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背景下民办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建设探索
2021-11-15乔兴刚
乔兴刚
摘要:“新基建”的提出为民办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对新基建的内涵、意义以及与传统基建进行区别分析,为工程管理专业进行创新建设,推动专业由单一的产教融合向产学研用培五维度融合转变提供理论基础。此举能促进民办高校与区域经济新要求相适应,并有助于学生应用完满思维培养和创新实践能力提升。
关键词:新基建;工程管理;专业建设
随着新基建该理念的进一步发展,在全国高校间迅速形成了一股热潮。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领域,不断加强实践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建设以及完善各类专业实验设施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当前,工科课程作为大学教学中的一项新兴的教学体系,校企合作是当前教育环境的变化到教育系统改革的重要形式,在"新基建"的教学环境下有效适应教育发展方向,发挥积极的效果,成为相关教学管理研究的新起点,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本论文以多年推进工程经营专业领域产学共同建设的实践基础为研究对象,系统概括协同教育机制的实施过程,整理实践构建的经验和问题点。建立校园内外的实践基地,在今后“新基建”的情况下,为产学合作实习基地建设提供参考资料。
一、“新基建”背景下的探索的内涵及推进意义
高校工程管理专业作为“新基建”建设的一部分,将会在“新基建”建设的大背景下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其人才培养目标的选择、课程体系的构造、人才培养理念等将会迎来一次全新的变革,通过结合“新基建”发展理念,不仅有利于深化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科发展,相应新基建建设的内在要求,同时也会对本科院校的教育体制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为规范的相关指导,从而使得工程教育与创新发展相衔接,更好地保障了工程管理专业学科的教育质量。
二、践行“新基建”理念工程管理专业建设探索
我校的工程管理专业在经过学校内外建立实习基地后,与很多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關系,每年几乎有100名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合作单位进行实习。同时,指导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合作,实现了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双导师”毕业设计系统。通过实习证明校企合作系统在提高我们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生们的综合反馈效果很好。在当前以重视构建“新基建”的大学的现状在过去产学合作教育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经验和目前社会发展需求汇总工程管理学生的能力和技术,大学和企业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创新,建立工程管理专业的新结构,产学合作的综合效果更加努力提高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展新基建专业探索试点
优先招收工程管理专业的优秀大三学生,同时也面向学校其他各相关专业的优秀大三学生。报名参加校内外实践基地定制班的学生,其人才培养方案中第7学期除专业课外其他学分(校园社团活动、志愿者服务、艺术修养与实践、竞技体育)均已取得的学生均可报名。
(二)优化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式
定制班培养周期:暑假-年底。每年6月,合作企业来校开展定向班宣讲会和招聘工作,择优选取适量(每年根据企业岗位用量和学生报名人数据实调整)学生参与定制班定制培养,招收后开班培养。 7月-8月,学生前往岗位进行暑假实习。学院牵头与企业在暑假期间协商制定《定制班培养内容与计划、学分置换方案》。 9月-12月:继续实习直至年底的学生,由企业开展的内部培训资料及考核分数申请置换第7学期的专业课程学分(企业给定的考核分数直接作为学生第7学期置换课程的考试成绩);中途退出定制班的学生则需返校参加第7学期的课程学习及课程考试。12月31日,定制班定制培养项目结束。
(三)新基建专业学分认定要求
在对定向班学生进行毕业资格审查时,原培养方案中的第7学期除完满教育四大板块外的课程及学分不予考虑,只需按照《定制班培养内容与计划、学分置换方案》进行学分认定,其余学期按照各自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修读并认定学分。
三、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监管机制
校企合作模式的实施将面临很多具体问题。最常见的是企业教育过程中教育监督的质量管理。无论采用哪种教育和教学法,大学在教育过程中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对高要求和教育质量的严格标准。由于该模式的特殊性,企业执行的一些教育课题或实际环节受到教育模式的影响,教育质量的控制不能像普通的学校教育那样执行,有特定的限制事项。因此,在校企合作方式中,如何改善企业教学联系的教学质量,实施有效的教学监督,是校企合作方式促进健康发展的重要教学改革和创新发展方向。多年来,在推进学校与企业合作方式的过程中,通过学校与企业两方面教师的共同探索和总结,总结了我们大学工程管理专业改善企业教育效果,监督教育质量的措施和经验。
参考文献:
[1]张春兰.安全工程专业视角下高校修缮工程管理标准化建设的研究[J].质量与市场,2021(06):165-166.
[2]赵振宇,左剑.国外高校工程管理类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建设及其启示[J].高等建筑教育,2020,29(04):51-56.
重庆移通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 YTJG20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