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新闻学视阈下的热点新闻与内在隐喻
——以藏族小伙丁真走红为例
2021-11-14王璇
□王璇
伴随着全媒体时代的来临,新闻作为新近发生事件的客观存在发生属性上的拓展,传播者与受众的主体作用更为突出,他们对新闻事件的认知、阐释和再度传播与新闻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闻的性质与热度。2020年11月,藏族小伙丁真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点人物。目前学界针对丁真走红事件的研究成果,大多是考察主流媒体的价值引领和新媒体的网红塑造作用,鲜少从新闻学的视角,研究全媒体环境下传播者与受众在热点新闻的形成与发展中发挥的主动性作用。本文将以丁真走红这一热点新闻为例,分析传播者在传播信息程中,如何通过隐喻系统建立对现实的识别、构建和理解,影响着受众的价值判断和接受反应,而受众行为又如何反向推动新闻出现新的转向。
选择性的框架搭建
广大受众认识丁真,源于摄影师胡波拍摄的藏族小伙丁真的一段短视频,画面中的丁真身穿藏族服饰,肤色黝黑、眼神清澈、笑容腼腆。这段仅7秒的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短时间内收获近500万点赞,使得丁真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红人。有的网民说,丁真拥有一双没有经历辅导班的眼睛,还有的网民说丁真让人看到了本真的美和生活的美。摄影师胡波坦言,他本想筹备一个世界高城的微笑系列画展,偶然之间给丁真拍照只是为了收集图像素材。摄影师的回应十分真切,言语中透露了丁真的图像作为信息传播载体的生产逻辑:图片的拍摄者和传播者为了突显“微笑”这一关键词,产生进行内容生产和传播的原动力,通过有选择性的“笑容”“眼神”“藏族服饰”“蓝天白云”等符号化内容为受众搭建起认知框架,框定受众了解和认识丁真的方式和重点,让受众在观看短视频时首先接收到了传播者有意强调的内容。
具体来讲,传播者在表达事实时,围绕着“微笑”来表达、修正、回忆思想与情感,用含有隐喻的信息搭建了认知框架,描述现实世界。传播者有意突出选择了有关丁真作为少数民族的淳朴和自然状态,通过相关事实信息来表达、强调和唤醒受众对美好生活和纯朴心灵的期待与喜爱,淡化新闻作为客观存在的无条件和决定性,强调信息传播者在信息选择和情感引导方面的主动性作用。从现实存在性方面来看,丁真走红事件由新近发生事件的客观存在转变为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相结合的产物,有关丁真的新闻报道与客观现实之间不一定完全等同。换言之,受众接受的图片和文字均经过了传播者的挑选和框定,相关内容放大丁真所代表的原生态生活与纯洁朴实的民风,希望有相同渴望和诉求的受众从新闻报道中品味出这些重点信息。传播者在图片和文字的呈现上有意强调这些重点信息,将客观的新闻存在转化为一种经过传播者解释和调整之后的存在。
从该角度来看,丁真之所以迅速走红,是由于信息传播者有意选择和搭建的框架取得了成效。传播者埋藏在新闻框架内部的隐喻系统迎合了受众的口味,获得他们的赞同。在丁真走红初期,当受众关注丁真的新闻报道时,他们透过高原景色和丁真清澈的笑容,看到的是自我对于美丽自然和简单生活的向往,这正是传播者有意强调的内容。在这一阶段,丁真事件的传播力是比较强的,受众的第一反应也是与内心渴望趋于一致的。
多元化的受众反应
丁真走红事件持续发酵,他成为理塘县的旅游形象大使,多个省份的文旅官博邀请他去旅游,随后央视新闻联播主播海霞为他送祝福,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连发三条推特对他进行鼓励。越来越多的丁真新闻逐渐发生,相关的新闻生产和叙事日趋复杂,受众在处理与接受多样的新闻信息及其内在隐喻时,由于思维、立场、意向等个体情况的不同,逐渐呈现多元化的新闻接受。他们在接收与阐释新闻过程中,逐渐超越语言和符号层面的认知表层,开始向新闻话语的内部探索。有些受众针对丁真的外貌、学历和身世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另外一些受众关切丁真的家乡和个人未来发展规划等,引发全网关注,由此衍生出的微博话题“标签下的丁真”“丁真直播回应选秀邀约”等均获得超百万的阅读量。
在既定的新闻框架之下,受众的个体经验与框架内的新闻话语产生碰撞,影响他们对新闻事件的观点和判断。多元化的受众反应代表了既定隐喻框架下的自我意义重塑。具有类似个体经验、拥有类似话语结构中的受众,有可能产生观点聚类,否则会导致观点差异。在丁真走红初期,受众对于丁真的关注是自由发展的,他们自由地探寻丁真与自我之间的关联,激发了一系列出于好奇和兴趣的关切点。受众认知处于各类观点混杂共生的状态,处于一种“存在即合理”的原始状态。
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各式受众反应均具有存在的潜力和合理性,不必过于追求外力控制下的意见统一。然而,如果受众期待对事件的内在隐喻取得统一的认识,则需要他们调和个体经验,到新闻事件的本质中寻找新闻本身的真正意义。例如,一些受众关注丁真的未来发展,担心他接受选秀邀约,成为普通意义上的网络红人。这些受众在为丁真担忧的同时,其实是担心丁真丢失美丽自然和简单生活的标签,成为落入凡世社会的普通人,受众自我对于美好和自然的向往将随之破碎。追溯受众担忧的本源,让人们回到了丁真走红这一新闻事件的本真,那就是受众认同并接受传播者最初的选择性阐释和隐喻化内容,而随后的新信息及其隐喻遭到受众排斥,使得他们对丁真的新闻信息产生负面化的情绪。
纠偏性的隐喻重塑
伴随着丁真事件的持续变化和受众反应的多元化走向,丁真事件的传播主体由最初的独立摄影师转变为规范化的新闻机构。一系列新闻媒体开始捕捉事件碎片,通过新闻报道赋予事件临时性的秩序和意义。2020年11月底,微纪录片《丁真的世界》发布,随后《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华社等主流媒体梳理丁真爆红的原因。这些新闻叙事突出当地政府在脱贫攻坚上做出的努力,使得丁真成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代言人。
相比于前期多元化的受众认知混杂共生的阶段,现阶段的新闻报道将关注的重点由个体放大到群体,将丁真的个体故事作为四川省藏族人民脱贫攻坚的案例之一。这一阶段的新闻报道将丁真的个体事件上升为普遍性、典范性的事件,迎合受众从特殊向一般靠拢的普遍心理,从而增大受众接受新闻话语的可能性。在新闻媒体的引导下,受众开始重新审视对于丁真的个性化观点,并出现秩序化的归顺,并不断被强化。
新隐喻的诞生,一方面源于受众前期对于丁真事件的大量关注,为新闻媒体提供了新闻生产的动力,受众在观点纠偏与隐喻重塑中起到了基础性的发动作用;另一方面,新隐喻的诞生只是新闻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节点,当丁真事件拥有了更为广泛的意义和价值,人们会继续在丁真的新闻话语与现实世界的互动中继续寻找隐喻的含义,构建对丁真本身和现实世界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受众的自我认知与评价能力亦得到锻炼,他们的人生经验和世界观存在进步的可能性。相较于传统媒体环境,新闻媒体和受众的互动更为密切,他们之间不是单纯地传播与接受关系,而是一种互相推动、互融发展的关系。
了解新闻媒体在丁真走红事件中的纠偏性作用,对于我们正确看待全媒体环境下高流量新闻层出不穷的现象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上文提到,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各种各样的受众反应处于“存在即合理”的原始状态。但是,新闻媒体适时、适当发挥新闻监督与价值引导作用,有效地避免软性热点新闻对于社会公共资源的过分消耗,对于构建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结语
丁真突然走红令许多人感到惊讶,但是深入挖掘该事件的传播原理和过程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全媒体环境下的传播机制与主体。目前,新闻信息的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联系趋于密切,他们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新闻,发展了新闻。在丁真走红事件中,无论是初期的摄影师还是社交媒体的受众群体,都成为丁真持续保持新闻热度的原动力。在此基础上,具有较高话语权的新闻机构的介入,使得丁真事件赋予了新的内涵,受众意见出现了新的归顺与转向,标志着丁真作为有趣个体的软消息成为中国夺取脱贫攻坚胜利的一个案例,小小的人物和事件背后隐含着硬消息的特质。透过丁真走红事件,可以看到,全媒体时代下的传播者与受众在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主动性和交互性更为活跃,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原有信息传播模式的逻辑与方式,具有革新性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