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天津市无偿献血的影响及其对策
2021-11-17李松芯
相 平,李松芯,胡 娜,刘 军
天津市血液中心机采成分科,天津 30011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自发生以来迅速蔓延。因新冠肺炎作为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已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1]。2020年1月24日,天津市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简称一级响应),至2020年4月30日一级响应结束,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为防止疫情传播,人们纷纷响应号召减少外出,无偿献血工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为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对天津市无偿献血的影响,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在做好防疫抗疫工作的同时,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保障临床用血和血液安全,现将2020年无偿献血采集情况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通过SHINOW9.0现代血站管理信息系统,查询2019年和2020年在天津市血液中心自愿参加无偿献血的人次及献血量;因一级响应启动时间正值2020年农历春节,为排除春节对无偿献血的影响,按照农历对应时间选取并收集2020年春节前后2周(2020年1月10日至2020年2月13日)及2019年同期(2019年1月21日至2019年2月24日)的无偿献血情况,并进行对比。全血200 mL为1 U,单采血小板1个治疗量为1 U(血小板计数≥2.5×1011/袋)。
2 结 果
2.12020年与2019年采集情况比较 2020年捐献全血的总人次为118 983人次,献血量为204 860 U,较2019年(2019年捐献全血总人次为136 803人次,血量为248 624 U)分别下降13.03%、17.60%。2020年捐献单采血小板的总人次为30 523人次,献血量为50 578 U,较2019年(2019年捐献单采血小板总人次为35 097人次,献血量为56 427 U)分别下降13.03%、10.37%。2020年月均全血献血量和单采血小板献血人次与上一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2、2.137,P<0.05)。见表1,图1、2。
表1 2020年与2019年月均采集情况比较
图1 2020年和2019年全血采集情况
图2 2020年与2019年单采血小板采集情况
2.22020年春节前后2周与2019年同期捐献全血和单采血小板的比较 经比较,发现2020年与2019年春节期间捐献全血和单采血小板的人次和献血量均下降,2020年较2019年下降更明显,2019年春节后捐献全血和单采血小板的人次和献血量均较快恢复,2020年春节后献血人次和献血量持续较低,见图3、4。
图3 2020年与2019年春节前后两周全血采集情况
图4 2020年与2019年春节前后两周单采血小板采集情况
3 讨 论
新冠肺炎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其病原体是一种先前未发现的冠状病毒[2],该病毒是β属冠状病毒,其基因特征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分别有79%和50%的同源性,与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有约88%的同源性[3-4]。世界卫生组织将这一病毒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5-6]。新冠肺炎的传染源为SARS-CoV-2感染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传播途径主要为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密闭环境中存在高浓度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潜伏期一般为1~14 d,大多为5~6 d,最长可到24 d,且潜伏期具有传染性[7],其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最常见的为发热、干咳,也可表现为咽痛、腹泻等症状[8-9]。
由于新冠肺炎有传染性强、人群易感性高、潜伏期长、临床症状不典型等特点,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疫情发展初期正值冬季献血淡季,加上各地均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限制人员流动,使采供血工作面临极大的困境和挑战。2020年全血和单采血小板的献血人次和献血量较2019年均下降,其中2020年的月均全血献血量和单采血小板献血人次下降更为明显(P<0.05)。2020年1-6月全血和单采血小板的献血人次和献血量较2019年同期下降较为明显,7-12月的采集情况好转,与2019年同期差距减小。2020年春节前2周与2019年同期的采集情况相似,两年春节期间献血人次及献血量均下降,2019年春节后2周全血和单采血小板献血人次和献血量较快上涨,而2020年春节后献血人次及献血量持续较低,可见除春节的影响因素,疫情对无偿献血的负面影响较大。
导致上述结果的原因可能有:(1)自2020年1月24日零时起,天津市启动一级响应,各地区实行封闭式管理,这一系列措施直接影响献血者出行,导致街头献血人数骤减,捐献全血和单采血小板的人次及献血量均明显减少。(2)疫情初期,由于人们对病毒不了解、信息不畅通,使部分献血者误解献血会降低免疫力,增加新冠肺炎感染概率,或认为献血过程中会因人员接触而感染新冠肺炎。(3)2020年春节后全血和单采血小板的采集情况未明显改善,这与2020年春节后各大院校和企业因疫情防控需要均延迟复学、复工,很大程度上导致单位和学校团体无偿献血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献血人次和献血量下降。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无偿献血造成的严峻考验,本中心迅速启动一系列应急响应措施包括:(1)加强员工疫情防控知识的学习及培训,熟悉SARS-CoV-2生物学特点、流行病学特征、致病性及临床表现等,掌握生物安全防护知识,保护采供血工作人员和献血者,杜绝无偿献血可能带来的疾病传播风险。(2)加大献血宣传力度,疫情期间中心血液库存一度告急,启动一级应急机制,积极动员应急献血队伍;通过微信、微博、新闻报道等多种途径发布无偿献血倡议书,广泛宣传动员;利用短信、电话等方式实现精准招募,开通24 h献血服务热线;发放疫情期间热血逆行感谢状、实施献血积分兑换政策,鼓励献血者本人并带动身边人献血。(3)动员中心职工“活血库”,倡导者必先行,鼓励全站员工及家属献血,缓解血液库存紧张。(4)加强告知和沟通,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清洁消毒,减少公众对于疫情期间献血安全性的不必要误解和顾虑。(5)调整无偿献血服务模式,由传统的随机献血向预约献血转变,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开展分散、分时、分批次采血,不断优化献血流程,改善献血环境。(6)主动开展上门服务,灵活调整献血地点,保障献血者权益和献血安全。(7)建立血液库存和血液安全预警机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保障预案。
HUANG等[2]报道,在武汉的第1批41例患者中,有6例(15%)患者出现了RNA血症,提示血液中存在SARS-CoV-2 RNA。理论上认为能够引起病毒血症的病原体,均具有经血液传播的风险。然而,目前尚无呼吸道病毒经血液或血液制品传播的报道。与SARS-CoV-2相似的SARS-CoV、MERS-CoV,均属于呼吸道冠状病毒,科学家曾在患者的血清或血浆中检测到病原体,但至今未见这些病例经血液或血液制品传播的报道[10-12]。
尽管没有证据表明SARS-CoV-2可通过血液或血液制品传播,但是国内外专家均强调要在献血前对献血者进行严格的筛查,最大限度预防血液传播,确保输血安全[13],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心在采供血过程中除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外,还增加了贯穿于从血液采集到运输全过程防控SARS-CoV-2的措施。主要包括:(1)对进入血液中心的所有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体温高于正常者不得入内,并及时隔离,减少工作人员和献血者接触SARS-CoV-2的风险。(2)每日对血液采集环境、物体表面和空气消毒3次。(3)征询体检前,对献血者进行体温复检,防止遗漏。(4)对献血者进行详细的征询,促使有潜在风险的献血者暂缓献血,包括28 d内有无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是否接触过新冠肺炎的确诊或疑似患者;是否途径疫情严重区域等。并要求献血者填写“防SARS-CoV-2献血者健康征询表”,承诺如献血后在14 d内出现新冠肺炎相关症状或被要求隔离时及时进行回告,以便处理其所献出的血液,或对该血液的使用者进行追踪。由于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截至目前,天津市血液中心职工和献血者无人感染新冠肺炎,这也表明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参加无偿献血不会感染新冠肺炎。
虽然对血液进行SARS-CoV-2核酸检测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其经血液传播的风险,但是目前将核酸检测用于无症状献血者筛查的适用性和有效性的相关研究较少,当前国内虽有多个血站开展了献血者SARS-CoV-2核酸检测工作,但截至目前检测结果均为阴性[14]。另一项针对家族聚集性新冠肺炎研究发现,在5例有症状的成员中,只有1例血清中检测到病毒RNA,说明SARS-CoV-2血症的发生率较低[15]。因尚未证明SARS-CoV-2能经血液传播,且对献血者已采取非常严格的筛查措施,降低了病毒经血液传播的风险,因此将核酸检测作为献血者筛查的实用性还有待研究。
中心还承担了天津市新冠肺炎康复者血浆的采集,对疫情防控起到了助力作用。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康复者血浆可用于病情进展较快、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对治疗新冠肺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16]。虽然单采血浆技术是一种非常成熟和安全的技术,但是在采集和使用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输血的风险和对康复者献血者的保护,如采集过程中严格进行献血者容量管理、及时适量补充葡萄糖酸钙、减少献血不良反应,做好血浆检测及病毒灭活工作等[13]。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无偿献血工作遭受严峻考验,采供血机构应认真分析影响因素。结合疫情防控形势变化,积极制订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采供血工作应对措施,加强无偿献血宣传,提高公众知晓率和献血率,科学评估并及时调整血液应急保障预案,全力保障临床用血和血液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