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双飞翔的翅膀
2021-11-14方晓华
方晓华
摘要:面对知识经济的历史大势,各行各业都无法逃避,“科教兴国”毫无置疑地成为立国之本。面对挑战,新世纪的学生应具备的是学习的能力、创新的能力。纵观近年来高考情况,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情形:高分考生并不集中在重点中学的尖子生,反倒是一些在老师们眼中不怎么强的考生;高分考生也比以往多的多。据专家分析,近年高考命题越来越重视能力的考查,而不是知识的死记硬背。以语文为例,那些阅读面广、思维和应变能力强的考生,比那些循规蹈矩、读死书的学生做得更得心应手。
关键词:激活;创新;个性;民主;开放;能力
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院士指出,“如果说,在200年前,工业经济开始替代农业经济,今天,知识经济正开始替代工业经济。”当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全球掀起一轮又一轮知识经济浪潮的时候,人们越来越懂得知识的重要。随着考查知识迁移能力而非记忆能力的题目的增加,表明高考越来越侧重能力的考查,包括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和想象能力等等。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其个性及创造能力,势在必行。 那么,如何实现呢?
一、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源于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学生产生“亲其师,亲其道,感其言”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首先要改变教学观念,以培养创造性人材为目标,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审美力、形象思维能力为己任。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文”、“道”信息的内涵,知人论世,推己及人,鉴古悟今。语文人文教育要追求对学生人生的关怀,人性的关怀。爱因斯坦说:“只教给人一种专门知识、技术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人要借着教育获得对于事物和人生价值的了解和感情。”这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得到语文智力训练,另一方面还能使学生开阔思想境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中华文明,数千年悠久灿烂,而所谓历史与传统的辉煌说到底是人的辉煌,从孔子的执着人生、孟子的慷慨人生,到孙子的谋略人生、庄子的逍遥人生;从诸葛亮的智圣人生到苏东坡的旷达人生,无一不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人文教育的实质是精神性、智慧性的,它所主张的敢于怀疑、敢于探索、有所作为、积极进取在新世纪新浪潮中被赋予新的内容而焕发出炫目的光彩。
二、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源于学生个性的张扬
常言道:“个性即人生”。学生的个性品质,对他们未来的生活道路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同时发展学生的个性也是学校教育的目标之一,教师必须像重视智育一样重视人格的培养,促使学生在真善美的追求中形成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语文阅读教学就可以为学生创设更宽松的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索的契机,抓住一个个具体的语境,一个词语,一个细节,甚至一个标点,让学生体会语言的奥妙,体会隐藏在语言背后的丰厚意蕴,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体验到“发现”和“创造”的喜悦和激动,从而让他们获得创新的快乐与成功的乐趣。
作文则是学生最爱也是最怕的,他们有表达自我的欲望却被多数限制题目定死。从中美中学生作文比较来看,中国作文重立意重写实关注学生的构思能力,美国作文重个人认识、重想象、关注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作文题目如《一件小事》、《尝试》、《近墨者未必黑》……美国作文如《中国的昨天今天》、《漂流孤岛》、《评论想象中的一场音乐会》……后者重想象力的培养,重个性发展,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思维不受限制,自由发挥,这为他们将来的发展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使教育结果呈多元化趋势。
因此,弘扬学生的个性,给他们想象的翅膀一个放飞的空间,才能真正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源于开放型的教学模式
首先,应具有开放型的教学内容。吕淑湘先生注意到“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经验,异口同声地说是得益于课外书”。除了教师根据选文实际,作横向纵向的拓宽外,还需要学生在课上或课余大量阅读,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获得了知识,内心就会充满喜悦,兴味盎然,从而培养起学语文的持久的巩固的热情,感到这个学科值得学习、非学不可。可见,要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使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获得个面发展,只局限于课堂教学是不行的。宋代朱熹有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外阅读就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有了大量的信息交换,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便会有不断的灵感闪现。
其次,按不同个体的个性特点进行个别指导。每个人生来就有许多不同,教育当然也不应该千篇一律。大工业时期批量生产的思维方式,应该继续统治21世纪的学校,学有所长应是现代教育的标志。按程度分层教学,既保证了人人都合格,又使得人人都有特长,人人都有信心。而自信对于学生的学习是最大的激励。通过适应其个体性格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其创新思维,爱迪生不就是由“笨蛋”变成发明大王了吗?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不可抗拒。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的创新能力,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总格局中的地位的重要因素。一个人如果在思维上不具创造性,在行动上就会表现为随波逐流,只能在世上成为一个碌碌无为的“庸人”。这样的“庸人”在“知识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中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面对知識经济和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弊端,我们应着重解决的问题是提倡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否则,我们的学生就很难适应这种瞬息万变的形势。
参考文献:
[1]陈燕灵.个性化阅读——在体验中提升自我.福建教育,2004(11);
[2]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3]张焕芝.语文教师素质刍议.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6);
[4]周文涛.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