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戏曲文学传播在中国戏曲史上的意义
——以明传奇《牡丹亭》为例
2021-11-14
(中国艺术研究院 北京 100012)
王国维说:“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而后戏剧之意义始全。”故事即戏曲要表达的核心内容,是戏曲文学性和思想性的体现;言语、动作、歌唱等为戏曲的舞台表现形式,是戏曲艺术性和综合性的体现。戏曲文学与舞台艺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戏曲艺术的发展。
综观中国戏曲发展史,戏曲文学与舞台艺术作为戏曲艺术的双翼,或此消彼长,或兼擅双美,共同孕育了一批可读性与观赏性俱佳、闪烁着人性光辉与艺术魅力的经典作品。昆曲《牡丹亭》是众多经典戏曲作品中的重要代表,在其发展与传播的过程中,明传奇《牡丹亭》的文学传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戏曲文学成就了戏曲艺术的社会地位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自序中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在论“元剧之文章”中说:“元剧最佳之处,不在其思想结构,而在其文章。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元曲亦然。”正是这种文学成就,使元杂剧得到了文人士大夫阶层的普遍认同与支持,从而正式确立了戏曲艺术的社会地位,戏曲艺术从此进入了文化史的视野。
明清传奇是继元杂剧之后戏曲文学的第二个高峰。汤显祖于明万历年间完成的《牡丹亭》,可以说是明清两代最负盛名的传奇作品。同时代的学者沈德符曾说:“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可见,《牡丹亭》的成功首先是作为文学作品的成功。《牡丹亭》站在人文主义的立场上,以“情”及“理”,鞭笞封建礼教,通过浪漫主义的情节、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绚丽多彩的文学语言,表现了杜丽娘至情至性、追求个性解放的精神,“自觉而豁达地表现了人的生命力从令人窒息的氛围中苏醒过来的豪迈过程,表现了人在一旦苏醒之后所爆发出来的感情激流的锐不可当。剧作没有为杜丽娘设置一个针锋相对的冲突对手,没有人们习以为常的那种发生在正、反主角之间的‘戏剧冲突’,而是将这种至纯至爱的真情幻化成一种具有广泛艺术感召力的呼唤,从而开启了一个新的文学时代。”
可见,戏曲作品在文学方面的成就真正奠定了戏曲艺术的社会地位。“可以说,没有戏曲文学这个基础,就没有中国戏曲的真正繁荣。”
二、戏曲文学传播是戏曲传播的重要途径
戏曲艺术是文学作品与舞台艺术的综合,其传播途径也包括文学传播与舞台传播两种形式。而舞台演出具有即时性和不可重复性,在古代没有音像录制技术的条件下,戏曲的舞台传播主要靠演员的口传身授,既受制于演出剧本改编的质量、演员技艺水平的高低,也受制于戏班的活动范围,即便舞台演出在一定地域内盛行一时,也难以世代传承,对于古代戏曲舞台上真实的演出面貌,也只能从流传下来的剧本和相关的文字记载或画作中感受一二。在这种情况下,戏曲文学传播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戏曲文学传播主要表现为戏曲文本的传播。在印刷术发明之前,书籍只能靠手抄完成。宋元开始,戏曲文本便以抄本的形式流传于世。明代中后期,刊刻业日益发达,戏曲刊刻本大量出现,促进了戏曲文本的传播。当然,手抄本依然存在,明代文人雅士抄录、收藏戏曲文本的风气依然盛行。《牡丹亭》在问世之初便能盛极一时,离不开戏曲文本的大量传抄与刊刻。目前所知《牡丹亭》在明清时期的刻本大约有二十几种,在明清两代广为传印,使得《牡丹亭》迅速走入千家万户,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由于戏曲依然受到正统文学观念的排斥以及单本传播自身的弱点,以单本存世的剧作极其罕见,而《牡丹亭》有一部分则是以单本形式保留至今。由此可见,戏曲文本的传播是戏曲艺术得以代代相传的重要保证。
三、戏曲文学传播映射出时代精神与文化风气
除了戏曲文本的传播,历代文人对戏曲文本的作序、题跋、评点与改编也是戏曲文学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文人尤其是有影响力的文人对戏曲文本的关注与评点,可以进一步提升所评文本的文学价值和社会影响力,促进戏曲文本的再传播。同时,这也能够反映出不同时代不同文人的文学观点、思想意识与审美情趣,映射出不同时代的文学气象与社会风气。
《牡丹亭》自问世以来,作序、题跋、改编者众多,各种评点、研究也没有中断过。以《牡丹亭》评点本为例,明清两代现知的文人评点本有茅暎评本、王思仁评本、杨葆光评本、沈际飞评本,还有闺阁女性的评本,即吴吴山三妇的合评本以及程琼与吴震生夫妇的《才子牡丹亭》评本。《牡丹亭》在女性受众中的传播成为当时罕见的文学现象,反映出明朝中后期启蒙思想的萌芽,封建教化与伦理受到强烈冲击,女性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牡丹亭》的女性评点者们,更多的是对女性命运的审视,并借助评点直抒胸臆,由此可以感受到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和伦理规范中女性的生存状态和情感欲望。这些女性评点者的加入和崛起,进一步扩大了《牡丹亭》在女性群体中的传播。
四、戏曲文学传播促进了戏曲的海外传播与文化交流
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明清戏曲艺术的繁盛对于世界文化艺术的交流也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交通不便、舞台艺术交流活动受限的条件下,戏曲文学传播实现了戏曲艺术早期的海外传播与文化交流。
日朝与中国一衣带水,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牡丹亭》在完笔之时便传入日本,得到当地文人的极大推崇。据载,顺治三年(1646)有六册《牡丹亭》传入日本,为明泰昌年间朱墨套印刊本,收藏于幕府文库中。清中后期,《牡丹亭》随着朝鲜使臣与燕行文人走入朝鲜。朝鲜文人李德懋在其《青庄馆全书》卷十九中有书信提及《牡丹亭》,显示《牡丹亭》在当时已经受到朝鲜文人的关注。
中国与欧美相距遥远,中西方的文化交流直到明清之际才在“西学东渐”的浪潮中慢慢开始。早期的中西文化交流主要限于各国传教士与中国士大夫合作翻译西方科技著作,以及把中国的儒家经典翻译成外文传入西方。因此,《牡丹亭》传入欧美国家相对较晚。1929 年,徐道邻首次用德文摘译介绍《牡丹亭》,刊登于德国汉学杂志《中国学》第4卷。1933 年,徐仲年用法文摘译《牡丹亭》第四出《腐叹》,收录于其译著《中国诗文选》。1939 年,哈罗德·艾克顿用英文选译《春香闹学》片段。1980 年,西里尔·白之首次用英文全本翻译了《牡丹亭》。
无论刊本、译本,还是书信札记中的记载,都促使《牡丹亭》实现了早期的海外传播与文化交流,引起了日朝和欧美国家的广泛关注,并为后来《牡丹亭》的舞台艺术走出国门奠定了深厚的文学基础。
五、戏曲文学传播是戏曲通识教育的主要途径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世界各地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日益便捷与频繁,各种艺术形式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中国戏曲艺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虽然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但在当下纷繁复杂的艺术生态中依然面临着多重困难。在这种形势下,对于戏曲人才和年轻观众的培养就显得至关重要。
自2005 年教育部在全国高校开展普及高雅艺术活动以来,“戏曲进校园”活动便在各大中小学校园中逐步展开。戏曲是综合艺术,但校园毕竟不是戏园,因而戏曲通识教育的重点,还是对经典戏曲文本及相关历史知识的教学。戏曲文学是不同于诗歌、散文、小说的独特的文学形式,既有小说文体中的人物、情节、环境要素,又有戏曲文学中独有的唱词、舞台提示等,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经典的戏曲文学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优美的文辞表达,如《西厢记》、《牡丹亭》,都可以作为文学写作和意境品赏的范本,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戏曲文学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审美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综上所述,戏曲文学传播是戏曲传播的重要途径,各种戏曲文本的修改与评点不仅提高了戏曲文本的文学价值与社会影响力,也丰富了舞台艺术,促进了戏曲作品的再传播。戏曲文学的翻译与传播实现了早期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与对外交流。在当今全球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相互交融、多元发展。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中国戏曲艺术要深入挖掘深层文化内涵,继承经典,守正创新,重点提升戏曲作品的文学价值,进一步加强戏曲文学传播,实现戏曲文学与舞台艺术的共同繁荣,全面推动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