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碘对比剂应用浓度对腹部血管CT增强影像的影响

2021-11-15杨民姚洋洋王佳璐梁宝岩

当代医学 2021年31期
关键词:门静脉腹部动脉

杨民,姚洋洋,王佳璐,梁宝岩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放射科,辽宁 沈阳 110023)

CT血管成像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具有无创性和检查低风险等优势[1]。但为了保证获得优质的腹部CTA图像,需使用剂量较大、浓度较高的对比剂,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高[2]。目前,如何选择对比剂和对比剂浓度无统一标准,如何在获得优质CTA图像的同时减轻对患者的损害一直是研究的重点。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碘浓度对比剂在腹部血管成像中的增强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35例行腹部血管CT增强影像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各45例。135例患者中男73例,女62例;年龄23~79岁,平均年龄(48.41±4.28)岁。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体重指数(BMI)<22 kg/m2;②无碘对比剂使用禁忌证;③血液循环正常,无心脏疾病;④呼吸系统正常。排除标准:①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②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患者;③不愿参与本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1.2.1 检查设备 采用美国GE Lightspeed VCT64排螺旋CT,管电压为120 kV,管电流为380 mA,准直宽度为0.625 mm,机架旋转时间0.8 s,螺距0.984,重建间隔5.0 mm。使用Ulrich造影剂自动高压注射器,BD Saf-T-Intima22GA注射针头。

1.2.2 扫描方法 采用美国GE Lightspeed VCT64排螺旋CT,扫描范围从膈肌上缘至耻骨联合下缘,采用腹部平扫及双期动态增强。经外周静脉团注对比剂,碘注射率为1.2 gI/s和碘总量为420 mgI/kg,计算出3组对比剂注射率及总剂量分别为A组4.4 mL/s,1.5 mL/kg;B组为3.7 mL/s,1.3 mL/kg;C组为3.2 mL/s,1.1 mL/kg。动脉期利用Smart Prep软件监控,达到阈值后延迟5 s动脉期扫描;之后延迟20 s进行静脉期扫描。

1.2.3 图像处理及数据分析 将原始数据传送至AW 4.5工作站,进行分析。由2名放射科主治医生采用盲法对图像进行评价测量。测量目标血管CT值(CT1)、同层竖脊肌的CT值(CT2)、同层皮下脂肪的标准差(SD)、感兴趣区覆盖血管断面面积的1/2~2/3,同时避开血管壁及钙化区,计算出对比噪声比(CNR)和信噪比(SNR)。图像质量评价标准:按图像清晰程度和血管边缘光滑程度将图片质量分为优、良、中、差。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3 观察指标 比较3组第1肝门、右肾动脉、髂总动脉分叉水平、门静脉主干、门静脉左支、门静脉右支的CT值,并比较上述血管的SNR、CNR,以及比较各组VR图像质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3组比较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动脉客观测量结果比较 A、B、C组3组第1肝门水平、右肾动脉水平、髂总动脉分叉水平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其CT值、CNR和S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3组动脉客观测量结果比较(x±s)

2.2 3组静脉客观测量结果比较 A、B、C组3组门静脉主干、门静脉左支、门静脉右支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其CT值、CNR和S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3组静脉客观测量结果比较(x±s)

2.3 3组VR图像质量比较 C组VR图像优良率高于A组和B组,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为临床诊断和预防提供了基础保障,其中CT和MRI的应用为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3]。CT具有较强的图像检测能力,较高的再现和分辨力,能有效监测各种器官疾病,已在临床检验中得到广泛应用。研究[4]发现,碘对比剂注射浓度和注射速率能影响CT成像质量。

目前临床使用的对比剂多来自不同厂家,成分不同、浓度不同,最低为270 mgI/mL,最高为400 mgI/mL。对比剂的多种特性能影响成像质量,如渗透压、黏稠度,对比剂碘含量能决定CT增强效果。目前,对比剂的使用尚无明确标准,研究者通常根据经验调整对比剂浓度和注射速率,达到相对满意的增强效果,但均为了提高单位时间内进入血管的碘含量[5-6]。

表3 3组VR图像质量比较[n(%)]

相关研究[7]表明,当碘流速1.2 gI/s时,强化效果及图像质量较好。近年来,有研究[8-9]结果显示,当碘总量为420 mgI/kg体质量时,可满足临床诊断及科研要求。本研究主要关注不同碘浓度对比剂对腹部血管CT增强影像的影响,为此采用不同碘浓度对比剂在相同的注射速度和相同的碘总量条件下行腹部增强扫描。本研究结果显示,3组腹主动脉取得的强化效果相同。本研究将触发阈值设置为120 Hu、触发延迟的时间设置为5 s,相关研究报道将肝脏增强的触发阈值设为120 Hu,动脉扫描结束后20 s获得的门静脉图像优良率高[10]。本研究结果表明,3组门静脉C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CNR及SNR评分无可比性,表明不同浓度的碘对比剂可以获得相同的图像质量。

有研究表明,在注射对比剂后继续注入0.9%氯化钠溶液能维持足够压力,又能减少对比剂总量,动脉强化效果更佳[11-12]。但本研究未采用此方法。同时对比剂的注射速率和总量应根据不同患者而有所差异,根据患者体质量大小选择不同对比剂浓度,避免图片质量下降。

本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选取病例数较少,未严格按照患者BMI指数不同进行分组;同时未使用迭代重组技术(ASIR),对比剂的种类少,对3组患者的辐射量未进行分析,仅单纯分析不同浓度的对比剂方案。未来应扩大样本量,进行更详细的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不同浓度对比剂,控制相同碘注射率和碘总量时能获得相同的腹部血管增强效果和优质图像,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对比剂。

猜你喜欢

门静脉腹部动脉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3.0T MR NATIVE True-FISP与VIBE序列在肝脏门静脉成像中的对比研究
基于W-Net的肝静脉和肝门静脉全自动分割
Gardner综合征的腹部CT表现
单纯吻合指动脉在末节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12例闭合性腘动脉损伤的治疗
肝脏门静脉积气1例
腹部超声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