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形体训练课程的学情探析

2021-11-16程远奇

大观 2021年9期
关键词:形体训练学情分析

程远奇

摘 要:形体训练是我国高校艺术类专业必不可少的课程,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形体训练的授课过程中发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存在着个体差异。为此,通过对学生授课内容的知识总结和学情分析得出结论,并形成文字,同时在课后的教学总结中进行自我反思,以此来不断优化形体训练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关键词:形体训练;播音与主持艺术;学情分析

目前,内江师范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形体训练课程的教学对象主要是大一新生,笔者的授课内容主要是采用舞蹈(站立姿势练习、压腿踢腿练习和芭蕾手位脚位练习、组合动作练习)作为体态基础训练而进行的综合性练习。学生们通过系统的形体训练,不仅可以提升气质、培养优美的形态,还可以纠正进入大学前的生活中造成的不正确姿态,从而更好地改善今后在舞台上的肢体语言。在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接触后发现,他们的个人身心因素、主观意识和舞蹈基础存在不同的差距,所以在授课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差异,造成落差较大的学习效果。为了今后能够更好地开展形体训练教学工作,笔者结合课堂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来进行该专业形体训练课程的学情分析。

一、性别和性格上的分析

笔者的上课形式为分小组授课模式,每个班级分别分成两个不同时间段的授课小组。在授课过程中发现,不同班级和不同小组之间存在着不尽相同的区别,可以明显得出这样的结论:性别和性格上的差异决定了学生们在授课内容掌握程度上的参差不齐。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和舞蹈类专业的学生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学生中女生的数量往往比男生多上几倍。在形体训练中,女生在身体柔韧度、接受能力、整体表现力上都要比男生好一些,同时女生更容易将自身的注意力投入课程前期的热身准备、拉韧带练习和基础动作的练习中,但是在体力的维持和动作要求的力量上,男生却要比女生更容易保持和掌控。当然,也不能排除男生抑或者女生之中也会存在着注意力、接受力、耐力等方面的不同差异。

抛开性别的差异,个体性格的体现也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比如性格活泼开朗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中喜欢和老师交流,更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形体训练授课内容的学习当中,从而更加容易、准确地掌握课堂上的内容,较其他人能更快地进行系统性的练习。而性格沉默寡言的学生,他们的大部分精力都沉寂在知识的自我消化过程中,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较差,从而比较容易忽略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重难点。同时碍于性格的问题,不愿意和同学、老师进行课堂上的互动,从而在学习内容的掌握上逐渐出现问题,长此以往便会成为班级中所谓的“差生”。

二、身体素质上的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教学效果会因学生个体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不同而产生落差。一部分学生的舞蹈天赋相对其他学生而言较为优异,如:身体的舒展度、肌肉力量的把控度和韧带的柔软度都相对较高,为今后形体训练各组合动作的练习打下了基础。还有一些学生对舞蹈动作和音乐的理解能力较强,如舞蹈动作的记忆能力较强,对音乐节奏敏感,乐感较强,这些也能为进入大学后进行形体训练提供一定的帮助。另外,还有一些学生在学习舞蹈动作时能够严格遵照老师的示范,即个人模仿能力和舞蹈动作接受能力比其他学生更加突出,并且能够更快地掌握肢体动作,达到一定的准确度和规范性,从而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在和学生们的交流中笔者还了解到,少部分学生在小学、初中或者高中阶段可能会持续或者间断性地接触舞蹈学习,较其他人而言更早地认识到了什么是形体训练,所以在进入大学后,相对那些从来没有接触过舞蹈的学生,他们整体的身体素质会占有相对的优势。

三、自我意识上的分析

个人自我意识是通过大脑中的神经活动产生并形成的不同的精神思想,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属于个体意识发展过程中的最高阶段。由于个人自我意识是对自己的行为举止、思维理解能力和价值观的感同身受、态度表达,所以每个学生都会根据课堂中的学习活动形成属于自己的个人自我意识,从而在个人的学习认知和学习积极性上有所区别。

(一)学习认知上的差异

在第一节形体训练课上,学生们看到舞蹈房里的道具和器械后便各抒己见,他们大部分都认为形体训练无非就是围绕站姿、坐姿和走姿等仪态进行的一系列训练。可当他们得知形体训练要围绕芭蕾基础训练进行时,便纷纷感到十分惊讶,由此便可以看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对形体训练课程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当然在各个班级中,还会有一些男生对形体训练存在错误的认知,他们会片面地认为形体训练只是女生的专属课程,在这种情况下,鲜有男生会对形体训练产生浓郁的学习兴趣。

由于在大学前的学习阶段中,他们的脑海里并未形成形体训练的概念,所以在进入高校之后他们会对形体训练缺乏一定的认知并产生错误的思维判断,进而会逐渐地对其产生排斥的情绪。基于此,为了使学生们能够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形体训练,在刚开始的几节课程授课内容的安排上通过一些正确的引导来改变他们的认知。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笔者给出了这样的答复:站姿、坐姿和走姿对于舞台表现非常重要,而想要改善大家在进入大学之前身姿上存在的一些缺點,还是需要依靠芭蕾基础训练进行纠正,当然也会根据专业特点来设置一些大家都能够接受和消化的内容,一步步进行适应性训练和强化训练。

(二)学习积极性上的差异

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动机客观地会对其学习积极性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良好的学习积极性会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更为主动、积极的心理状态,从而在学习上能够拥有好的情绪,更加能够集中注意力。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对形体训练课程的学习积极性相对薄弱,大部分学生认为这个课程的学习内容对他们本身而言并没有多大的帮助,甚至会认为对个人未来的就业前景没有多大影响。在此情绪的影响下,就会在形体训练课程中造成学情的差异,导致出现学生热身活动、韧带拉伸准备不认真,组合动作掌握程度不均衡等现象。

四、课堂气氛和纪律上的分析

课堂气氛是指在教学活动中,由师生、学生之间围绕教学计划、教学任务、教学重难点和教学目标相继展开的教学活动。一般情况下,课堂气氛体现为积极主动的、消极被动的和具有对抗性的。由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不属于舞蹈学科,在课堂上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是非常关键的。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发现,该专业的学生性格较为活泼开朗,大部分都可以接受课堂上的授课内容。由于每节课都分小组进行示范和表演,并且在课堂上加入优美悦耳的音乐,学生们都乐此不疲地投入课程学习中。当然,良好的课堂气氛不仅对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还能够促使在课堂中结下良好的师生关系。

课堂纪律是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得到一个可靠的保障,并促进学习效果提升的一种标准的行为规范。良好的课堂纪律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保障条件。对四个小组的课堂学习情况分析发现,有一个小组请假、迟到较为频繁,主要是因为该小组学生的自制力太差。每个班集体或小组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学习状态,能够反映出整体的学风。而教师维持好课堂秩序,不仅有利于稳定师生在课堂中的个人情绪,大大减少课堂中出现的不必要干扰,同时也能使学生们更加全神贯注地投入课堂学习中。

形体训练课程的开设,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在舞台上的语言表达和肢体表现力提供了有利的帮助,其主要目的是更好地为受众提供准确的信息传递与情感体现。为此,笔者将继续深入分析总结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特点,一切教学活动以突出专业的未来发展为着力点,及时掌握专业体态语和形体训练之间的联系。针对以上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发现的问题,笔者将不断优化形体训练的教学方式和课程内容设置,遵循学生们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的原则,编排出具有针对性、创新性的形体训练动作组合,打破传统的形体训练课程体系,从而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为培养新时代综合性社会人才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司丽艳.基于性别差异的普通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实验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9(8):187-188.

[2]任艳茹.如何看待舞蹈教学中的个体差异问题[J].黄河之声,2011(15):94-96.

[3]王月萍.高校形體训练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J].当代体育科技,2020(15):28-29.

[4]许璐.播音主持专业形体训练课程的教学创新[J].戏剧之家,2018(25):168-169.

作者单位:内江师范学院范长江新闻学院

猜你喜欢

形体训练学情分析
高校瑜伽教学中应怎样开展形体训练
形体训练课程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
浅谈高职数学素质教育
高校舞蹈形体训练技巧与细节问题研究
学情分析不准对教学质量影响的例析
学情分析: 有效教学的核心和关键
中职《单片机技术》课程改革浅析
民族歌剧演员的形体训练
阅读教学目标确定的“三步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