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迷茯苓丸合活络效灵丹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痰瘀阻络证临床观察
2021-11-16冯占荣朱晶晶潘青松徐铁岩孙潇潇
赵 乾,冯占荣,朱晶晶,徐 月,潘青松,徐铁岩,孙潇潇
(南京中医药大学沭阳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江苏 宿迁 22360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症状表现为周围神经功能障碍,如肢体感觉异常、疼痛等,以下肢症状表现居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与身心健康[1]。中医理论认为该疾病乃气血凝滞所致,属“痹症”“血痹”范畴,通过活血通络、化瘀行滞可达到有效治疗效果[2]。本研究用指迷茯苓丸合活络效灵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痰瘀阻络证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0例,均为2020年5月至2020年12月我院诊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男11例,女19例;年龄39~85岁,平均年龄(51.8±1.5)岁;病程5~10年,平均(7.5±0.4)年。观察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40~85岁,平均(51.9±1.4)岁;病程5~10年,平均(7.6±0.3)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两组接受降糖治疗。门冬胰岛素联合注射液[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153001]1kg0.5U~1.0U,门冬胰岛素3餐前皮下注射,地特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289)1片,每日1次,饭后口服。
对照组加用注射脉络宁(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金陵制药厂,国药准字Z32021102)30mL与250mL生理盐水混合后静脉滴注。
观察组加用指迷茯苓丸合活络效灵丹加减治疗。药用茯苓12g,姜半夏10g,枳壳10g,生薏苡仁15g,当归12g,丹参10g,制乳香10g,制没药10g,甘草6g。浓煎取汁100mL,每日1剂,早晚分服。
两组均持续治疗30天。
3 观察指标
测量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
监测肢体神经传导速度,包括胫运动神经、腓运动神经、尺运动神经、正中运动神经。
用SPSS26.0完成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验证,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根据2017年国家中药管理局发布《消渴病痹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诊疗方案》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痊愈:肢体疼痛、四肢发凉、肢软麻木等症状消失,无合并症及并发症。显效:肢体疼痛、四肢发凉、肢软麻木等症状明显改善,无合并症或并发症。有效:肢体疼痛、四肢发凉、肢软麻木等症状无进一步发展,出现合并症或并发症。无效:肢体疼痛、四肢发凉、肢软麻木等症状仍存在或加重,出现严重合并症或并发症。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s)
组别 例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h血糖(mmol/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0 9.31±1.55 6.88±0.35 12.44±1.17 8.03±0.47对照组 30 9.32±1.56 7.45±0.33 12.45±1.16 8.92±0.46 t 0.025 6.490 0.033 7.412 P >0.05 <0.05 >0.05 <0.05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传导速度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传导速度比较 (m/s,±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传导速度比较 (m/s,±s)
名称 例 胫运动神经 腓运动神经 尺运动神经 正中运动神经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0 39.66±3.07 49.82±1.75 39.65±2.03 51.52±2.83 45.58±3.11 52.02±2.88 44.74±2.95 54.01±2.09对照组 30 39.67±3.08 40.81±1.77 39.66±2.02 42.02±2.85 45.59±3.10 47.33±2.87 44.75±2.96 49.41±2.06 t 0.013 19.827 0.019 12.955 0.012 6.318 0.013 8.586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6 讨 论
糖尿病属于代谢障碍性病变,其主要危害在于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下所引发的多种并发症,其中周围神经病变即属于发病率较高的并发症之一,对日常生活会构成严重的影响[3]。当人体处于代谢障碍的状态下,微血管必然会受到一定损害,而该类微血管是周围神经主要的供养和供氧血管,当期发生损伤后就会导致周围神经组织缺氧、缺血性损伤,继而引起神经功能异常类病变[4]。西医治疗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时均以严格控制血糖值为基础,再用提供血管扩张剂以改善微循环状态,为周围神经组织提供更多的血液和营养,同时给予抗氧化剂、神经营养补充剂等,快速扭转神经组织的损伤状态。
中医认为,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原因在于消渴症病情的迁延,机体内呈现气阴两虚,部分还会表现出阴阳两虚的症状,病症日久而入经络之内,继而导致血气流转之不畅,脉络瘀滞下气血无法营养于四肢,正气不得运于四肢之末,故发病后会感到四肢末端冰凉且麻木,部分甚至会感到疼痛,因而属中医“痹证”范畴,即不通则痛,痛则为痹[5-6]。主要病机为经络瘀阻。根据2017年中医相关标准,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分为5类证型,分别是肝胃郁热、阴虚火旺、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痰瘀阻络。痰瘀阻络型应以化痰通络,消瘀止痛为基础。
指迷茯苓丸可用于治疗肩膀酸痛、四肢浮肿、咳嗽痰多、胸脘满闷等症状,应用于痰瘀阻络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时,可针对其痰瘀内阻病机,又能缓解肢体浮肿症状。方中半夏燥湿,茯苓利渗水,枳壳行正气,姜半夏化痰排痰,缓解双臂之痛[7]。半夏和生薏苡仁合用不仅可燥湿除痰,还可健脾,再辅以枳壳调理气机,增进化痰祛湿。茯苓则可促水下行。活络效灵丹活血通络、益气养阴。方中乳香、没药活血、养血、祛瘀、行气,丹参活血,当归养血。
综上所述,指迷茯苓丸合活络效灵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痰瘀阻络证疗效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