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控社会学:学科构建的现实基础与发展前瞻

2021-11-15谢俊贵

社会观察 2021年4期
关键词:社会学防控学科

文/谢俊贵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现代医疗体系和经济社会生活造成的严重冲击,打碎了疫情防控的“技术决定论”神话,提升了当今世界的人们对重大疫情的警醒指数,人们亟待探寻综合性的战“疫”方式。据此,在当代社会学中建立一门与疫控医学相互配合的疫控社会学来系统全面地对疫情防控进行科学研究,不仅可以从新的视角、新的路径、新的方法上揭示疫病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发现和探讨疫情防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形成对疫病传播的认识成果以及疫情防控更新、更好的应用成果,而且可以借此有效壮大疫情防控的研究队伍、教学队伍并由此培养出疫情防控的实战队伍,从而不断提升疫情防控的总体能力,为我国疫情防控体系和疫情防控能力现代化作出贡献。总体来讲,疫控社会学的构建和发展,不仅具有重要性,而且具有紧迫性;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而且具有应用价值。

疫控社会学的现实需要

医学社会学的研究孕育了疫控社会学,然而疫控社会学要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不仅是医学社会学孕育的结果,更是现实需要上发的动议。(1)疫病对于人类健康的危害需要疫控社会学进行解读;(2)面对疫情可能存在的麻痹思想需要疫控社会学纠偏;(3)医学防控的盲点需要疫控社会学加以消除;(4)重大疫情的应急管理决策需要由疫控社会学提供理论依据;(5)疫控过程的社会参与行动需要疫控社会学来组织动员;(6)疫控时期的复工复产复学需要疫控社会学评估。

疫控社会学的体系构建

1.疫控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疫控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归纳为疫疾(即传染病)发生发展的社会特征、社会影响以及疫情预防控制的社会方式、社会过程。由此,疫控社会学可以被认定为一门研究疫疾发生发展的社会特性、社会影响以及疫疾预防控制的社会方式、社会过程及其相应规律的社会学分支学科。当下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人口流动相对频繁,单从疫控医学的角度来对疫疾发生发展的社会特征和因应疫情预防控制的社会方式进行粗略的观测和推演很难客观反映当前社会和人际交往的真实状况。因此,将疫疾发生发展的社会特征、社会影响以及疫情预防控制的社会方式、社会过程这一特定研究领域从疫控医学中分化出来,建立起一门相对独立的疫控社会学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就能够在有效发挥疫控医学领域原有的社会防控研究力量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社会学的优势,瞄准疫控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开展专门研究,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疫控事业。

2.疫控社会学的研究内容

疫控社会学作为社会学中一门专门化的应用性分支学科,其研究内容十分丰富,具体涉及研究对象界域和学科体系建构等诸多方面。

第一个层面,疫控社会学基础理论研究。基础理论一般是指一门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畴和原初机理。疫控社会学基础理论也即在疫控社会学中起基础性作用并具有稳定性、根本性、普遍性的原初机理,是疫控社会学能够在科学层面上作为一个学科“立得起来”,并能为政府、社会等提供知识服务的根基所在。疫控社会学基础理论除了对一些核心概念、基本范畴、相关理论等进行研究和设定外,更重要的是揭示疫控社会学的原初机理,这方面的研究内容包括:(1)疫情发生发展的社会机理,如疫情发生的社会机理、疫情传播(扩散)的社会机理、疫情发展的社会机理等;(2)疫情重大影响的社会机理,如疫情对人类身心健康的危害机理、疫情对医疗卫生系统的破坏机理、疫情对人类社会活动的限缩机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机理等;(3)疫情预防控制的社会机理,如疫情预警的社会机理、疫病预防的社会机理、疫情控制的社会机理等。

第二个层面,疫控社会学研究方法研究。研究主体要深入了解和深刻认识研究对象,没有适当的研究方法就不可能有效进行并真正达到研究目的。所以,在构建一门新的学科时,决不能忽视对其研究方法的建构。疫控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门新的分支学科,对其研究方法的研究同样不可忽视。这一研究内容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疫控社会学一般方法的选定。这方面的研究相对容易开展,原因是疫控社会学可以从其母体学科社会学中选定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直接使用。二是关于疫控社会学特定方法的探索。疫控社会学毕竟是对疫疾、疫情、疫控等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等特定领域的研究,单靠社会学一般研究方法很难完成这些特殊研究任务,因而必须在借鉴现代传染病学对疫疾、疫情、疫控等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探索更为有效、更具针对性的研究方法。

第三个层面,疫控社会学实践应用研究。疫控社会学的形成与发展本身就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规律,是人类应对各种疫情的疫控实践促使了它的形成,也是人类应对各种疫情的疫控实践需要推动着它的发展。因此,疫控社会学的研究重点可以定位在实践应用研究层面,最终的研究目的是要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为社会动员提供理论支持,为民众提供遵循准则。疫控社会学实践应用研究的重点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特定疫情社会特性的研究,如关于特定疫病的人类传播特性、社会扩散特性、易感人群特性、社区分布特性、社会危害特性等的研究;(2)特定疫情的社会影响研究,如关于特定疫情影响日常生活、人口流动、劳动就业、社会交往、社会关系、社会心理、社会舆论、社会秩序、社会发展等实际状况的研究;(3)特定疫情的社会防控研究,如关于特定疫情的社会防控依据、社会防控理路、社会防控动员、社会防控措施、社会防控保障等的研究。

3.疫控社会学的学科定位

疫控社会学作为社会学中一个从事专门领域研究的分支学科,要真正厘清它的学科定位,应通过与某些相互关联的参照项的比较才能真正实现。不少社会学的其他分支都与疫控社会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应用社会学、医学社会学、健康社会学、疾控社会学等。厘清疫控社会学与这些社会学分支学科的关系,有助于明晰疫控社会学的学科定位。

首先,疫控社会学与应用社会学的关系。疫控社会学是一门属于应用社会学范畴的社会学分支学科。疫控社会学正是运用社会学的基本理论、概念、方法以及研究成果,对现实的、具体的人类社会中的疫疾现象、疫情问题以及疫控政策进行描述、分析、评价,从而提出疫情防控具体对策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从学科分类的层面上看,疫控社会学只是应用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它的终极目标是为人类社会中的疫疾现象、疫情问题谋求合理的社会学分析,并循此谋划疫情控制的社会方式。

其次,疫控社会学与医学社会学的关系。无论是疫控社会学还是医学社会学,都是属于应用社会学的范畴。然而,如果以医学作为出发点来审视疫控社会学与医学社会学的关系,就能明显地看出两者实际上处于不同的学科层次,即疫控社会学应属于医学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将疫控社会学单独提出的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当代学科(包括医学和社会学)的微分化和专门化的发展趋势使然;二是疫疾、疫情、疫控的特殊性、重要性导出的现实需要使然。

再次,疫控社会学与健康社会学的关系。健康社会学有两个重要的流派,一个是健康中的社会学,另一个是健康的社会学。前者是以解决健康问题为主导的社会学研究;后者是以解决与健康相关的社会问题为主的研究。这两个学科都属于应用社会学的分支,尤其是后者。疫控社会学研究的目的就是预防危害人类健康的疫疾和控制重大疫情的扩散,所以疫控社会学也是健康社会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甚至二者的关系比它与医学社会学的关系更为密切。健康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都对疫控社会学具有明显的指导作用。

最后,疫控社会学与疾控社会学的关系。疫控社会学能否说成疾控社会学,这两个概念能否互换互通,实际上也是一个值得关注和讨论的问题。严格地讲,疫控与疾控因其所针对的病患范围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含义。疫控特指对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疾控从原初意义上讲则是指对包括疫疾在内的所有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由此看来,疫控社会学与疾控社会学是两个涉及不同疾病范围的社会学分支学科,疾控社会学与疫控社会学存在上下位类的关系,疫控社会学只是疾控社会学的一个专门领域。但是,在现实的社会实践中,疾控的含义日益狭窄,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疾控中心大多是在做疫控的工作,从而在讨论疫控社会学与疾控社会学的时候,人们大多是不加以区分的。然而,将疫控社会学视为疾控社会学的一个专门领域,有助于抓住疫疾的社会特性开展扎实的社会学研究,以便专门化地探索重大疫情的社会防控问题。

疫控社会学的发展构想

疫控社会学是一门从社会学的角度,以具体把握疫情社会特性、科学谋划疫情社会防控、有效减少疫情社会影响为研究目标的学科。它与现实疫病的发生、传播与防控息息相关,尤其在当前全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防控中,社会需要和实践呼声已为人们明显感受到。就怎样推进疫控社会学的发展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发展构想:

1.切实坚持疫控社会学的人民本位立场

人民本位即以人民为中心。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在重大疫情防控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或人民本位的根本立场。在我国,社会学本身就是一门坚持人民本位的学科,而作为社会学的一门应用性分支学科的疫控社会学,当然也要始终坚持人民本位的根本立场,以期深刻地理解疫情防控的社会属性,有效凸显疫情防控的民生价值,充分发挥疫情防控的群众智慧。据此,构建和发展疫控社会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从社会学的角度,通过深入研究,从理论上科学地构筑起以人民为中心的重大疫情社会防控体系,更好地将重大疫情防控落实到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和谐发展之中,从而把疫控社会学构建成一门真正的“为人民服务”的学科。同时也要通过深入的研究,更好地动员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和广泛社会力量,使其积极有序地加入重大疫情社会防控的队伍,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作出应有的贡献。

2.深入认识疫控社会学的实践指导作用

对疫控社会学现实需要的认识,成为我们构建疫控社会学的重要依据。事实上,基于现实需要而构建起来并不断发展的疫控社会学,显然对防疫控疫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举例来说,疫控社会学研究有利于人们深刻认识疫病这种群体性、社会性传染病的特质。疫情防控最大的难题是人口的流动性和社交的复杂性,这是开展疫情防控的关键。疫控社会学的实践指导作用表现在多个方面,其效果在于党政部门、疾控中心、社会各界对这种实践指导作用认识的程度。唯有将疫控社会学作为防疫控疫的关键手段,才能进一步夯实疫控社会学发展的思想基础。

3.积极开展对疫控社会学的关键议题的探讨

疫控社会学要得到党政部门、疾控中心、社会各界的重视,实现学科的长足发展,达到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目标,就应积极开展对疫控社会学的关键议题的探讨。这种关键议题也正是党政部门、疾控中心、社会各界真正关切的议题,大致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疫情防控的社会机理与社会功能研究,重点用于解决疫情防控的理论认识问题;二是疫情防控的社会方式与社会行动研究,主要用于解决疫情社会防控的具体方式和行动策略问题;三是疫情防控的生活保障与社会救助研究,关键在于解决疫情防控中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与弱势群体救助问题;四是疫情防控的合理组织与社会协同研究,目的在于解决疫情防控中的社会动员、社会参与和社会协同推进的问题。只有将这些关键议题研究透彻,才能形成服务疫控实践的社会知识架构和专业化流程,推进疫控社会学的实践应用。

4.大力推进疫控社会学的持续性系统性研究

从中国知网(CNKI)“新型冠状病毒肺炎(OA)”专题知识库看,自2003年SARS疫情防控到2019年,我国发表篇名含有“社会学”的疫情研究论文23篇,含有“社会控制”的3篇;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发表篇名含有“社会学”的疫情研究论文6篇,含有“社会治理”的25篇,含有“社会工作”的23篇。论文集中于两个时段:一是2003—2005年,主要针对SARS疫情、疫控开展研究;二是2020年上半年,主要针对新冠疫情、疫控开展研究。已有成果多属应急谋划研究,应用性明显,大疫当前定需如此。然而,从社会学进行疫控研究的总体发展趋势来看,在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后,要使疫控社会学得以发展,亟须大力推进持续性系统性的研究。

5.高度重视疫控社会学的专门人才培养

要使疫控社会学得以快速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对疫控社会学专门人才的培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当前,新冠疫情的社会防控实践,吸上不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或智库团队的社会学专家开展了与疫控社会学相关议题的研究,培育了一支疫控社会学研究的先遣队伍,形成了一批疫控社会学的科研成果(包括学术论文和智库报告等)。多种社会科学期刊开辟了重大疫情防控研究专栏;一些出版机构也组织出版了含有疫控社会学性质的相关书籍。此外,疫情防控实践中形成的各种统计数据、调查数据、实验数据和互联网大数据也显得比较充足,均可供疫控社会学研究利用。可以说,我国已初步具备培养疫控社会学专门人才的基础。

6.精心打造疫控社会学的重点特色基地

根据我国已有的学科建设经验,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精心打造重点特色基地。重点特色基地可以分为三类:重点科研基地、特色智库基地、人才培养基地。重点研究基地可在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中选择若干个疫控社会学研究基础较好的社会学系(所)立项,给予重点资助,确保其形成一个稳定的疫控社会学研究团队,承担国家、部委疫控社会学方面的重大重点课题,形成一批重要的科研创新成果。特色智库基地可在高等学校或研究机构的社会研究中心和优秀社会智库中遴选,支持其成为疫情社会防控特色智库。人才培养基地可在高等学校或研究机构中选择若干个社会学专业,支持其设立疫控社会学的特色培养方向或课程,对口培养人才。

结语

疫控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严格说来算是社会学体系中的第四代分支学科,即应用社会学—医学社会学—疾控社会学(存目)—疫控社会学。在社会学学科体系中,疫控社会学虽非一门层次很高的学科,但却是一个关乎民生的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新冠疫情防控的实践表明,构建疫控社会学这门学科不仅必要而且具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疫控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一方面来源于疫控社会实践的不断丰富,另一方面来源于疫控社会学专家学者在学科理论实践手段等方面的广泛开拓和深入挖掘。

猜你喜欢

社会学防控学科
基于OBE理念的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改革研究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精准防控 同心战“疫”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意外遇见社会学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争分夺秒的防控导弹车组
“超学科”来啦
意外遇见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