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老年女性抑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21-11-15叶海春闫雅洁王全

中国全科医学 2021年36期
关键词:结果显示健康状况条目

叶海春,闫雅洁,王全*

研究显示,抑郁作为中老年人较为常见的心理疾病,可导致较高的自残、自杀风险[1-2]以及认知功能障碍、老年痴呆等疾病发病风险[3],这不仅影响了中老年人自身生活质量,也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和国家医疗卫生资源消耗[4]。多项研究结果显示,抑郁存在性别差异,且在中老年女性中更为普遍[5-7]。中年女性的家庭身份转型与中国改革开放、家庭和社会伦理观念转型时期高度一致,在生活中和心理上均受到较多的不利影响。因此,了解当前中国中老年女性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是探索获取尽可能多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研究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8 年数据,分析中老年女性抑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改善我国中老年女性心理健康状况和探讨有效预防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于2021 年1—3 月提取CHARLS 2018 年调查数据,该数据于2020 年9 月发布,涉及150 个县/区和450 个村庄/社区的19 816 名受访者,样本代表性较好[8]。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1)年龄≥45 岁;(2)女性;(3)对流行病调查中心抑郁量表(CES-D)10 条目简易量表做出明确回答的受访对象。排除标准:无法配合调查及拒绝参与调查者。剔除选取变量中有缺失的样本,本研究最终共纳入7 963 例中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CHARLS 通过了北京大学生物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IRB00001052-11015),并与每位受访对象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与本研究相关的CHARLS 调查内容 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包括年龄、受教育水平、居住地点),身体健康状况〔包括自评健康、有无残疾、慢性病、因疼痛而难受情况、躯体生活自理能力(BADL)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社会学特征(包括有无配偶或同居者同住、家庭成员人数、子女数量、每月来看望至少1 次的子女数、是否照看孙子女、健在父母人数、是否有社交活动、是否上网、需要时是否有人照顾〕,经济学特征(包括是否有农业自雇以外的工作、工资收入、现有负债、是否退休),生活满意度,地区分布等资料。其中,BADL 主要通过穿衣、洗澡、吃饭、上下床、上厕所、控制大小便6 个条目测评;IADL 主要通过做家务、备餐、购物、管钱、自己吃药、拨打电话6 个条目测评;每个条目答案分别是没有困难、有困难但仍可以完成、有困难且需要帮助、无法完成;6 个条目中只要有任何一项回答有困难即可定义为BADL 受损或IADL 受损[9]。

1.2.2 抑郁状况评价方法 采用CES-D 10 条目简易量表测量中老年女性抑郁状况。CES-D 10 条目简易量表由ANDRESEN 等[10]克服原CES-D 20 条目量表测量过程中受访者作答时间长、条目内容敏感、拒答率高等问题,根据条目分析结果修订而成。10 个条目分别为:(1)我因一些小事而烦恼;(2)我在做事时很难集中精力;(3)我感到情绪低落;(4)我觉得做任何事均很费劲;(5)我对未来充满希望;(6)我感到害怕;(7)我的睡眠不好;(8)我很愉快;(9)我感到孤独;(10)我觉得无法继续我的生活。通过询问受访者“有关您上周的感觉及行为”,回答上述10 个条目,每个条目答案一致,包括很少或者根本没有(即<1 d)记0 分、不太多(1~2 d)记1 分、有时或者说有一半的时间(3~4 d)记2 分、大多数的时间(5~7 d)记3 分,其中第5、8 条目采用反向计分。CES-D 10 条目简易量表评分范围为0~30 分,评分0~9 分为正常范围,即无抑郁症状,≥10 分为有抑郁症状,得分越高者其抑郁程度越高[10]。CES-D 10 条目简易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88[11]。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tata 14.1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采用稳健OLS 回归、Tobit 回归、Logit 回归分析中老年女性产生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双侧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7 963 例中老年女性中,45~59 岁4 131例(51.88%),60 岁及以上3 832 例(48.12%);其余人口学特征、身体健康状况、社会学特征、经济学特征、生活满意度、地区分布情况详见表1。

表1 7 963 例中老年女性的一般资料Table 1 Characteristics of 7 963 middle-aged and elderly Chinese women

2.2 中老年女性抑郁现状 7 963 例中老年女性中CES-D 10 条目简易量表评分为8(4,14)分,无抑郁症状4 490 例(56.39%),有抑郁症状3 473 例(43.61%),其中45~59 岁有抑郁症状1 715 例(41.52%)、60 岁及以上有抑郁症状1 758 例(45.88%)。

2.3 中老年女性抑郁状况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根据对相应文献的分析[12-13],选定中老年女性的人口学特征、身体健康状况、社会学及经济学特征、生活满意度、地区分布作为自变量。对于年龄,根据文献[14]在回归中引入其二次项。

以中老年女性CES-D 10 条目简易量表评分作为因变量,纳入上述自变量进行OLS 回归分析(赋值见表2);首先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发现除了年龄与其二次项之外,各变量的VIF 最大为1.88,表明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然后进行异方差检验,发现存在异方差,故而使用稳健OLS 回归。稳健OLS 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及其二次项、受教育水平、居住地点、自评健康状况、残疾情况、慢性病情况、因疼痛而难受情况、BADL 受损、IADL 受损、有无配偶或同居者同住、家庭成员人数、子女数量、是否上网、需要时是否有人照顾、是否有农业自雇以外的工作、工资收入、现有负债、生活满意度、地区分布与中老年女性抑郁相关(P<0.05)。

表2 中老年女性抑郁影响因素的变量赋值表Table 2 Assignment of variables possibly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on among middle-aged and elderly Chinese women

由于CES-D 10 条目简易量表评分范围为0~30 分,且不符合正态分布,使用OLS 回归会带来较高的估计误差,故纳入稳健OLS 回归分析中的因变量和自变量,使用稳健Tobit 回归进一步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及其二次项、受教育水平、居住地点、自评健康状况、残疾情况、慢性病情况、因疼痛而难受情况、BADL 受损、IADL 受损、有无配偶或同居者同住、家庭成员人数、子女数量、是否上网、需要时是否有人照顾、是否有农业自雇以外的工作、现有负债、生活满意度、地区分布与中老年女性抑郁相关(P<0.05)。

以中老年女性有无抑郁症状作为因变量,纳入上述自变量进行稳健Logit 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及其二次项、受教育水平、居住地点、自评健康状况、残疾情况、慢性病情况、因疼痛而难受情况、BADL 受损、IADL 受损、有无配偶或同居者同住、子女数量、是否上网、需要时是否有人照顾、现有负债、是否退休、生活满意度、地区分布对中老年女性抑郁症状的产生有影响(P<0.05),见表3。

表3 中老年女性抑郁影响因素的稳健OLS 回归、稳健Tobit 回归、稳健Logit 回归分析Table 3 Robust OLS regression,robust Tobit regression and robust Logit regression analyse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possibly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on among middle-aged and elderly Chinese women

综合上述3 个回归模型结果中均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年龄及其二次项、受教育水平、居住地点、自评健康状况、残疾情况、慢性病情况、因疼痛而难受情况、BADL 受损、IADL 受损、有无配偶或同居者同住、子女数量、是否上网、需要时是否有人照顾、现有负债、生活满意度、地区分布。

3 讨论

研究发现,女性的抑郁症状显著高于男性,我国中老年女性的抑郁症状发生率为43.2%[15]。本研究结果显示,中老年女性有抑郁症状者占43.61%(3 473/7 963),与上述结果接近。人口学变量,包括年龄、受教育水平、居住地点均能对中老年女性产生抑郁症状存在一定影响,其中年龄对中老年女性产生抑郁症状的影响相对复杂,由于其水平值系数显著为正、二次项系数显著为负,为“倒U”型抛物线形状,发病年龄峰值为52 岁;这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相似,随着年龄增长抑郁症状先加重后减轻,发病年龄峰值在50~60 岁[14]。有研究发现,较高的受教育水平可以减轻男性社会隔离与抑郁症状的相关性,在女性中则无关联性[16]。但本研究结果显示,受教育水平越高,中老年女性产生抑郁症状的风险越低,与李甲森等[14]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居住在农村的中老年女性,居住在城镇的中老年女性产生抑郁症状的风险较低,与HE等[17]、孔宪焜等[18]研究结果一致,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会显著降低抑郁程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身体健康状况与中老年女性产生抑郁症状有关,包括自评健康差、有残疾、慢性病、因疼痛而难受、BADL 受损、IADL 受损是中老年女性产生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9-21]。这提示广大医务工作者应高度重视中老年女性的身体健康状况,尽可能减轻躯体疾病对心理健康的负向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子女数量与中老年女性产生抑郁症状相关,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22]。子女数量越多中老年女性抑郁症状发生风险越高;分析原因为子女数量较多,一方面使中老年女性对应的生活、教育、医疗等成本增加,经济负担加重,另一方面多个子女的就业、婚恋等问题也可能会增加中老年女性的心理负担,进而导致抑郁症状的发生。与之不同的是,如果有配偶或同居者同住,抑郁症状会减轻,因为配偶、同居者之间可能会互相扶持,共同解决某些棘手问题,尤其是在对待子女方面。本研究结果显示,是否上网与中老年女性产生抑郁症状相关,分析原因为上网可以增加信息获得渠道,增加人际交流和沟通。本研究结果还显示,需要时是否有人照顾与中老年女性产生抑郁症状相关,需要时没有来自家人、亲戚、朋友等的关怀和照顾的中老年女性抑郁症状明显,这可能与缺乏相关社会支持有关。这一结果对关注特殊群体心理健康状况及政府部门完善养老保障体系提出了迫切需求。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现有负债与中老年女性产生抑郁症状相关。超前消费、负债经营逐渐成为一种惯常经济现象,但现代化的金融意识尚未跟进,导致中老年女性对于负债产生较多心理压力。生活满意度与中老年女性产生抑郁症状相关,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23],表明对生活越不满意者,心理负面情绪越多,越倾向于抑郁。此外,抑郁症状的发生情况在我国地区分布间存在不平衡现象,与多项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24-25],这可能与地区分布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相关机构与部门应采取各种举措缩小地带间中老年女性各方面差异,提升社会公平水平,促进地带间中老年女性心理健康均衡、良性发展。

综上所述,依据CHARLS 2018 年调查数据,我国中老年女性抑郁症状较为严重,占40%以上,而改善抑郁症状、提升心理健康水平需要从提高中老年女性受教育水平、促进城市化、改善身体健康状况和家庭关系、增加信息获取途径和社会支持力度、减少负债消费、提高生活满意度等方面入手,多措并举。

志谢:感谢北京大学CHARLS 项目提供数据支持。

作者贡献:叶海春负责文章的构思与设计、研究的实施与可行性分析、数据整理、统计学处理、结果分析与解释、论文撰写;闫雅洁负责文章的修订、文章的质量控制及审校;王全负责文章的质量控制及审校,对文章整体负责,监督管理。

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结果显示健康状况条目
昆明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最严象牙禁售令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野生大熊猫保护取得新成效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对县级二轮修志采用结构体式的思考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
不服不行的搜索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