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眼睛比镜头更重要
2021-11-14金石明
金石明
当电视人还在滔滔不绝地和学新闻传播的学生讲“五个W和一个H”时,抖音等这样的东西打了电视人一个措手不及,甚至打了一个耳光:等电视台发布信息,黄花菜都凉透了。
开编前会的时候,我说今天是中国人传统重阳节也就是“敬老节”,你们今天怎样的策划都可能超不过昨天我们频道搞的一个敬老活动。几对金婚老人的“情话”,真的很打动人,真的很有传播价值,真的很有厚重的历史感,真的很容易被人接受,他们说了什么呢?
一位70多岁的爷爷说:“我们结婚50年了,结婚前,老丈人只提了一个要求,‘你如果不入党,我就不会把女儿嫁给你。’”爷爷当年欣喜的是,那时他已经是党员了。
就这个“同期声”就足以撑起这条短视频的核心点。我要记者用频道官方媒体账号做成短视频发布一条“金婚情话”,今年建党100周年的大背景下的这句话,足以证明“党员”这个身份的时代价值和历史价值。因为当年未来的岳父认定了女儿对象只有是党员,才足以证明未来女婿的人品、能力、素质。
你说,今天记者急着一天去寻找重阳节的新闻报道题材,估计也找不到这样的采访对象。如果搞活动的同事不是从事新闻报道的工作人员,他只管把活动做完,他才不会管你说了什么,能不能成为好新闻。那么这样的“新闻点”,无论如何你是捕捉不到的。
所以,我说所有的电视记者在新的媒体生态下要快速“转身”,不要摄像记者只管拍画面,文字记者只管回去写文稿,就是没人关注在现场最具价值的现场细节,对当下最火的短视频创作,你如何能抓到最具价值的视频呢?
为什么抖音当中一些普通人用手机拍的某个短视频比你“认认真真”拍的新闻更具吸引力呢?因为他知道受众更想看什么,而你作为一个专业的记者只关心自己能不能成稿,而不考虑受众最主要的需求。所以,你的传播效果当然大打折扣。如果你的传播渠道还不“迷人”,你可能就在做无用功。
在“接受美学”的概念中,不被接受的美是还没实现的美。你辛辛苦苦做的“传播内容”没有人接受到,你的媒体都是没有价值的。我希望记者不管是拍的还是写的,还是做活动的,都该有一双“慧眼”发现令人兴奋的点,然后通过自身媒体的各种渠道迅速传播出去,这样才是个当今的好记者。
我在和学生讲新闻时效性的时候,反复强调当今的新闻时效性和历史的新闻时效性已经不是一个概念了。
抢先和抢鲜,都已经有了更新的技术手段,看你怎么运用了。我最着急的是,今天纸媒的记者都知道视频怎么做,电视记者还在以为自己是做视频最专业的选手。可摄影还是摄影,文字还是文字,编辑还是编辑,最后等着合成,就是没人发现那个最有价值的片段,而往往就是那个片段引爆了舆论,成了影响力最大的“爆款”。
新视频时代,电视人真的不能再墨守成规了。要用镜头,更要用眼睛。对电视人而言,眼睛比镜头更重要。镜头已不是你的独门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