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传播视角下智能媒体对中华文化感召力建设策略研究

2021-11-14卢宥安

声屏世界 2021年20期
关键词:感召力中华文化跨文化

卢宥安

“交流中我们不能总哀叹壁垒渴望桥梁,而要通过各种方法去尊重‘边界’。”《对空言说》的作者约翰·杜翰姆曾这样描述现今的交流现状。回溯中国的国际传播史,史安斌等(2021)将其分为了三个阶段:鸦片战争时期的“中国与世界”、改革开放时期的“世界之中国”、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的“中国之世界”。从最初的二元对立到如今的“全球中国”,中国的国际地位完成了巨大转变,但国际传播影响力仍捉襟见肘。

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中强调要从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这五个维度突围,并把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上升至国家战略维度。在国际传播中,中华文化的对外输出始终是传播的难点和痛点,但作为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我国,文化应该是未来我们实现突围的重要发力点,因此笔者将侧重文化感召力这一维度着重探讨建设策略。

现今智能媒体的兴起,使文化的跨国传播拥有了更多可能。李芊芊(2021)认为在面对中外文化摩擦的处理上,智能媒体经大数据形成的高接纳度的“话语逻辑”与“叙事形式”能有效提升文化自洽度。同时在面对国际传播的文化折扣问题上,也能经大数据挖掘与多手段的呈现弥补过往文字传播的局限,加深不同国家用户的信息理解程度。同时,智能媒体的出现还极大丰富了内容的呈现形式,韩飞等(2021)认为随着智能媒体的融合与技术的驱动,诸如《以古为友》这类新媒体与国际顶级机构合作类型的纪录片,会成为国家形象建设的新趋势。同时智能媒体加持下的中国文化软实力,以纪录片为媒在网络空间完成升维迭代,能更进一步地聚焦人类共同关切,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前人学者在智能媒体对国际传播的影响方面虽然做了深入论述,但仅停留于影响层面未对提升文化感召力的具体措施进行论述。因此笔者将从国际传播视角出发,着重探讨智能媒体对中华文化感召力的提升策略。

传播现状:高低语境下的智媒破局

在跨文化的传播交流中,主要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用户群体。传播学者爱德华·霍尔(Edward Hall)针对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交流,提出过高低文化语境的论述。在爱德华·霍尔看来,文化传播是传受者编码与解码的共同作用,“高语境文化”更依赖语境的作用,而“低语境文化”则更关注文本本身,因此在高低语境文化之间的交流中,易因解码障碍导致文化隔阂的出现。

这一理论充分解释了我国跨文化传播受阻的原因,作为“高语境文化”代表的中华文化是晦涩、深邃的,其在面对“低语境文化”的直接、浅表时,因解码方式的不同难免会产生文化上的误解。例如中国人更习惯对语境的解读,关注话语背后的深刻内涵,而西方人则仅停留于内容表面,关注浅表的字面意思。

而智能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以往的文字的局限,视频的兴起催生了传播生态的变迁。视觉化元素的加入使内容更直观生动,大大减少了文化交流中的解码折扣,同时也降低了我国文化“出海”的难度。

纾困解局:三维度下的策略分析

智能媒体加持下,内容的转变涵化着用户的媒介使用习惯,也改变了国际传播的生态格局。在这样的变革背景下,笔者将从情感语境、形式创新、语态变迁这三个维度逐层降维,以此分析智能媒体提升中华文化感召力的具体策略。

情感蓝海下的语境考量。为消解高低语境之间的文化折扣,在传播策略上应将情感传播置于核心位置。直白的情感表达相较隐晦的理性说理更易打破原有屏障,拉近不同文化背景双方的心灵距离。雅各布森曾提到“语境”对传播的积极影响,因此中华文化在借智能平台主动出圈时应抓住情感蓝海的空白,构建适应中华文化的情感语境,选择与文化匹配的情感场域。同时,在情感蓝海的挖掘上面,要引入多维的评判标准并注重时机时宜。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近两年公共卫生议题的升温,我们应把握时机向国际社会推广中药文化,从单一具象化文化入手推至整个中华文化的情感内核,并以此来逐步提振文化感召力。在具象化的中药文化的跨文化传播中,要着重对中药文化背后情感因素进行深度挖掘,中国历史上中药文化意指“以仁存心”的医德与中国人民的人性关怀,这既符合当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又能建构正面的国家形象。我们可以从这一具象化角度出发升维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体系,例如可以在阐释中药文化的人文关怀的同时推介中华孔子文化中对“仁德”的提倡,或书法文化中对“止于至善”“不自知”——谦逊情感的雕刻。总之,只有从具象化视角入手抓住不同文化背后的情感逻辑,才能升维至宏观层面,从整体上有效提升文化自洽度。

形式创新中的平台布局。当下智能媒体技术的发展促成社交媒体平台的飞速勃兴,中华文化的跨文化传播也不能仅仅局限于以往纪录片、宣传片的固定思维,新兴的网络短视频、直播等多元媒介形式都是文化“出海”的绝佳载体。互联网平台的出现,在下放话语权的同时也增强了内容的包容度。不同于以往文字的局限,现今图片、视频、虚拟技术、直播技术等的应用,极大了消解了“高语境文化”面临的“在地化”转接难题,传播形式的变迁为文化产品的“编码”与“解码”搭建了更为便捷、易通的交流桥梁。

现今以青少年为主要用户群体的TikTok平台,是中华文化纾困破局的最佳渠道。青少年群体对新兴内容、新兴文化拥有较之其他群体更高的接纳度与包容性,也愿意给予不同文化较为平等的展现机会。同时青少年群体相对成年人较窄的“经验域”,意味着他们受传统媒体的框架建构的影响更小,这为消解中外文化鸿沟的阻碍提供有力条件。因此,在中华文化的跨文化传播中,我们可以利用TikTok智能平台的优势,通过主动设置与中国文化有关的议题,并发起能激发“米姆式传播”的与中华文化相关的互动挑战话题,并借助信息流、影响流的多级传播效果与平台推送资源的倾斜,增加中国文化的国际曝光度,从青少年群体入手唤起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语态变迁中的激活因子。从具体的传播内容上看,文化传播还应注重具体内容的语态转换。在文化推介中,除了传统的主流旗舰媒体外,还应打造多元的叙事主体矩阵,通过差异化视角互补来丰富文化传播中的语态类型。例如可以大胆吸纳诸如李子柒、阿木爷爷这类民间意见领袖的“民间之声”,或者借助郭杰瑞、歪果仁研究协会这类亲华知华的海外媒体的“国际之声”。通过丰富传播视角,消弭过往跨文化传播中的交流鸿沟,增强与海外用户的情感“接近性”。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英国学者Michael Hoey提出的词汇“触发理论”的启发,我们在话语表达上可以将表达重心置于外国用户熟悉的中华传统文化上。例如在分析李子柒与阿木爷爷的传播内容时,以外国用户熟知的传统农耕文化和以鲁班锁为代表的手工文化为内核构建自己的传播内容,通过传统文化元素的使用激活用户认知基模中的认同感,以此吸引用户的关注,促成当代中华文化的推广。这也启示我们,在内容选择上可以充分利用智能媒体的数据监测技术,通过用户画像抓取受外国用户追捧的传统文化因子,再借助个性化的内容制作精准投送直抵用户,以此实现当代中华文化的“借船出海”。利用智能媒体技术结合语态变化与叙事逻辑的创新,能大幅提升传播的触达率增强中华文化的感召力。

结语

现阶段我们应利用好智能媒体机器演算的技术红利,着重提升文化的转化度,最大化消解“高低语境文化”差距造成的中西文化隔阂。同时,还应该加大中国当代文化的推介力度,可以从饮食文化、书法文化、中药文化等具象化角度入手,对宏观议题逐层降维;还应借助中国的民间网红配合亲华、知华的海外媒体,运用短视频、直播、VR等新兴形式“造船出海”。除此,中华文化还应大胆跨界出圈,借用联名、限定等方式与知名品牌合作“借船出海”。然而,在借助技术创新的同时也要警惕诸如隐私泄露、信息茧房等负面隐患。因此如何最大化、最恰当的利用好智能媒体提升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将是未来文化跨国传播工作研究的首要重点。

猜你喜欢

感召力中华文化跨文化
怎样跑出更好的成绩
做追赶的人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浅谈如何培养少儿文艺导演的感召力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不断增强中国话语影响感召力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