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个指标已是全球第一但有个问题需要警惕
2021-11-16任声策尤建新
◆任声策 尤建新 / 文
9月20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报告显示,中国在创新领域的全球排名从去年的第14位上升至今年的第12位,连续9年保持上升,而且仍是前30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报告称,自2013年以来中国排名持续稳步上升,确立了作为全球创新领先者的地位,且每年都在向前十名靠近,这“凸显了政府政策和激励措施对于促进持续创新的重要性”。
从各项指标来看,我国的知识和技术产出指标位列全球第四,明显好于其他指标。其中,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数量指标排名全球
第一(按购买力平价的单位GDP计算),在所有指标中表现最好。成绩来之不易,令人深感自豪。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的创新不能仅仅停留于量的要求,而应提高创新质量,尽快从专利大国向专利强国转变。
我国多项专利数据遥遥领先全球
随着单位GDP专利数量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已成为知识产权大国。资料显示,2000年初我国专利申请总量首次达到100万件,2004年3月达到第2个100万件,2006年6月达到第3个100万件,分别用时近15年、4年零3个月、2年零3个月。2007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52.6万件,跃居世界首位。此后持续增长,2017年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138.2万件,2018年为154.2万件,2019年为140.1万件,2020年为149.7万件。2020年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为292.7万件,同比增长29%;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77万件,同比增长8.3%。这些数据均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
但也要看到,我国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比例偏低,发明专利授权率偏低,发明专利维持年限短。虽然2019年我国成为通过国际知识产权组织提交国际专利申请最大来源国,且2020年继续领跑全球专利申请量,但我国PCT专利按购买力平价单位GDP平均后数量排世界第13位。这表明,我国专利价值偏低。
专利“通胀”的产生原因和主要危害
在知识产权学界,有一个专利“通胀”的说法。所谓专利“通胀”,主要指专利规模大、增长快,但平均寿命短、价值低等现象,反映专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边际效应在持续递减。
导致专利“通胀”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指挥棒”效应。当前,经济与社会中开展的大量评价之中,有相当一部分直接或间接与专利有关,导致被评价对象为此而申请专利,背离了为市场价值而申请专利的初衷。部分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等主体为了满足“指挥棒”要求,在企业本身力所不及的情况下,仍然极力拼凑条件,共同“创造”低价值专利。这不仅导致低价值专利增多,而且挤占了专利审查公共资源。
那么,专利“通胀”会带来哪些危害?
一是专利贬值、变现困难,导致知识产权生态发展基础不牢。过高比例的低价值专利不仅拉低了专利的平均价值,也让除部分高价值专利外的其他专利的价值转化困难重重。过高比例的低价值专利导致价值评估困难,交易、质押、变现受阻,专利趋向贬值。另外,由于专利“通胀”,创新系统中各类主体还会陷入专利攀比的陷阱,更易引发贬值,从而进一步导致知识产权生态发展缺乏良好基础,难以形成良性循环。
二是降低市场主体对技术市场的信心和预期,技术要素市场发展受阻。专利“通胀”会导致市场上各类主体对专利信心不足,并阻碍人们对技术市场形成乐观预期。在专利“通胀”趋势下,技术要素市场发展受阻,专利价值难以转化。
“三管齐下”治理专利“通胀”
事实上,国家已经注意到上述问题。2021年3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关于规范申请专利行为的办法》,明确了9种非正常申请专利行为。在此次非正常专利申请的“清剿”行动中,近三年有22万件专利被认定为非正常申请。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专利“通胀”问题,建议从三方面推进。
一要坚守专利的市场属性。专利制度首先是一种市场经济制度,其初衷是赋予科技创新成果独占权利以保障创新者通过市场获得回报,鼓励成果披露和应用,促进创新和社会进步。因此,专利的市场属性是其本质属性,而专利“通胀”的主要原因恰恰是许多专利申请偏离甚至丢失了市场属性。所以,治理专利“通胀”首先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坚守专利的市场属性,恢复专利的市场成色,通过完善市场机制规范专利行为、发挥专利价值,让每件专利拥有一颗市场化的“心”。
二要慎用专利“指挥棒”。要妥善处理好专利评价指标,特别是要尽力避免建立基于专利数量的评价指标。例如,在各地最新的“十四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原有的专利数量指标虽已调整为“高价值专利”数量,但是在应用中要特别注意高价值专利的统计范围界定。如果界定不慎,仍然会加剧专利“通胀”趋势。
三要树立正确的专利观,把好专利数量的“入口”和“出口”。专利数量的“入口”是指各类创新主体和专利代理机构提交的专利申请。无论是企业、科研机构或个人、代理机构,需要树立正确专利观,以高质量、高价值专利为目标,主要应为市场化而申请专利保护,坚持诚实守信,建立高度的道德责任感。专利数量的“出口”是指审查授权环节,主要由专利审查机构控制。我国专利审查规模庞大、任务繁重,需要贯彻专利大国向专利强国转变战略,运用先进审查技术,把好审查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