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晚期上皮性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中淋巴结切除的临床研究

2021-11-16张晓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30期
关键词:卵巢癌上皮淋巴结

张晓明

卵巢上皮性肿瘤是临床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且该病症病发初期较隐匿,缺乏明显的临床症状,大部分患者经确诊时,其病情已发展至中晚期,病死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而手术治疗是有效措施,主要是为了确定疑似诊断,且在晚期疾病情况下尽可能切除患者原发或转移病灶,对患者生存周期的延长有重要意义[1,2]。而肿瘤细胞减灭术是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的常用措施,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是该病症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是否在腹膜后切除淋巴结存在一定争议。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需最大限度的切除原发肿瘤与转移肿瘤,使其残留癌灶<1 cm,或达到无肉眼残留病症[3,4]。为进一步探究淋巴结切除对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本文以本院2015 年1 月~2018 年10 月收治的200 例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晚期上皮性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中淋巴结切除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 年1 月~2018 年10 月收治的200 例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依据患者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情况分为参照组(淋巴结未切除)和研究组(淋巴结切除),每组100 例。参照组患者年龄最小34 岁,最大72 岁,平均年龄(51.62±7.22)岁;病理类型:浆液性癌52 例,黏液性癌15 例,子宫内膜癌23 例,透明细胞癌3 例,其他腺癌7 例;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分期:ⅢC 期85 例,Ⅳ期15 例。研究组患者年龄最小35 岁,最大70 岁,平均年龄(50.65±3.55)岁;病理类型:浆液性癌50 例,黏液性癌14 例,子宫内膜癌25 例,透明细胞癌5 例,其他腺癌6 例;FIGO 分期:ⅢC 期81 例,Ⅳ期19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均经临床病理学确诊为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②经妇产科联盟手术病理分期为ⅢC/Ⅳ期;③术前行肺部增强CT 检查,术中探查,均未发现腹膜后的淋巴结肿大情况;④经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干预达到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标准;⑤治疗过程中接受紫杉醇脂质体+卡铂方案化疗;⑥患者资料完善。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或癌细胞扩散者;②接受除手术、化疗以外的治疗干预者;③患有精神疾病、意识障碍与沟通障碍者;④合并严重肝肾等功能不全者;⑤中途退出,随访期间因其他疾病死亡或未回应者。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入院后行妇科检查、增强CT 检查与肿瘤标记物检测等多项检查,全面评估患者病情,由经验丰富的2 名或2 名以上的妇科医师商讨治疗方案,然后均行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研究组同时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参照组未进行淋巴结切除,两组患者术后均进行紫杉醇脂质体+卡铂方案化疗,3 周为1 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生存情况。

1.3.1临床相关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间。

1.3.2并发症 记录两组患者输尿管损伤、肠梗阻、髂外静脉损伤、深静脉血栓与腹腔感染的发生情况。

1.3.3生存情况 随访2 年,记录两组患者复发、死亡情况,并记录中位PFS、中位OS。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中位数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对比()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对比()

注:与参照组对比,aP<0.05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2.3两组患者生存情况对比 随访2 年,研究组患者复发率为84.00%(84/100)、死亡率为52.00%(52/100),与参照组的83.00%(83/100)、55.00%(55/1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6、0.181,P=0.849、0.671>0.05);研究组中位PFS 为32 个月、中位OS 为52 个月,与参照组的31、53 个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52、1.521,P=0.212、0.130>0.05)。

3 讨论

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是临床常发的恶性肿瘤疾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且随着肿瘤免疫性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对肿瘤淋巴结的认识逐渐加深,而肿瘤引流淋巴结,即肿瘤细胞提高淋巴管可到达淋巴结,可在机体中发挥重要的抗肿瘤免疫作用[5]。淋巴结切除是有效阻断肿瘤淋巴转移的路径,但也降低了抗体肿瘤的免疫功能,为避免日后肿瘤治疗出现障碍,积极保护患者免疫器官功能是医师实施手术前必须考虑的条件,因此手术治疗时是否切除患者淋巴结需慎重考虑[6]。但有部分学者认为,在患者肿瘤晚期,随病情发展,其肿瘤引流淋巴结的免疫性质转变,对肿瘤免疫耐受,继而成为肿瘤细胞组织转移中转站,同时腹膜后的淋巴结属于化疗药物的盲区,对化疗并不敏感,鉴于此针对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治疗,可将患者肿大转移淋巴结切除[7]。临床大部分医师认为实体瘤是否将区域淋巴结切除,主要由肿瘤的转移方式、淋巴转移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与淋巴结转移阳性率等因素决定[8]。若患者肿瘤细胞转移以淋巴转移为主或淋巴转移率较高,可实施淋巴切除治疗;若患者肿瘤转移并不是临床转移且淋巴结阳性率不高的实体瘤患者,可不实施淋巴结切除治疗[7]。而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是否进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

本研究结果中,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位PFS 为32 个月、中位OS 为52 个月,与参照组的31、53 个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患者行淋巴结切除,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出血量增多,且并不影响患者生存预后,因此对于淋巴结切除是否能改善患者生存周期,仍存在争议。

综上所述,在晚期上皮性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中进行淋巴结切除不仅会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术中出血量,甚至会提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对患者PFS、OS 等生存情况无明显改善。

猜你喜欢

卵巢癌上皮淋巴结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Wnt3 a和TCF4在人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CXXC指蛋白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卵巢癌脾转移的临床研究进展
50例面颈部钙化上皮瘤误诊分析
microRNA与卵巢癌转移的研究进展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ITX2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