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泛仿生”视角下的发声技巧在美声演唱中的应用

2021-11-14

戏剧之家 2021年3期
关键词:头腔横膈膜吸气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 青岛 266100)

一直以来,美声发声技巧多来源于个人经验,同时也受作品内容、流派、时期、文化和个人艺术风格的影响。自声乐艺术诞生之日,对于美声发声技巧而言,各家各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时美声发声技巧的应用问题也备受学术界关注。本文将通过“泛仿生”以及仿生学相关理论对发声技巧在美声演唱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一、“泛仿生”视角的概述

人类最初的艺术表达就是从“形”和“神”两个方面模仿生物的动作以及姿态去表达情感。从20 世纪下半叶开始,艺术领域不再拘泥于模仿生物的“形”和“神”,并在此基础上还吸收了生物的某些生理机能和行为动作,产生了更为高级的仿生艺术。当下,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艺术领域的各个方面也都涉及到了仿生行为。从广义上讲,仿生学指的是模拟生物界的某些特征,去改善并创造现代技术设备或工艺技术的科学。本文所指的“泛仿生”来源于我的研究生导师中国海洋大学孙道东副教授的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泛仿生行为’声乐辅助教学研究”的启发。“泛仿生”是来源于仿生学理论下的一个概念,“仿生”指的是模仿生物本身的结构、原理、行为、功能以及传递等各种活动。而“泛”字是指普遍、广泛和包罗等含义,具体是指生物与人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广泛联系。

本文以“泛仿生”视角下的发声技巧为研究对象,将生物界各种仿生现象与歌唱发声中的系列运动建立联系,运用声学、生物学、物理学等相关理论,在总结相关实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泛仿生”活动的类比、模仿以及借鉴,尝试将“泛仿生”视角下的发声技巧运用到声乐演唱中,用以解决在声乐演唱中遇到的常见问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就声乐发声技巧而言,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大致分为几个方向:

(一)以演唱流派、演唱风格为方向的研究:通过张口、面部、口腔内部、下巴、喉部、胸部、腹部、气息的动作以及声音的自我感觉和客观效果等10 个方面对歌唱发声技术细节的分析,介绍意大利歌剧的演唱发声技术(程路,2007)等。

(二)以声部为个案的研究:通过对男高音声带、气息的研究,谈男高音的发声技巧(范华,2012)等。

(三)以科学实验为依据的研究:利用声音的频谱数据分析,结合实验对象的教师和学生的自我描述,开拓发声研究的思路和观察角度(徐琳,2016)等。

(四)具体发声方法的研究:以美声唱法为基础,结合自己的声乐教学实践,介绍有针对性的咽音技法教学(刘桂荣,1994)等。

就“泛仿生”而言,尚未见国内外专著或文献从这个方面对美声演唱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但在具体实践操作中,已经存有了相关的应用和探索了。

三、“泛仿生”视角下的气息

我们可以把呼气和吸气这对矛盾所产生的能量称为气息,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对矛盾就可以产生很好的气息能量。歌唱时的气息与日常生活中的呼吸是不一样的,它需要把说话时的气息加以控制,使其形成一股集中并且有力度的气流,这是需要呼气和吸气运动的对抗力量才能形成的。这种气息的生理原理是很抽象的,如果用“泛仿生”活动去解释的话就会简单明了的多,比如可以用打喷嚏或者大声咳嗽去做解释,在打喷嚏之前会急促并大量的吸气,随后便又立刻极速的呼出,这股强有力的气流的产生便是运用的这种吸气和呼气的对抗矛盾,打喷嚏的过程便是这样一个“泛仿生”的过程。这种由于对抗所产生的力在重体力劳动中也有体现,如:搬重物或者挑重担时,多会先吸一口气继而屏住这一口气,并且在站起来以后还会保持住,只有这样才可以搬得起重物。其中,吸这一大口气时胸腹腔会扩张,也只有保持住这股力量才能相对顺利的搬着重物前进。如果保持不住稍一泄气,就很难搬得动了。在声乐演唱时如果找不到气息对抗的力量就可以模仿打喷嚏和搬重物去体会气息对抗的力量,这样就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进而较快地掌握正确的气息方法。

训练横膈膜肌肉群是保持且控制气息的关键所在。通过快速持续地模仿狗的呼吸也是训练横膈膜肌肉群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狗在大口呼吸时会将舌头伸出来,这种呼吸方法在吸气的时候横膈膜可以自然下降,使得肌肉群进行迅速有力的扩张,在呼气时通过收缩肌肉群使气息形成气柱,这种快速持续的练习呼吸的方法对于训练横膈肌的收缩和控制能力有很大帮助。这种学习狗的呼吸方法是意大利的美声学派最先发现的,并把它发展成了一种练习气息的方法,事实证明,这种模仿狗的伸舌呼吸能够有效的训练横膈膜肌肉群,其练习方法是身体站立,吸气到60%至90%的饱满程度,嘴巴要自然张开,舌头和下巴也要放松,吸气和呼气时的动作不仅要快还要有一定的弹性,也可以先用少量气息去练习急呼急吸、缓呼缓吸或者急吸缓呼等不同的呼吸方式,慢慢的去适应并习惯这种方法。“狗喘气”的练习有利于加强呼吸肌肉群的弹性和灵活性,以便于能够正确的控制气息的能力,因此这种训练气息的方法是非常可取的。

四、“泛仿生”视角下对声音位置的探究

当声音不够灵活、高音演唱颇感困难并且声音不够统一时,一般情况下都是由声音位置低引起的。有些人在演唱中过于强调局部焦点,从而忽略了与高位置反方向的气息支持,并且会用锁眉、眼睛往上翻等动作来保持住声音的高位置,但这样却起到了反作用,把应该向下通透的气息以及喉头都提了起来,使声音变得既浅又紧。在美声演唱中还有一些人故意把喉咙撑大,使得口腔共鸣更多,但是声音却是往后倒并且声音也都是向两边横向扩散的,没有声音通下去的感觉。这种方法由于声音位置低,高音通常很难唱好,就更不用说把高低音区位置和音色有机地统一起来了。在歌唱中,深呼吸支持对于获得声音的高位置是至关重要的,这里所谓的支持就是用把气吸下去并保持住的感觉去进行演唱。在发声时保持住吸气的状态(两肋迅速扩张使得横膈膜下压并向四周扩张),使气息沉下去。这样让每个音都搭在气上,用呼吸去支持声音,想要保持住气息就需要收下腹和鼓上腹的对抗力量。适当的打开喉咙也是获得高位置的方法,同时也要积极地张开喉咽腔、口腔和鼻腔,使丹田处的呼吸支点与口腔上颚达到上下贯通从而形成“气柱”感,这时要通过气息把声音送到上颚,并让声音从两眉之间传出去,从而形成富有表现力的声音,但不能直接从嘴或者喉咙里找到高位置,否则就会导致喉咙发紧,发出的声音也是“挤”的,不通透也没有底气。

用“泛仿生”视角下的发声技巧去寻找声乐演唱中的高位置是比较容易的,方法就是去感受“打哈欠”时的状态,这种状态对于演唱时的气息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对于寻找高位置起了很大作用的。“打哈欠”时上下颚会迅速张开,软口盖也会用力向上提起,这种状态使得声音很有共鸣效果,同时下巴也不会紧张,喉头也会自然的下沉,并且整个喉咙的状态是竖立起来的,这样便形成了适合歌唱时的共鸣管道,起到了气息流畅并且贯通上下共鸣腔体的作用。“打哈欠”的状态对于获得高位置的声音、扩大音量、统一音区、扩展音域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还会形成具有表现力的歌声。

五、“泛仿生”视角下对共鸣的探究

在声乐演唱中有良好的共鸣效果也是很重要的,现在的声乐界一般将人体的共鸣器官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为胸腔、口腔和头腔共鸣。一般情况下,演唱较低音时,主要依赖胸腔共鸣,演唱中音是靠口腔共鸣发挥主要作用的,而在演唱高音时,头腔共鸣则需要发挥主要作用。在演唱时,演唱者所使用的共鸣腔体分配比例是不同的,主要由于演奏者个人习惯以及音高位置不同而异。一般来说,无论演唱者有意或者无意,只要唱歌就一定会用到口腔和胸腔共鸣,但却不一定会获得头腔共鸣。由此可见想要得到良好的头腔共鸣是共鸣练习的重中之重。

想要形成良好的共鸣是需要气息的支撑和正确的喉咙打开方式作为基础的。想要让整个身体都参与到唱歌的状态里就一定要形成良好的头腔共鸣。头腔指的是口咽腔往上的窦体以及鼻腔,每个窦体都要与鼻腔连接起来,也就是从喉部发出声音,传到头部产生共鸣,由此获得有感染力的声音。想要去获得高位置的头腔共鸣一般都采用哼鸣的方法,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但也存在声音挤压或者鼻音过重的问题,会让人误以为只要把声音灌入鼻子前就是头腔共鸣,这样会产生很重的鼻音。这种声音是由鼻腔被堵而形成的,声带也是不闭合的状态。想要获得头腔共鸣,声音位置是高的,也就意味着声音是在鼻翼两侧发出来的,由此引起额头和面颊的震动。要想得到良好的头腔共鸣,就不可以让气息从口中呼出,而应该让气息成为气柱进入头腔,进而转化为声音,这就类似于物理学中的能量转化定律,最简单且直接的检验方式就是在唱歌时把燃烧的火苗放在嘴前,如果火苗不动那就证明气息是正确的。

因此,各个因素协调工作才能获得良好的头腔共鸣。去寻找开怀大笑的感觉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因为在这种状态下,横膈肌在积极的运动工作,口咽腔以上的各个窦体也会因为面部的兴奋而充分打开,这种情况下获得良好的头腔共鸣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儿了。如果可以正确并且合理的协调配合好这些共鸣腔体,也就距离圆润丰满的歌声更进一步了。

六、小结

“泛仿生”视角下的发声技巧是通过观察、模拟和研究生物本身的结构、原理、行为等方面,将以往看不见、摸不着的这种特殊“乐器”以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经验转化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训练,使发声技巧变得具象化、简单化,对于解决声乐演唱中的难题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猜你喜欢

头腔横膈膜吸气
浅谈铜冶炼渣中横膈膜形成机理与消除实践
中医的“气沉丹田”有什么用
人为什么会笑得肚子痛
腹式呼吸可给脏器按摩
头腔共鸣在声乐演唱技能中的意义探讨
如何掌握歌唱训练中吸气与呼气之技巧
肺癌患者康复 做做呼吸操
声乐教学之歌唱着力支点
没事多练壮腰功
对煤储层基质解吸气扩散理论的再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