改变后的风格吧,从2008年往后的十余年间,我基本上与《椰城》失之交臂,也很少向《椰城》投过稿。但偶尔还是会想起生长在海南省最大的城市——海口市那本极具特色的文学刊物,会在脑海里回想她那俏丽的模样,心里会泛起一股暖流。

时光流转到2021年,工作之余,我在龙源期刊网上浏览电子期刊,看到了新时期的《椰城》杂志,版式设计和栏目设置都很别致,尤其是小说栏目仍是重头戏,觉得适合我的胃口,于是又萌发了投稿的想法。8月初,我把一篇7200字的小说作品《万岭村的老客》投到这位老朋友的收稿邮箱中,不想,才过了不到一星期,就得到了编辑老师留用的通知。可见《椰城》杂志编辑人员工作的认真负责态度依然如故。至此,算是我与《椰城》杂志的前缘友谊又续上了。

回想这些年我与《椰城》杂志的情谊,真是山远水长,情谊深厚。那年,我们相识相遇于美丽的南海之滨,她用精彩的内容和模样,吸引了我在打工征程上那疲惫的眼神,点燃了我业余操笔写作的灵感火花,让我鼓起了勇气和动力。因为有了她,也给了我改变生活与生命轨迹的机遇和希望,她让我在之后的十余年间,始终坚持在文艺创作的道路上,算是我人生的一个名正言顺的良师益友。

《椰城》是我攀登文学高峰道路上一步重要的阶梯!回想这些年的分分合合,她始终是我生命中的一位挚友,也是生命中一段不可或缺的珍贵记忆!

猜你喜欢

椰城投稿杂志
《椰城》是我的良师益友
我与《椰城》共成长
《椰城》情缘
三十而立的《椰城》:征途漫漫,唯有奋进
杂志收纳碗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
杂志收纳碗
参与讨论或投稿
参与讨论或投稿
参与讨论或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