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朗读训练分析
2021-11-16张红
张红
摘 要:朗读训练作为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重要课程,对小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学时,教师要主动教育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对于如何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提出了几方面建议。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学;朗读训练
一、指导学生准确流利地朗读
第一,识文断字。只有认识文章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学生才能完整地完成一次朗读。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学生朗读的准确性。对于一些多音字、生僻字、语气助词要做到提前指导,让学生通过朗读训练,记住这些文章难点,提高学生的朗读准确率。第二,停顿问题。小学生大多对于标点符号没有一个准确的认知,朗读过程也是机械化的,缺少抑扬顿挫的变化。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要富有耐心,教育他们认识标点符号的用途,了解文章停顿的时间。
二、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最需要的便是朗读的机会。教师在预案中要留出学生朗读的时间,结合阅读理解,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感情,提高学生的朗读效率。教师在教课时要做到随机应变,为了达成不同的效果,要運用不同的朗读方式。
第一,范读。范读的主体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录音设备。范读的优势在于,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他们会根据范读不断进行练习,从而逐渐掌握朗读的方式。第二,领读。领读也是一种高效的训练方式,通过逐字逐句的领读,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更加充实,对于断句和语速掌握得更加快捷。低年级语文教学大部分是由教师进行领读,帮助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第三,齐读。齐读指的就是组织大家一起进行朗读。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朗读质量
多媒体技术的更新让学生的课堂体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将抽象的文字变得生动形象、直观具体,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内容。对于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也更加感同身受。首先,通过音乐搭配朗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通过新颖的阅读方式,感受阅读的快乐,从而主动进行朗读训练,提高自身朗读水平;其次,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亲眼看到文章所要表达的画面,利用生动的影像代替枯燥的文字,让学生的理解过程变得更加轻松。伴随着悦耳的音乐和文章描绘的美好场景,教师为学生营造了一个优美的朗读氛围,让学生枯燥的学习过程充满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朗读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非常重要的课程,教师也要着重注意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通过朗读的积累,形成正确的理解方式和表达方式。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应当优化自己的教学方式,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爱上朗读的过程,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
(责任编辑:莫唯然)
参考文献:
[1]陈玉米.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方法[J]. 华夏教师,2017(21):34.
[2]代高静. 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的重点探析[J]. 才智,2010(11):66.
[3]董承英. 浅谈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朗读训练方法研究[J]. 新课程学习(下),2014(09):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