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白蛋白水平与老年冠心病患者PCI 术后心源性死亡的关系研究

2021-11-16赵翔宇王逸殷安康孙学英唐乙月焦云根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30期
关键词:心源性存活白蛋白

赵翔宇 王逸 殷安康 孙学英 唐乙月 焦云根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属于一种常见的心内科疾病,主要病因为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1]。与此同时,血栓形成等因素也会使得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者阻塞,导致心肌局部坏死或者缺氧缺血[2]。现阶段,PCI 是临床治疗该疾病的常见方式,可将缺血性事件再发率、患者病死率降低[3,4]。但部分患者在PCI 术后依旧会出现各种心血管不良事件,常见的包括支架内再狭窄、心力衰竭、心源性死亡等[5]。血清白蛋白是血浆中的蛋白质之一,能对内、外源物质进行运输与结合,在清除自由基、维持血液胶体渗透压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6]。临床已有研究显示,低血清白蛋白水平和冠心病发病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同时也会对PCI 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产生影响[7]。为此,本研究主要针对血清白蛋白水平与老年冠心病患者PCI 术后心源性死亡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 年1 月~2021 年2 月在本院诊治的500 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①均行PCI,且不存在禁忌证;②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③出现≥1 项冠心病临床表现;④≥1 支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50%。排除标准:①中途退出;②活动性消化性溃疡;③存在血液系统疾病;④血小板减少;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⑥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⑦合并肺源性心脏病;⑧合并严重先天性心脏病;⑨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⑩合并严重心脏瓣膜性疾病。研究经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PCI,于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方式包括门诊随访或者电话随访,将心源性死亡作为终点事件,对患者年龄、性别、既往史、吸烟史、饮酒史、心率、LDL-C、HDL-C、TC、TG 以及血清白蛋白水平等资料进行收集,行单因素分析,再经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PCI 术后心源性死亡的影响因素,分析血清白蛋白水平与PCI 术后心源性死亡之间的关系。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随访结果分析 研究中500 例患者PCI 术后均持续接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12.5 个月,未出现失访患者。随访期间,共有35 例患者心源性死亡,死亡率为7.00%,将其归为心源性死亡组,存活的465 例患者归为存活组,存活率为93.00%。

2.2心源性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心源性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性别、饮酒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LDL-C、TC、TG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源性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年龄、吸烟史、心率、HDL-C、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心源性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n,,n(%)]

表1 心源性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n,,n(%)]

注:与心源性死亡组对比,aP<0.05

2.3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显示,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PCI 术后心源性死亡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吸烟史、白蛋白水平(P<0.05)。见表2。

表2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3 讨论

冠心病是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形成的慢性疾病,常见危险因素包括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吸烟等[8]。PCI 是临床用来治疗冠心病的常见方式之一,虽然可降低患者病死率,但同时也可能引发不良事件,其中心源性死亡便为常见的一种[9,10]。以往临床研究显示,为了将冠心病患者PCI 术后心源性死亡发生率降低,需对高危患者行危险分层,需要用到心内电生理检查等有创检查方式,患者接受度低,故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受到了明显限制[11,12]。动态心电图、运动试验等方式虽然具有无创性,但阳性率偏低。鉴于此,本研究便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PCI 术后心源性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探究,分析血清白蛋白水平与PCI 术后心源性死亡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经回归分析得知,年龄、吸烟史、白蛋白水平是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PCI 术后心源性死亡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不断增长,机体动脉壁内膜纤维也随之增厚,动脉壁代谢随着结构变化也会有所改变,动脉壁硬化程度明显加重,心源性死亡等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也会随之升高[13]。香烟中含有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可促使血管收缩,损伤血管内皮,增加血液粘度,促进斑块形成,促使血小板大量聚集,进而诱发心肌坏死与缺血,导致心源性猝死[14]。血清白蛋白主要是由肝脏合成,在机体物质运输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恶病质、炎症、机体营养不良以及肝脏合成功能降低等均会促使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血清白蛋白可通过对致炎物质进行转运与结合,在全身炎症反应中起到调节作用[15]。致炎物质又可通过特异性受体进行介导,对血管内皮细胞、中性粒细胞形成刺激,促使活性氧自由基、花生四烯酸类以及细胞因子等炎症介质大量释放。炎症在心血管事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稳定性降低以及形成均存在密切相关性,所以低血清白蛋白水平和冠心病发生发展以及不良预后之间均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PCI 术后心源性死亡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早期纠正血清白蛋白水平利于改善预后。但本研究属于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目标人群具有一定局限性,需在今后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行多中心研究。

猜你喜欢

心源性存活白蛋白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勘 误
心源性猝死的10个“魔鬼时刻”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飞利浦在二战中如何存活
心源性呼吸困难的诊断新策略―肺部超声“彗尾征”
131I-zaptuzumab对体外培养肿瘤细胞存活的影响
肺超声在心源性肺水肿诊疗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