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域下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路径探析

2021-11-15李斌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39期
关键词:新媒体视域路径探究汉语言文学

李斌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随之产生。新媒体在促进汉语言教学水平提升的同时,也为汉语言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阻碍。如何更为有效地运用新媒体开展汉语言教学成为教师教学的首要问题。对此,笔者从新媒体视域的概念、新媒体视域下高职汉语言教学的现状、意义以及策略四方面论述此部分内容。

关键词:新媒体视域;高职汉语;汉语言文学;路径探究

语言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汉语言是华夏儿女的主要语言,也是中华文化的显著特点。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汉语言成为一门国际性的语言,受到了世界更多语言爱好者的关注。加之,在新媒体背景下,汉语言在得到有效传播的同时,也为从事本专业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挑战。本文对此展开阐述。

一、新媒体的概念解读

新媒体环境是指任何事物均可纳入信息的传播中,并打破传统的时空界限,消除原有的信息不对称性,实现信息的无缝隙交流。与此同时,新媒体更为注重传播方式的多元化,既可开展文字传输,又可进行视频、音频传输,增强语言带来的直观感受,提升汉语言教学的便捷性。新媒体的深入运用的影响在两方面。方面一,在一定程度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可在网络上进行汉语言知识的学习、探讨,并发表个人的看法,促进个人汉语言学习能力的提升。方面二,给本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带来的巨大的挑战。教师应掌握新媒体的特点,结合汉语言的内容,灵活设置不同的授课方式,最终达到提升汉语言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二、新媒体视域下高职汉语言教学现状

(一)缺乏深度性思考

与传统的汉语言教学相比,新媒体视域下的汉语言教学具有较强的共享性、传播性、可得性。学生和教师可在短时间内搜到相应的汉语言知识以及问题,并未进行深入思考,导致师生的汉语言学习不能深入,且对新媒体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二)师生的汉语言综合学习能力弱化

本文的汉语言综合学习能力弱化体现在学生的书写意识以及师生汉语言研究的氛围上。在新媒体视域下,部分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运用拼音,或是五笔,导致他们在实际的书写时常常出现提笔忘字的尴尬状况。这展现出学生书写能力弱的状况。与此同时,在多媒体视域下,师生并不注重深入研究相应的教学问题,存在盲目跟风的状况,造成汉语言学术性研究氛围淡薄。

三、新媒体视域下高职汉语言教学意义

(一)增强汉语言教学的丰富性

传统的汉语言教学往往以黑板加粉笔的方式授课,导致学生对汉语言学习存在较为严重的厌倦感。在新媒体视域下,教师可借助多元化的授课方式,比如微课、慕课等等,让学生在观看视频、音频的过程中感受汉语言学习的乐趣,增强他们汉语言学习的直观体验,获得良好的汉语言教学效果。

(二)提升学生的汉语言学习能力

在汉语言学习中,大部分学生学习书本知识。这种方式限制学生汉语言学习思维。对此,学生可运用新媒体进行多种方式的汉语言学习。学生通过多媒体搜集相应的汉语言资料,进行自主学习;通过与专家进行交流,解决个人汉语言学习中的问题,进行网络化的探究性学习;通过在贴吧上发表个人的见解,进行贴吧式学习等等,真正突破传统课本学习的束缚,增强学生汉语言综合学习能力。

四、新媒体视域下高职汉语言教学策略

(一)以新媒体为助力点,构建网络化的教学模式

新媒体为广大语言教学者提供了便捷,也丰富了传统的汉语言文学网络授课形式。为此,教师以新媒体为借力点构建网络化的教学模式,构建网络化、层次性的网络语言授课形式,让学生根据个人的爱好以及学习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学习,促进他们汉语言学习能力的提升,增强网络教学的有效性。

在实际的网络课程构建过程中,教师既需深入研究相应的汉语言文学知识,比如《语言学概要》《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理论》《文學作品》等等,又要结合网络的特点,构建具有较强“粘度”的网络授课模式。教师可将汉语言文学内容进行层次性的整理,促进汉语言文学内容的系统化、层次化,有利于学生更为直观地根据个人的学习状况灵活选择相应的内容,提升学生的汉语言学习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可构建相应的交流系统,让学生在相互探讨中可发现、提出、解决个人的汉语言学习问题,也使学生在帮助他人,或是接受他人的帮助中感受到人性的美好。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可构建网络分享平台,让学生发表个人的文学作品,并鼓励其他学生进行性爱你供应的评价和赏析,让分享学生获得关注、鼓励,更为积极地进行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教师构建具有层次性、交互性的网络汉语言文学授课形式在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同时,让他们掌握相应的汉语言学习方法,促进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树立正确的新媒体网络授课观念

任何事物具有两面性,而新媒体网络同样具有这种特性。在开展新媒体网络化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师需深入研究新媒体网络的特点,充分运用其中的优势,避开新媒体网络中的不足,充分发挥新媒体网络授课的积极作用。

在利用新媒体网络教学优势上,教师可借鉴如下内容:内容一,资源的丰富性。与课本内容相比,网络内容丰富,且具有较强的可视性。教师在构建汉语言文学课堂中可引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网络视频,让学生非常直观地观看视频加深对此部分知识的理解。此外,教师可课本之外的汉语言文学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内容二,信息的共享性。教师可利用新媒体网络构建汉语言文学网络课堂,分享优秀的汉语言文学作品(比如《见字如面》《中华好诗词》等)以及学习方法,充分利用新媒体网络具有分享性的特性,让学生在课下学习相应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内容三,学习的交互性。教师可构建人机+人人的互动模式。在“人机互动模式”中,教师可出设相应的汉语言文学习题,让学生练习,使他们获得汉语言能力的提升。在“人人互动模式”中,教师可设置留言吧,让生生、师生之间进行交流,可交流学习心得、学习困惑等等,营造良好的网络授课氛围。

在避开新媒体网络授课不足方面,教师可借鉴步入方面:方面一,不能对新媒体网络产生较强的依赖感。新媒体可提供丰富的内容,为教师的教学带来极大的便捷。但是,教师在教学中需避免对新媒体网络产生较大的依赖感,真正“动”,去思考、判断相应的汉语言文学内容,让新媒体网络为教师所用,而不是因为教师的思维懒惰,导致受到新媒体网络的制约。方面二,合理调整好教学内容与视频之间的关系。在运用新媒体网络开展汉语言文学授课时,教师在展示视频的过程中需注意视频内容与教学内容的衔接性、过渡性以及融合性,不能让学生投入视频中而忽视汉语言文学内容的学习。教师通过深入研究新媒体网络的特点,真正“趋利避害”,获得良好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效果。

(三)利用新媒体创新汉语言文学授课形式

在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授课中,教师往往处于主导地位,只是向学生灌输相应的知识点,并不注重与学生互动,让他们回馈,导致学生不具备较强的汉语言学习能动性。为此,教师可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开展多样性的汉语言授课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性,获得良好的汉语言教学效果。

比如,教师可让以小组的方式开展汉语言竞赛,让学生真正在比赛的过程中激活个人头脑中的汉语言知识,增强他们的汉语言学习兴趣。在实际的操作中,教师可运用抖音,即让两两学生比拼某个知识点的掌握能力,并让其余学生进行点赞,根据学生的支持数量评定相应的胜利者。此外,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师可开设直播课程,让学生通过手机、电脑学习汉语言知识,以评论、发射弹幕以及打赏的方式与直播教师进行互动,变革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授课形式,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展新媒体授课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观学习看法,真正与学生进行直接的交流,了解个人在新媒体授课中的不足,并进行针对性地改正,让个人的新媒体教学方式更为适应学生的学习习惯,促进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培养学生思维思辨性

在新媒体视域下,各种信息蜂拥而至。教师应更为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思辨性,注重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避免学生出现人云亦云的尴尬状况。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教师可定期开展辩论会,让学生在思辨中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教师近期开展讨论“苏东坡思想”的辩论,让学生从“无为”和“有为”两個角度进行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以苏东坡的诗词为依据寻找支持个人的论点、论据,进行逻辑性的论证。通过开展辩论会,教师让学生树立辩证思维,既不要盲目在网络上跟风,又不能放弃个人的思考,让学生真正在思考中汲取汉语言文学方面的营养。

总而言之,教师在开展汉语言文学授课中应真正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在深入研究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新媒体,构建具有丰富性、交互性、思辨性的课堂,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增强。

参考文献:

[1]蔡羽.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04).

[2]沈晓银.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J].东西南北,2020(01).

[3]赵依婷.新媒体经济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分析[J].今日财富,2019(20).

[4]刘亦欣.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探讨[J].大众文艺,2019(05).

[5]顾思扬.新媒体视域下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015):99-100.

猜你喜欢

新媒体视域路径探究汉语言文学
新媒体视域的高校思政教育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政府环保舆情应对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新媒体视域下艺术管理的创新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中建海峡品牌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师德建设的路径探究
试析汉语言文学教学如何提高实效性
探析汉语言文学中国学文化的魅力
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现状以及路径探究
高校青年志愿者项目专业化发展路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