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金客家音乐艺术社团考察
——传统曲艺与现代红歌

2021-11-14丁东越

戏剧之家 2021年16期
关键词:瑞金采茶戏山歌

丁东越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 桂林 541000)

瑞金市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东部,是江西省直辖县级市,下辖7 镇10 乡,是著名的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中央苏区时期党中央驻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诞生地、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出发地之一。所以,瑞金具有浓厚的“红色气息”。

由于历史原因,大量的客家人生活在瑞金,客家人所独有的“客家精神”——崇文重教、敬祖睦宗、刻苦耐劳、爱国爱乡,对瑞金市的文化影响深远。黄玉英、袁大位所著的《江西客家音乐文化》中提到:“客家的民间音乐是一代一代客家人长期创作、修改、完善积存下来的有声的口头文化遗产,是鲜活保存在民众之中的有音律、有节奏、有情感、用夸张手法表达的一种民间艺术成品……”现存于世的客家民间音乐分为四类:歌曲、曲艺、戏曲、器乐曲。而笔者在瑞金境内所接触到的最多的是民间歌曲。包含山歌、灯歌、小调、劳动号子在内的各类民间歌曲,是地域性最强、内容最为丰富、涉及面最广、最具个性的民间音乐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客家音乐与当地的特色相结合,在民间艺术社团中,得到了不一样的发展。

一、沙下大队——60 年代的“红色文化”宣传者

钟蔚辉、钟蔚清老人于20 世纪60-70 年代,加入当时依政府要求组建的文艺宣传队——“沙下大队”,并作为该团队的主要宣传队员进行宣传活动,主要活动为将政府的最新政策与当地民歌加以结合,从而进行宣传,种类一般为山歌、小型采茶戏等。采茶戏是日常生活中的舞蹈、山歌、小调、花灯等糅合发展形成的,具有鲜活灵动、接地气的表演形式,反映出了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状况以及社会心态。

在60-70 年代,钟蔚辉、钟蔚清同其他有一定音乐基础的年轻人一起加入了生产队的文艺宣传队伍,称为“沙下大队”。团体大概20 多人,并配有二胡、鼓、锣等简单的乐器。团队平均年龄为20 岁左右。当时主要的文艺活动由中央政府决定,下发最新文件,由各个大队进行艺术加工(融入山歌老调,进行演出演唱等),宣传党的最新思想。由于当时人民群众平均文化程度较低,很多人都没上过学,加之娱乐项目少,因而宣传效果显著(山歌传颂范围广,人们可以在劳动的时候演唱,口口相传),又有地方政府的支持,所以该团队在人民公社时期一直得以存在,并且对当地的红色思想宣传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队员能够赚取工分,同时由政府统一购买服装和乐器,相比于其他劳动形式,该劳动较为轻松,所以能够吸引到具有粗浅艺术水准的群众加入。体裁有对唱的情歌,劳动时所唱的山歌等。后来由于分田到户制度的实施,人民公社被取代,队伍缺少固定的经济来源,因而相关宣传职能弱化,加之社员各自需要管理各家分得的田地,担负家庭的责任,使得“沙下大队”就此解散。兼具红歌和赣南采茶戏双重特色的“红色文化”,成为了当地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为后面的“艺术社团”的诞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夕阳红艺术团——小镇上的民间艺术团

该团成立于1996 年,负责人为朱学贸。最初为自娱自乐,退休老年人用于强身健体,后来逐步发展壮大,引起当地乡镇政府的重视。2000 年之后邀请成员配合党支部中心工作,进行宣传。社团在进行义务活动的同时,获得了大量公益慈善荣誉,如“关心下一代”等。

在收到政府邀请之前,通常为演茶灯、龙灯,一般只在正月初一到十五以及农闲期间表演,由民间艺人自发组织,后开始组织强身健体的活动,并且该活动延续至今,每年春节等时期都会进行锻炼活动。

春节里下村庄的演出活动——“演茶灯”,是重要的团队活动之一。团队成员手持多种道具,走“之”字形路线,从镇上出发,走进村庄,进行演出,有固定的队形。手持道具的队员站在队伍前端,后面为跳莲枪舞的队伍,再后面是乐队等。

演茶灯的道具由多个部分组成,如茶灯、茶担、茶篮、茶杖等,边舞边走,茶灯为上宽下窄的扇形,由木头制成,底色为红绿色,上面有龙凤呈祥的图案与“寿”的代表图形,以牡丹花作为点缀。茶担由两个六面都有图案的正方体构成,侧边四面为紫、绿、红、蓝四色,分别有“恭贺新年”四字,上下两面则为红绿为主色调构成的花样图案,过年时用扁担挑着,站在队伍两侧。

茶篮为六面,用一块六边形木头作为底部,上面用胶带固定了塑料假花与红色纸质灯笼,铁丝上绑上红色缎带。茶杖是所有道具中最重的,高近1.8 米,由一个1.6 米的棍子上面加装一个四面的灯笼组成,主要材料为铁丝和木头,也点缀大量的假花和灯笼。每年春节前,道具都会翻新,确保色彩的鲜艳。

在节目安排上,以唱红歌、演茶灯为主。在春节演出前半个月进行彩排排练。除此以外,加入了当地特色舞蹈——莲枪舞,舞蹈使用的道具称为“莲枪”,是一米多的竹子做成的,绑4 个彩条,两端各有3 枚铜钱。表演时手握莲枪中间部分,用莲枪击打身体发出声响,有固定的舞步,几个动作来回循环,总体较为简单,但由于是多人一起跳,所以会进行队伍的变化(常见队形有十字形、圆形、方形、八字形、倒八字形等),具有可观赏性。在团队中,加入了演茶灯队伍,在春节时进行演出。由于莲枪舞需要敲击身体关节,所以表演者认为莲枪也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

团队所演唱的歌曲多表现日常生活与情感,歌词朴实,曲调明亮,很好地表达出了客家人勤劳乐观、朴实大方的积极精神。嘹亮的曲调加之独有的客家方言,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歌曲。

山歌是广大劳动人民在进行劳作的过程中,为了抒发内心思想和情感而创作的一种民歌形式。客家山歌多用语气词,如“咳”、“呦”、“诶”等,这种腔调体现了典型的山歌演唱特征,使得演唱时音乐织体更加丰富,原生态气息更加浓郁。山歌本就取材于自然生活的某些场景,歌词语言朴实无华。大约在明清两代,采茶戏已经成为赣南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极为贴近生活,没有矫揉造作,在语言、民俗、地域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具备独特的个性。歌者将自己最为真实的生活写入歌中,同时融入自己的生活经历,表达真情实感,使得客家山歌题材广泛,内容通俗易懂,演唱自由随意,风格朴素自然。

三、瑞金市客家山歌传承发展协会——城市中的传承

山歌,是客家采茶戏常见的形式之一,也是最贴近采茶戏原生态样貌的单纯茶歌,曲调简单而又悠长,音乐结构单一,便于传播学习,流传尤为广泛,方言与本土文化的加入,更是让其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位于瑞金的客家山歌传承发展协会正是由此诞生。

瑞金客家山歌传承发展协会最早是于2007 年,由负责人杨小平老师、瑞金民歌传承人周含笑老师共同发起成立的,作为一个爱好者的小型团体进行活动,初期成员20 余人。早期只是作为一个小型爱好者协会存在,多数时间是利用社交平台在网络上进行交流学习,多数人在加入协会之前对客家山歌了解并不深入,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客家人,而在接触到客家音乐之后,被其吸引,协会规模逐渐壮大。其对内直接自称:客家山歌协会。2016 年经文广新局批复注册,正式成立民间社团——瑞金市客家山歌传承发展协会。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协会秉承“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的祖训,以传承和发展为目的,积极发扬客家精神,并且至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自组建以来,协会不断开展客家山歌的推广活动,积极配合政府各部门义务开展山歌进景区、山村、校园、社区、宗祠、敬老院、干部学院等活动,也配合央视、江西卫视《乡约》《我们的节日》等栏目组录制各项公益活动,参加全国各项比赛与交流活动,开阔视野并获得优异的成绩,积极推广传唱客家山歌,哪里有客家山歌队,哪里就有山歌声。瑞金客家山歌传承发展协会从瑞金走进北京、走进央视、走向全国,成为了当地客家文化的一张名片。

目前协会收集曲谱数量很多,有来自民间的老谱子,有专家整理、记录的谱子,也有最新创作的新乐谱。但是由于缺少系统的保管和整理,笔者在询问具体数量时并未得到准确答复,曲谱目前大多收藏于团队核心成员的家中,缺少统一的管理。协会注重老歌新唱,为了顺应时代发展,在利用宣传媒体弘扬地方特色音乐文化的同时,进行一定的艺术美化,使得比起传统客家音乐,搬上电视舞台的客家音乐更加华丽。协会在推陈出新的同时也重视对老歌的传承,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在演出上讲究创新,但是在进行线下排练和义务推广时,又更多采用传统的艺术形式。除此以外,根据商演的一些要求,也会进行传统的演出。

总之,歌词出自劳动人民之口,说身边的人,唱身边的事,即兴创作,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瑞金民歌中,有表达炽热爱情的山歌,有讴歌劳动场景的茶歌,有展现喜庆欢快的灯歌,有歌咏淳朴民风的风俗歌,还有委婉动听的小调、生活呐喊的号子、生动诙谐的童谣、催人奋进的红色歌谣。正是由于山歌与赣南人民的生活紧紧相连,我们才能感受到富有特色的“红色文化”,其中所蕴含的,是这片土地上的奋斗历史,让我们时时刻刻都回顾着那个勇于奋战的年代!

猜你喜欢

瑞金采茶戏山歌
亲亲瑞金
采茶戏的种类及传统唱腔述要
山歌还要妹起头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简介
山歌
亲亲瑞金
腾飞吧,瑞金
苗山歌
夏布谣(新余采茶戏)
苗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