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背景下萨满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

2021-11-17

关键词:萨满文化遗产文化

李 吉 品

(东北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萨满”一词源于西伯利亚满-通古斯族语的saman,指人类与神灵之间沟通的使者和媒介。萨满通过宗教仪式祈求天地人神的庇佑,表达了古代先人对自然万物朴素的认识和态度。萨满教是具有原始宗教性质的信仰民俗,属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类。萨满教曾在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中十分盛行,譬如满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不同程度地保留了萨满文化遗存。萨满文化涉及神话、诗歌、音乐、舞蹈、医药、民俗等多方面、多层次、多领域的内涵。萨满文化的创造、传承、演变、衰落与信仰萨满教的民族息息相关,它不仅仅作为静态文化展示在博物馆里,更作为动态文化存在于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中。研究萨满文化是对那段雄厚、古朴、神秘历史的追忆,传承和保护萨满文化更是对人类生存意识和生命意义的拓展。

吉林省是萨满文化遗存的重要省份,素有“萨满文化之乡”之称。少数民族中保留了丰富的萨满文化内容,其中满族、蒙古族具有典型性。近些年,政府、学界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积极推动萨满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研究领域成果亦颇丰(1)学界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对萨满文化的本体研究和对萨满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研究。代表学者有步振勇、色音、古春霞、戴士权、曾亚玲、富育光、关云德、蒋刚等。外国译介著作主要有蒙古国策·达赖的《蒙古萨满教简史》、土耳其阿布杜卡迪尔·伊南的《萨满教今昔》、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道尔吉·班札洛夫的《黑教或称蒙古人的萨满教》等。。然而,从学术致用、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视角来看,萨满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依然在路上,这项工作刚刚起步。作为典型省份,新时代如何将人类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有效传承下去,又如何使萨满文化真正走上“见人、见物、见生活、见文脉”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学界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笔者从吉林省萨满文化遗存及保护现状入手,整理了存在的问题,探究并思考如何采取相应措施,并就现代性视域下萨满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粗浅的看法,祈请方家指教。

一、吉林省萨满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调查

(一)非遗项目与保护工作情况

通过对表1和表2数据的分析,可以得知:第一,政府批准了许多具有少数民族代表性的萨满文化省级项目,对萨满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保护的必要性给予充分肯定,政府部门从2000年开始对满族文化研究和保护的投入加大,主要体现在博物馆成立、文化景区建设和文化遗产宣传工作等。第二,高校、社会各界和当地政府文化部门对萨满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做出了积极努力,实施了切实的开发、保护工作,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文化宣传、研讨活动,既包括静态的博物馆文化遗产展出等,也包括活态的民俗表演等。学校主导的研究机构主要有长春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长春大学、通化师范学院,其中长春师范大学举办了多次与萨满文化有关的研讨会、论证会,先后邀请国内外专家来中心讲学,2004年长春师范大学研究中心被中国民协授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萨满文化研究中心的称号。第三,萨满文化遗产形式丰富,主要包括民间文学(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音乐 (萨满音乐、民谣、传统乐器)、民间美术(剪纸、木版画、雕刻)、民俗(祭祀仪式、节日、信仰、礼仪)、传统医药(针灸、草药)等。

表1 萨满文化吉林省非遗名录及其分布

表2 与萨满文化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二)对民众有关萨满文化认知的调查

1.数据来源

本研究根据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进行资源查询与整理,并对省内萨满文化博物馆、旅游景点进行调研,还于2019年上半年,以6个月为期,在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区和长春市高新区针对65名约18—60岁的民众进行“萨满文化现状及保护情况”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问卷调查,以“现场发放问卷,当场填答,当场回收”的方式进行,部分不能集中填答的群众则采取“现场发放调查问卷,采用微信问卷星”的方式进行。整个问卷填答的时间为10—20分钟,采用的是自填式问卷。共发放问卷185份,回收有效问卷170份,有效率占比为82%。剔除部分填答不完整和随意填答、漏答的问卷后,最终纳入数据库进行分析的问卷共139份。

2.数据分析

图1 大众对萨满文化认知来源

( A是从小说、书籍里了解,如《红楼梦》中借用萨满形象塑造的“警幻仙姑”;B是从戏曲中了解,如二人转中的“跳神小调”;C是从电视剧中了解,如《还珠格格》中的萨满法师;D是从网络游戏中了解,如《魔兽世界》中的萨满祭司;E 是从博物馆、体验馆中了解,如长春大学的萨满文化博物馆;F 是市场上萨满文化的工艺品;G是从新媒体了解,如快手、抖音;H 其他)

图2 萨满文化认知情况

经调查发现,首先,民众对萨满文化的了解程度与年龄有关:18—29岁人群对萨满文化关注较多,主要是从网络游戏中了解;40—50岁及50岁以上关注度相对较多,主要是因为对东北戏曲二人转“跳神”有所了解;30—40岁,少部分关注者对萨满文化部分特征有所了解;18岁以下最少。其次,传统媒介如电视节目、书籍、戏曲等在民众的了解方式中占有很大比例,除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具有较大影响外,新媒体手段在萨满文化传播中的运用不足,实体化运营很有前景,博物展览与文化活动、商业纪念品宣传、民俗旅游等形式能够带动萨满文化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它的保护和传承。最后,民众对于萨满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还相对较少,大部分民众对萨满文化形态的认识浮于表面,部分人曲解其内涵,认为萨满文化就是迷信、巫术等等。

二、萨满文化传承与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萨满文化原真性保护的缺失

1.文化传承的流失

萨满文化是一种世界性的宗教文化,曾为北美、北欧等地区的众多民族世代信奉,它也是一种存留至今的原始活态文化。受到万物有灵思想的影响,萨满文化特别重视人类、动物、植物在灵魂、意识上的相通性,展示出了先人朴素的生活哲学。传统的萨满祭祀活动集医学、音乐、科学、舞蹈、文学、宗教元素于一身,传承者必须经过长久地学习才能掌握。许多传承者对萨满文化不甚了解,甚至盲目地将萨满文化的传承误以为是一种单纯的“跳神”。当然,对仪式的简化能够降低萨满文化受众的理解难度,但这种有其表而无其里的发展方式对萨满文化底蕴的削减和扭曲,难免会造成萨满文化价值的流失,从而造成萨满文化原真性的损伤。

2.艺术传承的失真

萨满文化蕴含着与众不同的神秘艺术魅力,黑格尔有言:“美的生命在于呈现。”[1]先民基于自然崇拜心理产生了社会审美取向,萨满文化正是呈现了原始先民的这种审美取向,今日我们还可以通过萨满文化遗址透视先民的生活。比如位于乌苏里江畔的岩画,记载了包括萨满仪式、萨满神灵、萨满法器、萨满图腾等内容,生动地展现了古代先民生活的场景,为民族、民俗、历史、地理、艺术等领域研究留下了极其珍贵的材料。此外,还有存在于各种表演形式下的萨满舞蹈、萨满神调。在萨满文化中,乐、舞、画三者往往融为一体,这些原始的艺术是萨满灵韵的彰显,与祖先的集体意识、社会心理、审美观念一脉相承、休戚相关。但是,现有的萨满文化传承主体,大多存在于东北的农村地区,那里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艺术审美能力相对较弱,甚至不理解原始萨满艺术符号外在表现的真正意义。许多萨满传承人只是单纯地会唱些许萨满神调,但是关于神调背后的地域性、民族性和生活气息、精神性没有深刻领悟,只能根据自我理解的“神”的韵味来指导传播对象,这难免会造成在传播过程中艺术传承的失真。

3.技术传承的异化

有着千年历史的萨满文化形成了多种技术形式,如奥来那楞、求“乌麦”、送魂、占卜、跳神等。在传统萨满文化中,“春祭”是大型的传统萨满祭祀仪式,一般在农历三月到四月期间进行,祈求新的一年该民族全族的平安,主要包括设置祭坛、祈祷仪式、请神仪式、神灵附身、神人交流、神灵离去的整个过程,还包括悬挂神像、穿戴神衣与面具、模仿辅助神灵叫声等具体细节。但是为了迎合现实需要,民间传承者过于偏向对祛病除邪和趋吉避凶的技术探索,忽视了萨满承袭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原则,削弱了萨满文化中的大量技术功能,有些人甚至借助萨满活动进行欺诈,导致技术传承的异化。

笔者尝试分析萨满文化原真性保护缺失的原因。第一,时代变迁对萨满文化原真性改变有着重要影响。产生于远古时期的萨满文化属于民间信仰的一种,创立此种文化的初衷是人们渴望借助神圣力量,解释世界万物的合理性,并获得化解现实与精神领域中的各种矛盾的能力。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内,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很多萨满文化传承者被认为是封建迷信的代表而遭到严厉打击,大量的萨满文化书籍、文物、乐曲遗失和被人为毁坏。此外,随着科技发展和医学水平的提高,很多萨满文化中的通灵观念、朴素的祛病除邪的智慧被科学技术、现代医学所诟病。所以,萨满文化的功能、价值在不断地重构,从而造成萨满文化的原真性改变。第二,过于追求实效导致萨满文化原真性发生改变。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萨满文化的主体不断复杂化,传播者在能力、水平、素养等方面良莠不齐,对萨满文化的核心意蕴的理解存在重大差异。部分传播者理论知识缺乏,无法理解萨满文化的真谛,教授方式也不规范,这直接影响了萨满文化的原真性,虚假传播、错误传播充斥市场,也致使萨满文化的原真性受到了重大影响。

(二)萨满文化环境培育的缺失

对萨满文化的保护既要重视保护萨满文化的本身,更要注重对萨满文化的生存环境进行培育。吉林省存在对萨满文化环境培育缺失的现象,其中包括自然环境培育的缺失和人文环境培育的缺失。

1.自然环境培育的缺失

传统村落的消失导致萨满文化传播空间的丧失。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与其相应的文化场所互为依存,这个场所可集中举行传统文化活动,也被称之为文化空间,即“这一时间和自然空间是因空间中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而存在的”[2]。由于文化空间能够活态、真实地呈现萨满文化的形式,可以说它与萨满文化本身不可分割、相随相生,因此保护萨满文化需要与文化空间整体进行保护。传统的山体水系、民俗民居、萨满祭祀场所与鲜活的萨满仪式、萨满图腾等相互交叠,共同构成一个立体的萨满文化空间。但是伴随着城镇化进程中的迁村并点和旧村改造,传统村落的数量急剧减少。传统村落的大量减少,不仅让众多乡土建筑、村落文化景观损毁消失,也让各类从属于村落的萨满文化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和场所。

2.人文环境培育的缺失

人文环境是支持社会人行为和精神活动的社会环境,萨满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文化,受到人文环境的影响比较大。人文环境通过影响人来影响萨满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涉及的构成要素相对复杂,包括科技、社会心理、政策制度、价值观念等。

第一,萨满文化环境保护工作缺乏整体的统筹和规划。萨满文化融合了多民族文化和山区文化,吉林省凭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背景成为萨满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大省,但因为缺乏整体的统筹和规划,萨满文化的市场价值、文化价值还未能充分体现。虽然建设民俗村、推广萨满文化旅游体验等对萨满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起到了推动作用,但由于部分萨满文化民俗村的地域组合不够合理,导致外来游客未能充分体验到萨满文化的魅力,没有使其市场价值实现最大化。

第二,萨满文化应给予足够的金融支持。一直以来,萨满文化保护资金来源渠道相对单一。政府是萨满文化保护的资金供应主体,2014年以前无法给予萨满文化保护充裕的资金支持,因此萨满文化的金融支持存在不健全、融资困难等问题。2014年至今,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越来越重视,吉林省也加大了金融体系的支持力度,推动了以萨满文化为主体的旅游业等相关产业发展,但是缺乏地域性持续资金的投入,很多以萨满文化为主体的旅游场所并没有持续开展起来。个人投资的资金来看,很多投资都用在相对成熟的非遗项目上,对萨满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相对来说知名度不高,投入很少,也尚不成熟,不具有竞争优势。此外,萨满文化虽然是人类的无形遗产,是文明的历史见证,但是由于群众基础薄弱,导致相关企业或博物馆等经济萧条。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利益优先的经济理念使萨满文化的支持资金相对匮乏且配套设施相对欠缺,无法满足萨满文化产业的成长需要和融资需求。

(三)萨满文化活态保护的缺失

萨满文化与文物、遗址、建筑物保护不同的是,它的保护主要是附着在有生命的“人”的身上的,具有无形性、活态性的特点。也就是说,物化形式背后的文化表达和精湛的技艺是其文化本体,萨满文化生命力的源头在于传承人的不断继承、演化和再生。因此,受众的发展和传承人的传播是萨满文化保持活力的关键。然而,人口的快速城镇化和不断流动导致了传承人和受众的数量锐减,这种难以回避的问题造成了萨满文化后继无人的困境。而且,萨满文化尚未获得足够的社会认同,高投入、低产出所带来的不安全感容易使得萨满文化传承人丧失继续传承的信念。此外,大多数民众尤其是青年人普遍对萨满文化缺乏兴趣,更不用说将时间倾注于此,这也是萨满文化传承主体锐减的原因之一。对萨满文化的保护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社会、企业、专家等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各个主体都应担负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使萨满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发挥最大效益。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保护主体的立场不同、主体间责任边界不明确、缺乏有效沟通和链接机制等问题,对萨满文化的保护产生了一定阻碍。

三、萨满文化传承和保护的策略

2004年,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逐步规范化,保护成效显著,但仍需逐步完善。

(一)萨满文化的记录性传承与保护

历史上诸多璀璨文化都难逃逐渐消失的命运,萨满文化也存在这样的危机。艺术人类学者方李莉曾借用自然生态理念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演变更替。她认为:“就像自然界生态系文化,成为了新的文化生长的有机质、孢子和种子,即新的文化生成所需的内在要素和基础。”[3]因此,以宏大历史观指导萨满文化的保护工作,对其传承与保护有所裨益。

我国的《非物质遗产保护法》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从延续其生命线、增强其生命力为重点实施举措,包括记录、建档、研究、保护、传承等多个环节。其中,记录、建档环节是保护工作的基础性环节,是其他环节的前提和基础,更是传承、发展、弘扬的依据。对于记录性保护,我们要坚持几个重要原则。第一,原真性的原则。保持萨满文化记录的原真性是记录性保护的关键,无论是采访、纪实都要站在客观的角度如实性地记录。第二,连贯性原则。萨满文化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化,萨满文化的保护者不仅要记录当代萨满文化的特点,更要挖掘其历史流变和演变历史,尽可能地保证记录性保护的连贯性。在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对于传承人的选拔,包括其年龄、文化底蕴等诸多方面的把关要严格,这样传承的内容才能够真实且连贯。第三,探索性原则。对于萨满文化的记录要建立在真实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无论是史料的采集还是场景化的采访都要求记录者秉承探索性心态进行挖掘,这样才能够探寻出萨满文化更深层次的文化底蕴,挖掘更翔实的历史资料。

(二)萨满文化的生产性传承与保护

萨满文化是我们的无形文化财产,它并不是一种遗留物,而是一种延续至今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虽然有一部分文化随着历史变迁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消失,但是另外一部分仍存在于现今人们的生活中并成为我们所需要的重要文化资源。为了满足保护其先进性需要,生产性的保护方式应运而生。所谓生产性保护,是指通过商业活动将传统的萨满文化艺术、活动等引入生产和消费市场,从而真正地实现保护和振兴。萨满文化的生产性保护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面向市场

离开受众的保护是不能够构成完整的文化保护体系的。萨满文化中驱魔、通灵等技艺在工业化时代的实用性逐渐减弱,这是不适宜作为生产性保护对象的,但是其衍生的戏曲、图案、文字艺术等相对易于商业化,可以进行生产性的保护。例如,萨满曲调可以在民俗文化旅游中有所涉及,萨满图案可以运用到各种艺术创作中,萨满文化中祈福的文字、形象等可以制作成工艺品进行销售。

2.技艺创新

萨满文化产品技艺的传承和发展需要精益求精,无论是传承人还是文化的推广者都要富有工匠精神,将这些技艺研究到极致。虽然技艺的研究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但是对于技艺的精修深研是促使一项技艺长久发展的根本。绝不能为了追求市场利益,而导致萨满非遗副产品的出品粗制滥造,这样不仅不利于保护和传承萨满文化,反而会浪费社会资源,并且引起受众的轻视和不满。萨满文化手工艺品、图腾纹样传播的技术创新从未中断,最初的纹样刻画在树木、土地上,渐渐地转到纸上、牛皮上等。随着现代技术的逐步推进,对于萨满文化中手工艺品等的技术革新是十分必要的。引入新的工具、材料、生产和技术标准,能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节省人工,便于实现规模化生产。例如将纳米技术等运用到萨满图腾刺绣工艺品中,能够使得产品更加充满韧性、存放时间长久等。传统工艺与现代高科技的结合能够提高萨满文化工艺品的竞争力,有利于尘封已久的图案、纹样、文字的传播,甚至可以成为萨满文化旅游景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但在此处笔者要特殊强调的是,所谓的技术创新不是盲目的创新,而是要在原有文化基础上的开创,要将传统生产方式和现代生产方式进行互补。

3.借助新媒体

萨满祭祀逐渐由娱神转化为娱人,这与城镇化、现代化进程推进带来的传承危机相关,特别是在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发展下,传统萨满文化表演的生存空间日益缩小,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消费也逐步成为衡量萨满文化活动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因此,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消费群体,传承者除了在内容上的传承和创新外,还需要与互联网终端,比如自媒体、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平台等庞大的体系来进行推广,内容以旅游景点的特色为主,展示一些萨满文化的特色技艺等,为相关的旅游景点开展文化宣传,使活动变化与文化交融,借势寻找新的思路。

(三)萨满文化的整体性传承与保护

文化遗产整体性的保护理念最初是由欧洲国家在经历生态污染和能源危机后开始倡导的。整体性保护是萨满文化保护的重要原则,萨满文化的存续和传承与滋养文化的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将保护范围扩展到孕育萨满文化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中去十分必要。不同的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化,脱离环境孤立地保存萨满文化会使其失去鲜活生动的本来面目,更不用说活态传承。对于整体性保护措施,笔者认为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对萨满文化的保护意识

唤起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是培养人们民族文化认同感的保证。以节日为载体,使萨满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例如,每年农历四月十三日通辽地区举办的萨满“奥米那楞”祭典、萨满洁身祭等都是向民众展示在萨满文化中留存的先民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的绝佳平台,更是易于引起社会民众关注的保护萨满文化的有效途径。在节日期间,各地可以借助节日氛围进行萨满文化的展览、演示等宣传活动,营造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环境,从而唤起人们保护萨满文化遗产的自觉意识。

2.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专家指导、民众参与的立体格局

2016年中央发布“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强非遗传承与保护,振兴传统工艺,传承发展传统戏曲。发展民族民间文化,扶持民间文化社团”[4]。由此而见,对于萨满文化保护向规范化转变是十分必要的。吉林省在构建博物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体现在营建萨满文化博物馆、举办萨满文化研究学者讲座、建设萨满文化民俗村等方面。其中,长春师范大学、长春大学等高校的萨满文化博物馆管理相对规范,制定了详细的岗位制度,形成了以政府和高校为主导、专家指导、民众参与的立体格局。

3.金融支持助力萨满文化的整体性保护和传承

萨满文化的发展需要金融的支持,文化产业与金融的结合更会加速萨满文化发展的步伐,推动萨满文化科学合理的保护、传承与可持续发展。首先,政府已经对其有所投入,还需继续加大对萨满文化保护和传承领域的资金支持力度,在财政投入的同时鼓励多渠道筹集经费,同时设立资金监管部门,真正地将资金运用到萨满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上。其次,有针对性地对萨满文化项目进行投资,对于已经成熟的萨满文化保护区、博物馆的投资应该尽量多投入,同时兼顾一些薄弱环节,兼顾发展缓慢、竞争力弱的地区和项目,以此推动萨满文化的保护、传承。最后,政府应对萨满文化保护工作开展绿色通道,适当放宽审核标准、缩短审批时间和流程,全面助力萨满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总之,运用资本的力量推动,完善金融体系是萨满文化得以整体性保护和传承的保障。

4.有效保护萨满文化传承人

笔者认为,对于传承人的保护是以吉林省为代表的萨满文化保护的重中之重。要建立完善的传承内容和传承制度。从2007年起,我国开始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保护萨满文化传承人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为有效保护萨满文化,发挥传承人的重要作用十分关键。2018年起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已经连续几年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资金补助,但补助力度及传承人的综合素养都需要进一步加强。

首先,可以组建高校专家团队对传承人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培训,同时利用现代传播手段,扩大传承人的影响力。其次,要构建多方位的萨满文化传承渠道,为形成稳定的传承主体创造有利条件。再次,要建立萨满文化传承人的社会保障体系,让传承人有充裕的物质基础。最后,开创传承人口述保存和数字保存工作体系,研究更多保护模式。

总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萨满文化是富有神秘灵韵的民间信仰,是透视北方民族文化的有效媒介。通过研究我们发现许多问题,例如一些民众对萨满文化存在着认识误区。吉林省政府机关、高校、社会各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关于萨满文化保护过程中虽然重视,但还存在着宣传萨满文化不到位、抢救文物不及时、文物管理体制不健全、传承人资助金额及素质薄弱、可持续传承性不完善、未建立起高效的保护及管理机制等问题,这些都影响着对萨满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萨满文化的保护,一向是在国际人文学科理论发展的大背景下不断开展的,尤其要加大对传承人的保护,政府、学界还应进一步提高认识,有效地真正地做到帮扶到传承人。因此,对于萨满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要站在全局性、综合性的视野高度去探索,对于萨满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不仅要注意记录性,搜集萨满文化的原始资料,而且要有发展性视野,对其进行生产性、创新性保护,要站在整体性视域对萨满文化的保护工作提供新思路,以此带动文化产业的兴国发展。

猜你喜欢

萨满文化遗产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年味里的“虎文化”
何为萨满:人类文明史的眼光
Tough Nut to Crack
浅谈满族装饰纹样中的萨满文化元素
谁远谁近?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
狩猎社会与熊崇拜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