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剧中武生形象的重要地位

2021-11-14

戏剧之家 2021年22期
关键词:武戏闽剧武生

陈 阳

(福建省实验闽剧院 福建 福州 350000)

闽剧是一种有浓郁地方风情的民间剧种,也是一种宝贵的传统文化形式。闽剧艺术将唱、念、做、打等表演形式融合成一个整体,通过舞台表演充分展现闽剧特有的意韵。闽剧中包含多个行当,如小生、花旦、青衣、武生、老生等。其中,武生是尤为关键的男性角色。武生表演最关键之处是借助塑造人物角色的方式,将演员自身的先天条件和后天功底融为一体,以此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让观众充分体会戏剧的动人之处,彰显闽剧的魅力。

一、闽剧艺术简介

闽剧是福建一带广为流传的地方小戏,也被当地人称为福州戏。闽剧在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吸收融合了儒林戏、江湖戏等地方戏的艺术特点,同时还汲取了京剧等戏曲艺术的表演方式,于20 世纪初正式形成比较完整的戏种,并于解放之后定名为闽剧。公元1613 年,曹学佺被朝廷罢职,返回故乡。在福州赋闲期间,他组织家中仆人开办曹氏家班,该戏班后来被人们称为“儒林班”。曹学佺在音律方面有着极为精深的造诣,研创出适合福州一带的方言演唱的新腔,这种新腔后来被世人称为“逗腔”。明朝灭亡之后,曹学佺上吊身亡,儒林班也从此没落。之后,江西弋阳腔在福建民间兴起。由于戏班长年累月四处奔波,靠演出谋生,这一戏种遂被称作“江湖戏”,其所采用的曲调也被称作“江湖调”。江湖调擅长“错用乡语”,采用江湖调的剧目十分丰富,其中比较著名的剧目有《贻顺哥烛蒂》《甘国宝》《红裙记》等。江湖调再配上江湖戏独特的表演技巧,以及喧闹的演出场面,十分符合城镇民众及底层劳动者的审美趣味,所以逐渐在民间扎下根来。这种世俗热闹的江湖戏,和深得士大夫喜爱的儒林戏,形成极其鲜明的对比,而闽剧在吸收儒林戏、江湖戏不同艺术特色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创新发展,逐渐形成现在的闽剧。

二、闽剧中的武生形象

闽剧的行当角色十分齐全,也曾经涌现出许多优秀的艺术名家,比如陈春轩这样的武生角色。陈春轩从小勤学苦练,武艺过人,所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被世人誉为“真武松”“活子龙”。以陈春轩为代表的闽剧武生已经形成鲜明的艺术特色,威武火爆,勇猛剽悍,武打动作虎虎生风,演起来栩栩如生。闽剧武生英武帅气,在表演时不会脱离人物情绪刻意摆功架,而是注重打的气势。陈春轩老师为后世闽剧武生留下了诸多宝贵的财富,从剧本到人物设定,再到武打的招式,都值得闽剧演员们认真学习。

闽剧武生要求唱、念、做、打样样俱全。如果缺少“打”,闽剧就不再完整;如果缺少武生这一形象,闽剧的表现力就会大打折扣,影响力也会因此被削弱。因此,闽剧表演者必须重视闽剧中的武生形象,要认真地研究武戏的表演技巧,掌握闽剧武生的动作程式,要在传承前辈艺术家表演精髓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个性和感知,不断地进行创新,如此才能促使闽剧艺术不断朝前发展。

闽剧中的武生戏虽然是一种传统的表演形式,但是长期以来深受群众的喜爱。当年陈春轩不仅在大陆名噪一时,在台湾演出时也场场爆满,就说明了这一点。但是现在有些人将闽剧武戏与杂技体操相提并论,不注重角色情感的表达,在表演时只是单纯地翻几个跟斗了事,如同走马观花一般,根本没有体现武戏表演的精髓。虽然说随着社会的变迁,观众的审美观念已经发生巨大的转变,但闽剧艺术如果想在新的形势下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重视武生演员,重视武生形象,要在继承传统武生表演特色的基础上,结合时代需求进行创新。唯有如此,闽剧艺术才能不断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武生形象在闽剧中的重要地位

闽剧武生形象具有十分突出的阳刚之美。武生形象所表现的不是波澜壮阔、震撼人心的战争场面,就是短兵相接的白刃战,饰演的不是义薄云天的江湖豪杰,就是壮志凌云的仁人义士。这些人物不仅有着高超的武艺,气概也极为不凡,再加上紧锣密鼓的衬托,显得更加洒脱、英勇,即使面对刀山火海,也没有一丝惧色,他们仅凭其气势便能震荡人心。闽剧武生所展现的,是一种雄壮之美,没有一丝的颓废消沉,拥有振奋人心的力量,是传统审美理念在戏曲中的体现。这种雄壮之美是古今皆同、中外相通的,它不仅具有激荡人心的强大力量,而且能够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武生源于民众,自然也深受大众喜爱。在闽剧发展的同时,武生行当的层次也在不断提高。唯有如此,闽剧武生才能展现其独特的风格,与其他行当角色相提并论,平分秋色。

在闽剧当中,武生主要扮演武艺精湛的正面角色,如大将军、英雄豪杰之类,他们不仅外表英俊,而且正直刚强,比如闽剧《潘金莲》中的武松,《三岔口》中的任堂惠,《界牌关》中的罗通等。闽剧武生这一行当在表演时注重“手不沾地”,该规则虽然并不需要所有演员都遵循,却是武生演员努力追求的境界,是武生演员从“技”转变到“艺”的体现,也是武生演员向更高层次的挑战。出色的武生演员,呈现给观众的是力与美完美结合的效果,而不是单纯的技巧展示。演员演出时必须从不同方面展现闽剧独特的美,要以自己的表演方式,来体现闽剧独特的风格。这也是武生演员不断提高自身戏剧素养,从技巧提升至艺术层次的必然阶段,也是武生演员应当追求的理想与目标。在闽剧表演中,武生演员的技巧同样也很重要,技巧与内涵相互依存,如果技巧达不到要求,内涵的飞跃就无从谈起。

闽剧武生具体分为两类,一类属于长靠,另一类属于短打。其中长靠武生一般需要穿大靠,脚踩厚底靴,后背插着靠旗,这一类武生通常饰演将军、高官等角色,身段必须要雄伟,气度要从容稳健,要充分展示人物的风度。短打武生则身穿短衣,手执兵刃,按照内行的话来说,必须做到漂、帅、脆,动作必须利索,打起来如行云流水一般,没有丝毫的拖沓。根据角色的服装来看,短打武生又包括以下几类:一类戴硬罗帽,一类戴软罗帽,一类戴扎巾。在闽剧表演当中,武生演员需要结合人物的性格特征,采用不同的表演方法,通过丰富多变的造型和招式,来演绎不同的人物角色,展现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使剧情得以不断朝前推进。

闽剧当中的武生属于生行分支。武生专门负责表演英武过人、豪迈粗犷的男子形象,武功和文唱是闽剧武生必须掌握的技巧。表演艺术家肖长华先生曾这样评论道:武戏不仅要能“看”,还必须能“听”。也就是说,武生的表演,既要带给观众良好的视觉体验,还必须带给观众丰富的听觉体验。因此,闽剧武生演员既要能武,又要能文,既要具备过硬的武艺,又要做到念唱酣畅淋漓、婉转动听。对观众而言,武戏是闽剧最大的看点。观众之所以喜爱闽剧,是因为闽剧精彩、热闹,能带给他们独特的视听感受。如果闽剧中的武生形象机械木讷,或者自身功夫不过关,表演的效果就会大受影响,久而久之,观众就会失去观赏的兴趣,闽剧武戏这种戏剧表演形式也会逐渐丧失生命力,甚至彻底消失。由此可见,武生形象不仅决定了闽剧剧目表演的效果,同时还决定了闽剧未来的发展。闽剧艺术如果想获得突破和发展,就必须在传承戏曲文化的同时,对武生表演的形式、内容、技巧不断进行创新,塑造出更多鲜明的武生形象,在观众中树立良好的口碑,从而扩展闽剧武生的生存空间,使闽剧武生行当再次焕发蓬勃生机。

四、闽剧武生表演技巧浅析

闽剧武生基本功极为重要,但如果只有基本功,也无法顺利地完成表演。闽剧武生还必须熟悉各种不同的表演技巧,这样才能在表演时运用不同的技巧来展现自己的基本功。以武生打斗的场面为例,武生既要打得紧张激烈,还要具备相应的美感,否则会让人觉得过于做作。所以,武生在表演时要注重体现艺术美,要通过丰富的动作与身段来展现人物形象,从而将人物的情感完整地展现在受众面前。要想获得这样的表达效果,武生必须掌握相应的技巧。以武生走边为例,武生不仅动作必须达到要求,还要注意结合场景,充分地运用自己的表演经验,如此才能完美地演绎角色。闽剧武生表演时还要注意真实感,要在理解角色个性特征的基础上进行表演,抓住角色的扮相和气质等。武生形象不仅是舞台角色,更是闽剧的关键所在。武生演员要合理运用自己的表情、动作及语言等,在表演中按照剧本演绎和塑造角色,这样才能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强烈感受。武生演员要在理解情节的基础之上,选择恰当的技巧进行表演,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消除情节对自身技巧的影响,更好地运用自己掌握的技巧来表现人物,使戏剧表演的效果达到最佳。

五、结语

对闽剧表演而言,武生角色极为重要,出色的武生必须拥有过硬的基本功,并且需要掌握相应的表演技巧,唯有将两者完美结合,才能通过表演更好地塑造人物角色,让观众充分感受到闽剧强烈的冲击力。尤其是在部分翻新的剧目当中,武生表演一定要做到情真戏真,要带给观众身临其境之感,使武生表演上升到一个全新的层次,从而在观众心里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传统的戏曲文化。

猜你喜欢

武戏闽剧武生
晚清宫廷与民间武戏的交流融合
武生跨书
闽剧新秀
“闽剧王子”陈洪翔
“海派”视域下的王芝泉武戏研究
近现代川剧改良运动中的武戏改良
武术在武戏演进中的作用——对昆曲武行名角王芝泉、张铭荣的采访及对其弟子娄云啸、钱瑜婷武戏的考察
闽剧借地气 开启校园季
刀马旦
闽剧传人陈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