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思政引领作用,打造高中第二课堂

2021-11-15黄丽雪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39期
关键词:隐性教育

黄丽雪

摘要:立足“八个相统一”,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创新。紧扣“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原则,充分利用课堂内外的各种渠道和资源,特别是的校园广播站的建设与活动中的实践与反思。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隐性教育;显性教育”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在研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关于教师座谈会发言之際,我们明确了推进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的重要原则和重要目标。着力推动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就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八个相统一”。“八个相统一”要求我们既重理论又兼实践,既重政治又重学理,既统一思想又坚持多样。它是对思想政治课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和教学经验的正确总结概括,所以它是我们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过程中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革新一方面凸显出校内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的现实性意义,另一方面也给我们思想政治课老师感受到肩上无形间应当担负起的无与伦比的责任。在新时代正处于新征程中、在加速度推进国内思想政治教育革新的当下,我们应当重点明晰怎样做好“八个相统一”。如今,可以直观地看到的是国内不同阶段不同学历在读受教育者数量为2.7亿,这其中,青少年作为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必须牢牢把握这个思想高地。需要不断增强思想政治课思想性、理论性,与此同时还要展现思想政治课的亲和力、针对性,才能让思想政治课更加深入人心,给青少年正确的思想引领,扣好人生的纽扣。

“八个相统一”里面“坚持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相统一”的基本原则给我的教学生涯挥洒了浓墨的一笔。我国的教育家们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潜移默化”式的教育,即一般意义上也就是隐性教育。它通常情况下贯穿着我们的实际生活,在渗透中实现教育的根本目标。这一教育过程中,往往是安逸悠闲的前提下,以“潜移默化”和“润物无声”的身临其境体验感,去塑造出正向的思想认知、价值判断、道德修养、人生态度和情感生活。反之,显性教育则是明确直接的。但也应注意,教育工作中只具备显性教育显然是存在缺陷的,如显性教育在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就存在一定的不足。而当隐性教育开始发挥作用的时候,俨然给思想政治课教学增加了新的教育理念。论思想教育的手段,国外发达国家主张教育手段的灵活多变性,既要实现显性教育,也要把握隐性教育,要将两者结合起来,实现教育效益最大化。此类国家的思想教育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隐蔽性强。他们总会致力于大力宣传本国的思想价值观,主张发挥其思想意识形态的优越性的同时,还在努力开展思想活动争取实现对他国思想文化的同化,通过该种方式提升其本国的实际文化影响力。抛开此类思想侵略的意识,从其教育手段来分析,国外将两类教育模式糅合在一起的模式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当两类教育手段放在一起发挥作用,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最终实现教育工作的“润物细无声”2。

思想政治课教育真正落到教学这一基点上,一来,需要从课堂出发,把课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和主渠道,二来,还应拓展新战场、新渠道,做到思想政治校园全覆盖,校园文化不留白。为此,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我承接了高中广播站的管理工作。广播站历来就是具有宣传作用的舆论单位,也发挥着意识形态工作的中坚力量。因此把广播站打造为思想政治的第二课堂,使之成为贯彻落实隐性教育的阵地与它本身的特性十分的契合。

通过对广播站栏目设置、内容选取、活动举办等各个方面的完善,我们致力于把广播站打造成为高中思想政治的第二课堂,以此为载体,凸显思想政治的指导作用。广播站增设《了不起的中国人》栏目,栏目主要介绍一些“普通人”,亦是中国最了不起的“奋斗者”。例如背着母亲上大学的刘秀祥,他从一个捡破烂、睡猪圈的苦孩子,坚强地成长为拥有硕士学位的优秀副校长,他用不屈的精神书写自己的传奇,让不计其数的学生感动,让世界为其震惊动容。再有张桂梅校长——丽江华坪女子中学“奇迹校长”,扎根大山,把1804个贫困女孩送进了大学校门,1804个家庭代代贫困的现状可能就此改变!又如被兰州大学严纯华校长满口赞许的谢炎廷。他出生后不久被诊断为脑瘫,但是在他自己和家人老师的帮助下,2011年他开始出现在数学与统计学院的课堂中,专注旁听了八年的数学。并由此开启了他本硕论文顺利完成答辩的步伐,还在国际学术期刊中成功发表了两篇学术论文。当前,谢炎廷正在旁听博士课程,成为数学界的猎手,感动无数师生……

此外,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引导同学们去知晓“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真谛,广播站专门推出节目《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栏目。“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于栏目之中,我们诵读过英雄烈士的家书绝笔,写给英雄家属的信,诵读着朴实无华的情感,包含着欲取得革命胜利而秉承着的坚定信念以及磅礴的力量。千千万万如此这般的革命先烈们奋不顾身、不惧流血,绵绵身躯一心为国,打开了新中国的大门,最终换来了国家的强盛与和平。通过李大钊、陈延年、陈潭秋、苏兆征、邓中夏等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物事迹,激励学生奋勇向前。“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通过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路上克服的艰难险阻、取得的伟大成就、做出的卓越贡献,去感悟学生,去追寻真谛:党是历史和人民统一的选择。在那时,选择中国共产党是极为明智而正确的。党的领导下,我们青年学子要始终与国家同命运,与祖国同舟共济,与时俱进,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青年之导向,高歌猛进,争取尽早取得最终的胜利。

参考文献:

[1]苏清强.新课程下初中政治教学方式的多元化探讨[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6(10):7.

[2]刘萍.中学政治学科“云课堂”建设的现实寻思——基于课例观察和问卷调查的视角 [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10):184.

猜你喜欢

隐性教育
隐性教育方式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
试论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的效能扩展
中职思想政治课隐性教育探讨
隐性教育视角下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契约精神的培养研究
探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
隐性教育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淡化教育痕迹,强化隐性教育
美国隐性教育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浅谈隐性教育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我见:如何做好隐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