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欢理论视域下网络用语的文化研究
——以“凡尔赛”文学为例
2021-11-14曹平
□曹平
“凡尔赛”文学与狂欢理论深度契合
“凡尔赛”文学简介。“凡尔赛文学”最初起源于豆瓣中以网民“小奶球”为主的“凡尔赛”文学研习小组,属于小众文化研究。小奶球称她是从18世纪末法国凡尔赛宫贵族生活的日本漫画《凡尔赛玫瑰》中找到的灵感,实际上“凡尔赛文学”是对那些用朴实无华的语气来表示自己高人一等的人的模仿与嘲讽。“凡尔赛”文学的精髓是“低调地展示、高调地炫耀”,其中以炫学历、炫家庭、炫颜值为主。而真正让“凡尔赛”文学爆火的是一名微博情感作家“蒙淇淇77”,她将自己塑造成“住大别墅、开特斯拉、拥有高富帅丈夫无限宠爱”的形象,引发网民争相模仿和热议。“凡尔赛”文学以“欲扬先抑、明贬暗褒、自问自答、灵活运用第三人称视角、在不经意间炫耀自己又显示出因此苦恼的样子。比如:“老公给我买了一辆粉色的兰博基尼,好丑啊,要怎么跟他说我不喜欢这个颜色?”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看到“凡尔赛”文学的身影,比如人们经常会有炫耀自己而不自知的情况:体质偏瘦的人会发出“羡慕你们随便吃吃就会胖,而我怎么吃也没用”的感慨。前有刘强东不知妻美,后有马云对钱不感兴趣、“北大还行”的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撒贝宁,掀起了一阵“凡学热”,引得网民争相模仿、观摩、品鉴。
“凡尔赛”与反向“凡尔赛”:狂欢的加冕与脱冕。狂欢理论由巴赫金提出,其中主要以“狂欢节、广场、加冕脱冕”等仪式为主,提出无阶级、无对立等狂欢形式,狂欢节是巴赫金笔下建构的人人参与、人人平等的理想对话世界,在狂欢节上,小丑被人们“加冕”为国王,又随时被人们“脱冕”。首先,戏谑式极致的狂欢,为特殊情景下人与人之间暂时的平等提供了机会。“凡尔赛”文学更与其“狂欢理论”中的加冕与脱冕深度契合。其次,反向“凡尔赛”是针对“凡尔赛”而言的,其特点是先褒后贬。与“凡尔赛”不同,反向“凡尔赛”在某种层面上,也是一种对特权、阶级的抵抗与反叛,以一种戏谑、嘲讽的语气表达出来,并在互联网网络的仪式中经受洗礼。随着“凡尔赛”文学热潮的发酵,大众逐渐加入模仿的队伍中。最后,从一开始的追随到反向解构“凡尔赛文学”,体现了大众对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的戏仿与解构。
网络平台的仪式性互动:狂欢暂时性的第二世界。巴赫金指出,全民性是狂欢节的本质特征。互联网网络平台具有全民性、仪式性、平等性等特点,为狂欢提供了理想的场所。网络空间匿名性、低门槛等特点,给予网民充分表达自我、展示自我的机会。网民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社交软件上模仿并分享出自己的“凡学”作品,参与这场盛大的文化狂欢。正所谓万物皆可凡,“凡学”具有高度的包容性,其易模仿性也让网民更加容易把握住“凡学”的写作范式。网络空间为公共话语提供了平台,而“凡学”的狂欢为人们提供了有别于真实世界的第二世界。在这个以文字、图画、视频为主的第二世界中,人们无须固守于自己现有的社会地位,可以尽情畅想、尽情表达自己的欲望和幻想。这一定程度上也展示出当下人们社会经济地位、阶层的差异,以及其带来的不安与焦虑。大众的参与是一种自我认同、体现自我的表现,也借此与周围加强了联系,提升了社会存在感。
“凡尔赛”文学背后的文化身份建构
马克思·韦伯的论身份中提到“权力不仅仅与阶级为基础的财富相连,也是其身份即生活方式和社会尊重中体现”。不同圈子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都与其社会身份、经济基础密切相关。“‘凡尔赛’文学大赏”“‘凡尔赛’文学水平考试”“反向‘凡尔赛’文学”等与“凡尔赛”文学相关的话题多次登上微博热搜,“凡尔赛”文学之所以被争相模仿,与人们对上等阶层身份的想象与渴求有必然的联系。阶级差异存在具有必然性,为“凡学”热潮提供了肥沃的成长土壤。
“凡学”打造虚拟人设。正如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所言,人们在满足了物质需求之后,会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再扩大,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也有更多的精力去丰富精神世界。在社会压力剧增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倾向在匿名性强的网络上寻求休闲、娱乐。而“凡尔赛”文学梗的兴起,源于人们对炫富行为的嘲讽,并将自己带入到角色中,迎合文化心理,构建文化认同与话语共识。它印证了网民表达自我、呈现自我的需求,以及对外界世界的关注,也构建起网民间的文化认同和话语共识。
戈夫曼的拟剧理论指出,社会中的人可以看作是舞台上表演的演员,利用各种道具(符号),预先设计或者展示自己的形象来进行表演,在他人心目中塑造自己的形象。这种炫耀无需实物的展示,只需要模仿句式、模仿造句的样式,便可成功营造上层精英人设。“凡尔赛”文学的实质是参与者通过对文本的展示、与他人的互动,提高参与者社会存在感,进一步完成对参与者自我身份的建构与塑造的一种仪式。而这种仪式暂时性地将高雅艺术与日常生活界限打破,低成本、零门槛地模仿就可以让参与的人体会到自我认同和存在感。而这种追随财富和奢华的文化,是社会建构的产物,与此同时也影响着社会的建构。
参与获得想象性占有。曼海姆认为:文化行为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客观的、表达的、文档的。客观的实际情况与表达呈现出来的体现出二者阶级差异的特点,即“凡尔赛”文学中描绘的生活日常与普罗大众的生活有较大的偏差,通过“凡尔赛”文学式的自由想象,对社会性财富进行想象性占有,满足人们的虚荣心、攀比心,一定程度上纾解了现实生活中的焦虑与不安。这种文化现象也是阶级差异的体现,中产阶级的生活在一般民众的眼里就是一种“凡尔赛”。此外,符号学家认为,结构主义者将文化看作是秩序化的系统结构。参与者不断地对文本进行解码与符码,这取决于自身的语境。符码具有文化特殊性,解码能力也是普遍而内在的。近年来,网民趋向于审丑、猎奇等,“凡学”文字虽然平淡,但是前后较大语义反差及其值得细细品味的内涵韵味,足够人们闲暇之时尽情琢磨和把握了。
“凡尔赛”文学狂欢背后的反思
在“蒙淇淇77”的微博中,一些涉及性、调侃士兵的荒诞说法引起了争议。具有噱头的话题、字眼易获得大众的注意力,但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也必须注意言行;切勿捏造事实、虚假传播,这对大众价值观的引领具有巨大的负面影响。一味追求奢华、颓废的生活,“凡学”火热的现象具有多样化、不规则等后现代的特征,名媛拼单豪车、豪宅的现象频出,电商平台也应运而生出了专门售卖朋友圈文案、背景图的卖家。极少的花费,便可以得到不断更新的资源包,豪车、豪宅、奢侈品、景点等。这样一种追求特权、贵族的虚幻的方式,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容易形成一种奢靡、攀比的不正风气。
米歇尔·福柯称“权力无所不在;不是因为它包含一切事物,而是因为它来自所有地方”。网络用语的病毒式传播,塑造着人们的观念、认识和喜好,使人们接受他们既有的社会地位,即全民狂欢的背后隐藏着上流阶级权力意识的固化。各个社会阶层未建立自己的认同,年轻一代对标的社会阶层认同,其实是顶级阶层的认同。人人都渴望上流生活,却忽略了阶层差异。不同阶层的人对生活方式的理解也不同,普通人眼中“凡尔赛”炫耀式分享,在高阶层人的眼中不过是平时的日常状态。靠自己的双手支撑自己的生活,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观,才能找到自己的方向,真正体会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总结
“凡尔赛”文学的狂欢热潮终将在历史车轮中逐渐消退,但其产生的影响也烙印在人类发展历程中。网络用语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也是人们对于文化现象的解读。网络用语及网络造句的狂欢以其“传播成本低、传播速度快、娱乐性强、模仿破坏程度高”为特点,其背后体现了不同的社会文化心理。网络平台为人们情绪的宣泄和思想的传达提供发声载体,网络用语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推动着社会和人类的发展进程。大众参与建构一场场文化狂欢,也被这一场场的文化狂欢所改变着。因此,应该正确、理性地看待网络用语并对其加以引导,国家及政府能否利用网络造句更加接地气式的传达信息,传达文化的正能量。而如何以客观、辩证的思维方式去看待生活中出现的文化现象,正确面对、适应、并维护好网络环境是人们应该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