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腔剧团的现状调查与研究
——以甘肃张掖山丹文工团的发展历程为例

2021-11-14刘晓艺

戏剧之家 2021年16期
关键词:山丹秦腔剧团

刘晓艺

(上海师范大学 影视传媒学院,上海 200235)

因为早期秦腔演出时,常用枣木梆子敲击伴奏,故又名“梆子腔”。秦腔成形后,流传全国各地,因其整套成熟、完整的表演体系,对各地的剧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并直接影响了“梆子腔”成为梆子腔剧种的始祖。秦腔的表演技艺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技巧丰富。2006 年5 月20 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78 年改革开放前后,山丹秦剧团经历了从“文工团”到“秦剧团”最后发展为“演艺公司”的改革历程,秦腔文化也经历了由盛到衰、由座无虚席到彻底停演的阶段性蜕变。秦剧团的发展历程究竟是如何?它有着怎样的人员架构、职务分配模式和演出时间安排?兴盛的根基和衰败的原因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笔者采访了见证山丹秦剧团几十年成长的两代秦腔演员,他们的答案,或许会对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有效信息。

一、历史背景

1978 年改革开放之前,甘肃省张掖市各县相继成立文工队,山丹县山丹文工队就此成立。包括演员、乐器手等所有演职人员在内,山丹文工队一共有36 人。他们当中有知青,也有当地一些擅长唱歌和跳舞的人。

正式粉碎“四人帮”以后,文工团的演员开始学唱秦腔,演出内容也更加丰富,增加了古装戏。张掖地区的六个县开始成立文工团,山丹县文工团在当地招收了七个高中毕业生(其中三个人是老剧团人的后代),剧团自此开始出演古装戏。初期的演出剧目是《十五贯》,《三滴血》,《铡美案》,《游西湖》,《白蛇传》。剧团同时把当地早年间演古装戏的老人们(30 年代左右出生的人)也都招回来,给大家当老师。此时文工团的扩招工作也一直在进行,人数也从36 人增加到了80 人左右。

1979 年以后,各农村公社之间开始举办交流会,公社负责搭戏台,各村的村民都自己带着板凳、砖头、土块等来看秦剧团的表演。交流会的演出内容以秦腔剧目为主,连续演7 天,每天演两场,白天一场,晚上一场。

八十年代初期,剧团叫停了秦腔剧目的演出,老演员们也都退休离开。同时随着商业化程度的加深,团内开始整合,“剧团”变成了“山丹群艺馆”、“山丹演艺公司”。1985年,演艺公司开始招收新的演员,知青被调回。但戏曲类的演出却在舞台上消失得无影无踪。

1987 年,山丹秦剧团的演员们到位于兰州市的甘肃陇剧团学习了四个月大戏,学成之后在山丹秦剧团演出,使得山丹秦剧团名声大噪,剧团也由此被百姓称为“七一剧团”、“小七一”。

二、秦腔剧团概述

(一)人员构成

1.领导成员

“班主”这一称呼在改革开放以后变为了“团长”“书记”,书记掌管大局,对团内工作进行统一的协调部署,拥有决策权。团长负责对接业务,副团长辅佐团长的工作。

2.导演

只有一人担任“导演”一职。导演是从西安请来的民间老艺人,农村户口。1978 年戏曲开放以后,想当导演的人可以参加秦剧团的考试,毛遂自荐。当时从西安来了很多参加考试的人,他们想考取的职位各有不同。其中有人拉板胡的技艺非常突出,就被作为专业的板胡演奏者留在了剧团。大家有较大的自主选择空间,可以报考任意他们想去的不同县的剧团。

3.编剧

剧团内没有专业的“编剧”。古装戏都是已经编排好的剧目,所以此时的“编剧”工作并没有太多的创新成分,几乎都是把历史上的、传统的一些剧目进行重新编排,同时结合老艺人们各自的技艺才能加以润色,从而达到较好的演出效果。

4.演员及角色妆容

“文戏”当中的主角以生角,旦角为主。其他都是配角。如《十五贯》里面的旦角,由14、15 岁的女孩子饰演,生角是由16、17岁的男孩子饰演。戴大胡子乌纱帽的“胡子生”,代表“官员”和“丑角”。

在“文戏”中,演员的妆容是根据饰演的人物性格来确定的,被称为“妆术”。如果要饰演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孩子,那就要求妆容非常美丽动人;如果是饰演一个性格调皮的女孩子,就会在面部画一颗痣,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丑角”的妆面也很有辨识度,观众通过妆容就能感知到这个角色的人物性格并不善良;“暴躁”的人物性格则通过红色系的妆容来体现;“媒婆”的妆容也比较容易被识别,比如嘴角点痣,头发盘成发髻样式等;妆容偏白色系,则代表这个人物是一个“奸臣”。

5.剧务人员(1)剧务

每个剧团一个人,擅长写毛笔字。每天早上负责用白色油漆写一个大红板,写清楚每天白天和晚上演戏的剧目名

称、演员名字等信息。演员也是通过剧务写的牌子知晓自己的演出计划,然后进行化妆等演出前的准备工作。

在剧场演出时,剧务每天安排负责拉幕布的人,谁拉二幕,谁拉三幕,同时安排负责布景的人员。在农村演出时,没有幕布,有一桌二椅,剧务负责安排摆放一桌二椅的人员。

剧务还要在演出的过程中盯场,如果发现演员出现“失场”,有耽误演出的失误,就记录下来,以便后续罚扣奖金。每个月出报表,演员本月的“失场”情况一目了然。剧务就像是“财务”人员的“笔”。财务根据剧务的报表给大家下发工资、奖金等。

剧务还要负责“抄剧本”。比如完整的剧本只有一本,不能满足大家同时借用的需求,剧务就根据大家的角色把相关的内容都从剧本中摘抄下来,再交给演员,大家就都有了属于自己的剧本。

(2)服装

有专门负责管理服装和箱子的人。服装分为大衣箱子(装蟒袍),二衣箱(装生角,旦角薄一点的衣服),三衣箱,把子箱(道具箱,装矛子、刀等)。负责管理这部分的工作人员,也是看剧务写出来的牌子,从而明确今日演出需要的服装,提前做好准备。

6.乐队人员及乐器构成

乐队分为“文乐队”和“武乐队”。二者一起伴奏,并不分开单独工作。在规模较小的剧团当中,乐队的人数相对较少,山丹秦剧团两个乐队的人数加起来共有25 人。反之大剧团乐队的人数会多一些,比如演奏二胡和小提琴的人数可以适当增加。但是演奏板胡,琵琶和大提琴的乐手都只各有一人即可。

(1)文乐队的乐器构成

文乐队又叫“文场面”。其中包括乐器有四鼓、锣锣(当地话叫“铙钹”)、小擦、大锣。值得注意的是,敲锣锣的人同时兼敲三角铃。

(2)武乐队的乐器构成

武乐队又叫“武场面”,由五个人组成。其中包括的乐器有板胡、二胡、琵琶、小号、长号、圆号、中提琴、大提琴、小提琴、扬琴。

通常主弦乐由一人演奏,而配器可以一个人同时演奏多种乐器。拉二胡的乐手一共有三位,他们同时兼奏小号、圆号和长号。拉小提琴的人同时兼吹黑管。

秦腔当中不同的板式,有着相同的唱法。比如对于拉板胡的老艺人来说,只需告诉他“二六板”,他就马上可以信手拈来。但同时,拉板胡的老艺人们是不懂《夫妻识字》等一些剧目的配乐的,因为不是秦腔,和秦腔的板式有所不同。《夫妻识字》等剧目有其专门的剧谱,老艺人们需要对照着剧谱才能演奏。而演员的演唱也是与板胡老艺人们的演奏相互配合的,如果能配合得好,则说明板胡艺人们的技艺精湛,功夫了得。

若以观众的视角为参照,乐队在舞台的下面,左手边是文场面,右手边是武场面。演员的“上场口”在右边,“下场口”则是在左边。演员出场时的配乐是由板胡和二胡相互配合演奏而成。

(二)演出场所、时间及薪资

1.演出场所

山丹秦剧团平日里演出的地点在山丹县“祁连堂”,是一个有着32 排座椅的大剧场,场内地面上铺有很厚的羊毛地毯。观众席共有两层,第一层的坡度不大,和现在大剧院内阶梯式的布局有所区别。

1978 年剧团开始表演古装戏的时候,老人们都特别喜欢看,热情度很高。虽然每天晚上都有演出,但依然是观众爆满,座无虚席,一票难求。票的类型分为三种,甲、乙、丙。甲票价格最贵,座位最好,售价2 元。乙票售价1.5 元,丙票最便宜,售价1 元。这样的票价在七十年代的社会大环境下来看并不算便宜,原因在于每次演出的损耗比较大,投入较多,灯光、服装、道具,包括冬天剧院内的供暖费(暖气)等在内,各方面的开支都很大。

2.时间安排

(1)演员的作息时间

白天排练,晚上演出。每天晚上都演出的情况共持续了两年。

(2)演出时间

每天晚上7:30 开演,持续2-3 小时。全程都在演唱,没有现代剧中的“谢幕”等环节。

3.演员的工资

演员通常在转正之后,“文艺十六级”的工资一个月为31 元。

秦剧团在1980 年之后,开始到山丹的五个军马场进行慰问演出。此时的演出不售票,演员每个月也只拿工资,并没有额外的奖金。1979 年以后,各农村公社之间开始举办交流会,公社负责搭戏台,各村的村民都来看秦剧团的表演。交流会的开展通常是由剧团里的团长、食堂管理员和一位演员等人负责“打前站”,民间有句俗语:“兵马未到,粮草先行”。他们跟公社谈好每天的演出剧目、时间安排、演出费用和食宿等问题后,“大部队”便随后而来。有时候公社有演出需求,会主动打电话邀请剧团来演出。有时候剧团也会联系公社,毛遂自荐,询问是否有演出需求。

交流会的演出内容以秦腔剧目为主,连续演7 天,每天演两场,白天一场,晚上一场。此时演员们的收入也有所增加,每个演员在月工资的基础上都增加了两百元的奖金收入。

农村搭的戏台比较小,空间有限,不能演“本戏”,于是只能演“折子戏”。剧务负责安排每天演出的剧目内容、上场的演员、角色等。小型的本戏剧目也演,比如《白蛇传》。

(三)观众群体

剧团在山丹县“祁连堂”演出时,观众群体主要是老年人。大部分年轻人都选择了更加潮流化的娱乐方式,比如在歌舞厅学习迪斯科和交谊舞。

剧团在农村演出时,全体本公社的人、附近公社的人、全村的男女老少和隔壁村的村民,全都蜂拥而至。不同年龄段的观众群体全部都参与其中,全家出动。很多人开着拖拉机带上自家的远方亲戚也闻讯赶来,早在演出开始之前,就搬着板凳、砖块等,去戏台周围占位置。

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存在着较大的城乡差异,农村没有跳迪斯科和交谊舞的场所和氛围,大家对这样的潮流也缺乏基本的认知。

三、收支状况及政策扶持

(一)收益状况

剧团里面的人员构成,都是有指标的。有指标的人员,每个月领取国家发放的统一的工资。“奖金”则来源于演出的费用,不用上交政府,直接发放到个人手中。

每一场演出的收益有所不同,白天和晚上的演出,演员拿到的奖金是不一样的。主角和跑龙套的演员,拿到的奖金数额也不等(一般一天两场演出,平均总收益在1400元左右,由公社支付给剧团,剧团的吃住由公社承包)。后续随着演出场次和演出费用的增加,奖金还有所提升。每个月发一次奖金,根据本月的演出场次进行总体的计算和发放。

有时候去公社演出,不包吃,但是演出费用给的多,比如一场的费用是1500 元,剧团就带自己的厨师一起下乡演出,当地提供一个食堂,便于厨师完成粮食供给的工作。

(二)支出部分

购买妆容油彩,卸妆油,棉花纸(卸妆纸),毛巾,面盆,水砂(供胡子生所用),网子,打领(白布领子每人一个)等,都由剧团出资进行采购。

(三)政策扶持

比如山丹秦剧团来了一个导演,团长和书记就到政府去找县长、副县长(专管文化领域)说明情况,让政府帮忙解决导演的户口问题(在山丹县落户)、孩子上学的问题、从学校毕业以后的工作问题等。剧团招进来的老艺人都是一样,政府给指标,帮助解决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问题,以便于让老艺人能留在剧团,为剧团的发展贡献力量。

山丹秦剧团招进来的老艺人,其中就有带着孩子一起出来的,孩子的工作问题被一并解决,通常是留在剧团里面做一些后勤工作,或者学习敲锣锣等简单的配乐,在有了固定收入的同时,还学习了很多新的手艺和技能。

当时张掖市的六个县都有剧团,其中山丹秦剧团的发展状况最好。山丹秦剧团内有一位老师是山丹本地人,他在银川的剧团工作时,当地的政策无法为他的孩子解决工作问

题,所以他便来到山丹秦剧团参加考试。被山丹秦剧团录用以后,他带着两个孩子一起来到张掖发展。

老演员们对秦腔艺术的“传承”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秦腔里面不同的板式,有着相同的唱法。老演员的后代们在家里跟着老演员进行学习之后,去剧团演出也会更加信手拈来。

四、兴衰原因及问题对策

(一)1978 年以来秦剧团兴盛的原因分析

1.内容新颖

在秦腔剧目大规模开始演出之前,百姓们喜闻乐见的就是八个样板戏,娱乐活动的方式和内容都很有限,文工团的演出内容也很贫乏。而且八个样板戏的思想和形式有着较为浓厚的政治色彩,缺乏生活化的内容,比如谈情说爱、家长里短的故事。包括电影在内,也是战争片居多,如《地道战》之类的影片。当时的年轻人如果看到爱情题材的电影,就觉得很有新鲜感,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在短时间内引起了轰动,吸引了百姓的目光,在观影大众之间也产生了很大的反响。

1978 年戏曲开放以后,老百姓的思想慢慢打破了束缚,更喜欢在文艺作品里面找寻更加生活化、更接地气的东西。比如《十五贯》,《梁祝》等作品讲的就是青年男女之间的恋爱情愫,受到了百姓的关注和喜爱。

同时,由于古装戏的妆术非常绚丽多彩,具有很强的观赏性,百姓无不为之吸引。比如《十五贯》里面的公子和小姐两个人,有一场戏是女主人公被冤枉惨遭杀头,穿着红衣服,绑着红头带出场,戴着手铐,唱腔又非常悲怆,唱词也非常口语化,百姓都能听得懂,就和面对面说话交流的感觉是一样的,同时叙事感强,能让观众有更好的代入感。表演动作也非常生动,道具准备也很充分,主人公喊冤时痛哭流涕,“眼泪”是用甘油代替的,显得非常逼真。观众就在不知不觉中被带入戏中,跟着演员一起痛哭。在《十五贯》的演出过程中,有时候剧团里的女演员会女扮男装,饰演男人的角色,这也成为了吸引观众眼球的一大亮点。

(二)走向衰落

1.时间节点

1980 年开始,秦剧团在山丹县的演出逐渐减少,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农村地区演出。甚至在过年期间,也都在农村演出。这时候更多的是剧团进行毛遂自荐,甚至央求当地的公社让他们留下来演出,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演出机会。

山丹县的观众人数也在减少,以前一票难求的大剧院,现在只能坐十排不到的观众。买戏票的人减少,剧团的收入减少,以至于逐渐支付不起剧院的场地费。

2.演出状态的改变

演员几乎每天都是等到开演之前,通过观察观众的人数来决定什么时候开始化妆。如果售票情况实在惨淡,剧务会写一个“停演”字样的牌子放在门口,向大家进行公示。

3.文化冲击

多种文化形式和娱乐多样性的产生,逐渐让秦腔走向没落。就像老百姓对它的评价:“秦腔太生活化了,年轻人会觉得它很土,很俗,不潮流。”大家对电影、电视节目越来越感兴趣。

4.时代更迭

秦腔艺术缺乏传承。能听懂秦腔的人、热爱秦腔的人越来越少,老一辈的秦腔艺术家们很多也已去世。

5.缺乏改革

京剧、越剧,很多都在编排现代戏,推陈出新,使一些传统剧目在舞台上活跃至今。而年轻一辈以及老艺术家的后辈们缺乏改革秦腔的热情。

6.场地变更

随着演出场次和观众数量的减少,同“祁连堂”一样规模较大的演出剧院都难以继续开门营业,于是在大剧院旧址旁边修建一个小的“茶社”,供老百姓喝盖碗茶、嗑瓜子、看折子戏。如今的“祁连堂”早已拆迁,“七一剧团”也已不复存在。

(三)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经济收入惨淡,剧团无法再继续经营,剧团变成了“群艺馆”,全称为“群众艺术文化馆”,至今已变为“演艺公司”。剧团的没落,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社会、市场和文化冲击所决定和导致的。一部分剧团的知青、青年演员们陆续离团,同时,由于外来的加入剧团的艺人逐渐减少,直至没人加入,政府也取消了落户的指标和名额。

后续剧团内的人员也由于工作调动、组建家庭、失去唱秦腔的热情和兴趣等原因,陆续离开了剧团。也有些人选择进入国有企业。加之团内本身也存在一开始就是出于无奈才被迫参加工作的人员(由于政策原因,不参加工作就要插队,很多年轻人在两者之间选择了参加工作、赚钱养家),他们也都逐渐脱离了秦剧团,自谋职业。

(四)解决对策

演艺公司的成立也并没有对秦腔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公司内的演员都是兼职人员,比如甘肃经典剧目《大梦敦煌》,两位主演由北京和上海一流的演员担任,在演出之前会临时组队进行排演,演出结束后各演员也纷纷“散场”。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面对剧团内人员的流失,山丹县政府也进行了管控,不允许演职人员离团等措施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才流失。但剧团最终没有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而走向新的辉煌。

如今秦剧团的恢复重组,也存在一定的可能性。秦腔演员可以自发组成民间团体,外出寻找演出机会和资源,和前身是“公社”的部门进行毛遂自荐。同时积极排演新的剧目,比如把京剧经典片段尝试改编成秦腔折子戏。

私人茶舍至今仍有很多,茶舍老板多为秦腔爱好者。民间的秦腔演员跨省、跨地区,在各茶舍之间流动演出。按照场次收出场费。秦腔演员们可以在演出之余,与“西安秦腔博物馆”或者“兰州秦腔博物馆”建立合作,开展“走进社区”、“走进敬老院”等活动,弘扬秦腔文化,让秦腔走进百姓的生活。

除了秦腔演员们的努力,政府部门的投入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拨款专项资金,用于振兴和发展秦腔文化事业。教育部门应考虑在省、市少年宫内开设“秦腔”主题的兴趣班,让孩子们了解秦腔文化,学习秦腔的唱腔和曲调。旅游部门也可以在旅行社“红色之旅”的路线上增加“感受曲艺文化之秦腔体验之旅”,以陕西和甘肃两地为主进行规划统筹。

猜你喜欢

山丹秦腔剧团
山丹马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全面启动
“秦腔名旦”是怎样练就的?——《双官诰》、李娟及秦腔艺术的传承
大兴安岭地区山丹种子萌发研究
在“秦腔现代化与现代秦腔实践之路”研讨会上的发言
走进山丹军马场,在焉支山下策马扬鞭
《主角》与秦腔:彼此成长
品豫剧,听秦腔:谁有滋味谁响亮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