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录片的诗意化现状与趋势探讨
2021-11-14刘小慧
□ 刘小慧
纪录片是纪实影像创作,真实是纪录片创作的前提,同时,纪录片也是创作者价值观和审美的体现,是诗意的艺术创作。近年来受到大众广泛关注的纪录片无不是兼具客观属性和诗意特点的作品,无论是影像风格、配乐特点还是解说与访谈的剪辑,乃至纪录片深层的文化底蕴和审美追求,都体现出诗意的特点和风格。
纪录片诗意特点的元素与特征
纪录片的诗意体现在画面、配乐、解说、同期声、结构、文化底蕴等各个方面,全方位营造出诗意的文化氛围。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是在统一的基调之下的有机配合,更是在统一的文化底蕴和审美追求之上的显性因素。以引起广泛关注和好评的纪录片作品《掬水月在手》为例,这是陈传兴导演拍摄的记录著名学者、诗人叶嘉莹的纪录片,它用唯美的镜头、细腻入微的访谈、余韵悠长的配乐、天马行空却又严谨独特的结构营造出诗一般的意象,带领观众走近叶嘉莹先生历经坎坷、阅尽沧桑、诗词为伴、传奇丰富的人生。两个小时的作品让人如醉如痴,这部纪录片蕴含的诗意内涵与元素恰恰可以作为了解纪录片诗意形态的典范。
视觉上的诗意:镜头诗意化的蒙太奇处理。纪录片通过影像呈现故事和诗意,通过光线、构图、色彩、动静等镜头的运用来写“诗”,在通过画面的选择、剪辑呈现诗意。《掬水月在手》一开始就运用了大量龙门石窟的石窟造像、壁画、碑拓、地图等画面,光影与色彩很讲究,看起来没什么联系却展示了主人公出生成长的中国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时期,大量蒙太奇的运用营造出古今交融的历史感和文化感。
在表现主人公在国破、丧母、丧女等人生悲剧时,大量运用枯枝、落叶、冰雪、荒原等画面交错剪辑,用环境的悲凉、苍茫、寒冷、萧瑟反映主人公内心的痛苦、绝望和巨大的孤独感。每一幅画面都是一行诗句,每一组蒙太奇都是一首小诗,视觉上的诗意油然而生,带领观众领略诗意的视觉美感。
听觉上的诗意:精妙而丰富的配乐。作为纪录片的重要元素,配乐的作用堪称点睛之笔,对于立体诗意氛围的营造非常重要。如果说语言传达的是理性的、确定的信息,音乐则是传达感性的、朦胧的信息,对于诗意氛围的营造、观众想象力的打开至关重要。
《掬水月在手》的配乐是请日本作曲家佐藤聪明创作的雅乐《秋兴八首》,雅乐是这部纪录片期望重现唐时气氛的重要因素。雅乐是当年鉴真东渡日本保留下来的最接近唐代音乐的形式,包括乐曲形式、乐器演奏等。值得一提的是,片中用到的男女声吟诵唱和,让人绕梁三日,久久难忘,和影像、访谈等元素交相辉映,互相配合,呈现出如泣如诉、如歌如慕的诗意美感。
意象中的诗意:解说、访谈、诗词交错形成的情境。在纪录片的表现形式中,同期声、配音、解说等元素交错剪辑,互相配合,形成全方位的综合表达,而诗词的运用更是诗意空间营造的灵魂。同期声是质朴的诗意表达,《掬水月在手》这部纪录片全片没有用解说,完全用主人公的同期,不同时期、不同场景的采访、主人公学生、同事等人的采访和各种诗词来相互配合,尤其是《秋兴八首》是叶女士的代表作,诗词和画面、配乐等元素融洽的结合,展现出全片的主题。主人公的访谈娓娓道来,将观众带到特定的历史时期和场景中,充满了诗意的想象空间。
中国纪录片诗意的内涵
表现人与命运的关系。对人的关注是纪录片永恒的主题。人的命运、人的情感、人的苦难、人的抗争,在这些终极命题中闪现出的人性光辉成就了纪录片的诗意内涵。
《掬水月在手》中,叶嘉莹女士在人生的重重苦难和历练中寄情于诗词,穿越苦难,抵达永恒的诗词之美。诗词在苦难中度化了她,她穿越重重苦难成为了一代诗词大家。电影里多次出现船和摆渡的象征意味着遇到生命中的困难时,诗总能把叶先生渡过去。这种隐喻让观众领略到一种独具的美感,命运多舛却又山重水复,几度绝处逢生,始终如莲绽放、不改初心,让全片氤氲着诗意的人性之美。
展现性格和品德的力量。无论是哪种题材的纪录片,终极的主角是人,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尤其是人性之美是纪录片的深层内涵。《掬水月在手》展示了主人公的“弱德之美”。“弱德之美”是叶嘉莹先生对词体的美感特质提出的一种本质性说法,在强大的外在压力下,所不得不采取约束和收敛的属于隐曲之姿态的一种美。而在叶嘉莹身上同样有着这种“弱德之美”,面对苦难和欺凌,隐忍不发却又不屈不挠,默默地发展自己,柔韧地展示自己的生命和才华,让人赞叹。
中国纪录片诗意的文化特质
中国文化讲究含蓄、意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以意境一词来表现人与自然这一超越现实的审美关系。意境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个性体验。纪录片要表现现实,而写意性又是中国纪录片深层的文化底蕴,在用视听语言表现事实的同时,透着东方文化的审美意蕴。
写意性的表现方式。如今随着技术的发展,写意性体现的更为精致,摄像器材设备以及技术的不断发展,让画面更为精致和丰富,多种技术手段的运用让纪录片可以呈现一种陌生化的诗意。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主人公是草根诗人余秀华,这部表现诗人的纪录片有着浓郁的诗意底蕴。农村的风物人情,大量的生活场景,自然的各种声响,近乎白描的客观记录,对于人性的深刻刻画,穿插主人公的诗歌独白。这种种写意性的表达带领观众走近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痛苦,身体的残缺和令人惊艳的才华、现实世界和内心世界的巨大反差形成一种张力,整个纪录片仿若一首深情、隽永、绮丽又悲悯的诗,这种诗意令人动容、引人深思。
天人合一的生命意蕴。中国纪录片的创作文化底蕴是“天人合一”的东方文化,中国文化对于人和天地的融合、和谐有着很深的体悟和追求,在很多纪录片中,人们都可以看到这种“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比如《舌尖上的中国》围绕中国人对美食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展现了人在天地之间对于谷物、猎物、各种食材、各种烹饪方法的研究,数千年传承下来的对于自然的敬畏,对于一日三餐的重视,透过看上去很普通的餐食来表现人的情感与追求,乃至天人合一的生命理念。
中国纪录片诗意审美的发展回顾与展望
从中国纪录片诞生开始,就有着诗意的基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纪录片的诗意呈现出不同阶段的特点和风格。
单一到多元化的诗意表达。改革开放后,人们的自我意识增强,纪录片创作有了更多的人文色彩和个人思考,中国的诗意化纪录片由此而开始产生。早期纪录片的诗意风格较为单一,《话说长江》《话说运河》《丝绸之路》等早期的纪录片以诗化的语言和镜头讲述中国的人文地理,成为中国纪录片“诗化模式”的开始。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纪录片的创作着重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纪录片的美学和哲学的意味逐渐增强,用诗意的镜头和语言来表现普通人的生活。
21世纪以来,中国纪录片随着技术发展,使用大量独特的拍摄方式和后期特技,诗意的表现多为形式上的美感。近年来,智能手机的拍摄功能原来越专业化,一些导演甚至用手机来拍摄纪录片和微电影。纪录片门槛降低,纪录片的诗意在商业和艺术之间平衡,风格上趋于多元,出现了《舌尖上的中国》等一批艺术性、人文性和商业性结合得较好的纪录片,成为现象级的作品。
宏大主题和个人叙事兼容并绪。宏大叙事反映时代、社会乃至人类层面的内涵,强调整体性,善于表现宏大主题,对于社会有推动作用。比如《话说长江》《大国崛起》等纪录片,表现宏大的历史长卷和浩瀚的诗意风情,而个人叙事则主要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命运,蕴含细腻、婉转的诗意。近年来,不少纪录片创作者尝试将宏大主题叙事和个人日常生活叙事相结合,创作出《中国人的活法》等具有全球性话题,展现中国各地不同地域、不同职业的普通人生活的纪录片。
微纪录片的诗意化渐成趋势。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欣赏习惯的改变,短小精悍的微纪录片自2012年出现后吸引了众多受众。相对于传统纪录片,微纪录片单集时长短,制作成本低廉,更为灵活,更有生活气息。不仅是时长的缩短,更是具有了新的叙事结构,成为一种新的纪录片形态,而微纪录片的诗意化趋势也非常明显,如《如果国宝会说话》《人生一串》《早餐中国》等微纪录片,清新、婉约是诗意化的代表。
结语
不同题材和风格的纪录片创作如何打动人心,诗意是重要的标准,优秀的纪录片作品往往具有诗意的特质,值得人们研究与探讨。对于纪录片来说,诗意的表现形式背后是诗意的内涵和文化底蕴,探讨纪录片的诗意化元素、发展和趋势,对于中国纪录片的创作有着现实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