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自制纪录片在全媒体时代的创作特征与发展策略

2021-11-14

声屏世界 2021年3期
关键词:纪录片受众内容

网络自制纪录片的创作特征

当下的网络自制纪录片源自传统电视纪录片与互联网的融合,其创作不仅要适应网络传播方式,还要符合互联网受众的需求。以互联网思维来看待网络自制纪录片,就是指制作出适宜在这个不限时间、地点、终端的全媒体环境下就可以进行内容传播的纪录片作品,实现多终端的双向传播模式。可以说,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电视纪录片的创作方式,而正是这样的改变使得网络自制纪录片在众多影视作品中得以脱颖而出,为我国纪录片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因此,把握网络自制纪录片在适应当下环境的过程中所需具备的特点,对网络自制纪录片未来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平视化的创作视角。网络自制纪录片作为传统电视纪录片的亚类型,是在后者的基础之上继承发展起来的。为了迎合网生代受众的观影习惯,网络自制纪录片在其创作过程中做出了一定的改变。在传统电视纪录片中,所记录的内容往往带有一定的教育性和精英视角,所以部分传统电视纪录片虽然内容富有意义和深度,但并不受网生代受众的喜爱。长此以往,传统电视纪录片就会陷入曲高和寡的尴尬境地,而网络自制纪录片则采取平视化的创作视角,将影片所传达内容和受众放在平等的位置上。以哔哩哔哩出品的纪录片《寻找手艺》为例,这部纪录片是一部典型的UGC类纪录片,主要讲述了一个非专业的摄制团队寻找100多项传统手艺的故事。这部纪录片没有精致的声画,没有巧妙的剪辑,有的只有摇摇晃晃的画面和忽大忽小的声音。可以说这部纪录片没有所谓的专业性可言,但是导演采用第二人称自述的方式讲解记录,把自己和观众放在同一位置,参与到影片中,具有较强的代入感。这部纪录片没有选择去刻意摆拍,没有采用所谓的精英视角,平等地将这份真诚与安静传递到观众眼中。在拍摄过程中,导演并没有制定详细的摄制计划,大量的画面都是随机拍摄,虽然导致整体画面杂乱无章,却使画面显得更加自然。此外,摄制组并没有刻意地向观众展现一个“完美”的手艺世界,反而将一些荒废破败的景象呈现给观众。既让观众眼前一亮,又让观众体会到导演所传达的真诚。

碎片化的传播特性。在全媒体时代下,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越来越习惯于通过手机等移动端设备来接收信息,养成了接受碎片化信息的习惯,这在当下短视频行业火爆的现象中可见一斑。因此,微纪录片作为传统电视纪录片在新媒体时代的亚类型应运而生。微纪录片往往指的是在五六分钟左右的时间展现某一件事或人物的纪录片,这类纪录片虽然篇幅短小,但是往往节奏紧凑、题材广泛,再加上制作周期远比传统电视纪录片短,还具有一定的实效性。更适合当下受众对快餐文化的需求。以二更视频所制作的“更北京”系列中的《我执》为例,这部人物纪录片仅有六分钟,导演选择将精彩的镜头放在前30秒,在配合主人公梁文道的画外音,给观众留下极大的悬念感。虽然本片中的场景少,但是通过快节奏的切换和采访,让观众细致地了解到主人公梁文道的故事。其实,除了《我执》,二更平台还制作了一系列相似类型的微纪录片,集与集之间都相互独立,每看完一集都会让观众了解一件事、一个人,巧妙利用了受众生活中的碎片时间。

极致化的视听体验。在过去的纪录片中,大多数导演往往注重大场景的拍摄,以烘托出一种史诗氛围,但是这样常规的画面已经不能引起当下年轻人的注意。于是,营造视觉奇观是网络自制纪录片摄制过程中的重点,这一点在美食类网络自制纪录片中尤为突出。相对于传统电视纪录片大而全的画面风格,网络自制纪录片则更多地属于小而美。在由陈晓卿团队制作的网络自制纪录片《风味人间》中,导演使用了大量的显微镜头,拍摄了食材之间的化学反应和自身的构成和质感。如拍摄家常豆腐的片段中就采用了显微镜头展现卤水混合豆腐,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产生的反应。通过营造视觉奇观,一方面可以吸引观众的眼球;另一方面也拓展了纪录片的审美空间。网络自制纪录片在适应网络的过程中既有所继承也有所发展,通过镜头组接和视觉奇观,展现出与传统电视纪录片不同的美学风格,使网络自制纪录片作品更能抓住当下网生代受众的观影喜好,为今后的创作提供了新的可能。

网络自制纪录片的发展策略

随着网络自制内容的兴起,网络自制视频平台蓬勃发展,如今的自制内容已走出了兴起时的散漫,开始进入选择调整阶段。与发展相对成熟的网络电影和网络剧相比,网络自制纪录片还面临着发展后劲不足、产业链单一、内容制作粗糙等问题,成为当下制约网络自制纪录片发展的枷锁。

网络自制纪录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首先,纪录片长期以来的发展相较于电影电视剧等其他类型的影视作品较为缓慢,很大的原因在于纪录片市场盈利模式单一且不明确。传统电视纪录片的盈利往往是通过版权和广告。而在网络自制纪录片中,也仅仅是通过版权、广告、会员等方式盈利,而纪录片的资金收入往往是由观众的浏览量决定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一些粗制滥造的作品出现,无益于纪录片的长期发展。因此,拓展纪录片的产业链对于网络自制纪录片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其次,随着当下观众对碎片化内容的不断关注,大量的视频制作平台都有向小微方向发展的趋势,微纪录片的火热也带来了部分创作者的盲目跟风。相对于拥有雄厚制作能力和稳定资金流转的传统电视制作机构,部分网络制作平台虽有一些优质作品,但是很难具有连续性,如曾经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相同类型的美食类纪录片不断播出,潮流之后只留下一地鸡毛。相对于传统电视纪录片的丰富内容,网络自制纪录片往往受限于较短的时长限制,存在一定的制作难度。因此,部分网络自制纪录片往往画面精美,但是内容核心缺乏深度。

网络自制纪录片的发展策略。首先,对于拓宽纪录片盈利模式的问题,在我国已有多家制作机构进行尝试,除了上文所说的故宫线上线下的盈利模式,与第三方联名合拍也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方法,如在近几年大火的网络自制纪录片《侣行》,就与汽车品牌奔驰合作,提供赞助和拍摄所需的车辆。既减少了拍摄成本,也增加了纪录片的广告收益。当然,拓宽行业产业链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纵观当下的纪录片文化产业链条,还处于由国家主导的文化事业阶段,并不能很好地融入互联网市场。究其原因,需要推动纪录片行业由文化事业向文化产业阶段转型,形成企业化的产业模式。其次,对于网络自制纪录片内容浅表化的问题,制作方应积极寻求外部资源,不断改变自身的发展策略,促进纪录片盈利模式的创新,形成多元化的发展格局,积极拥抱互联网市场。如在制作领域,可以联合拥有雄厚制作实力的电视机构,弥补自身的短板,打造网台联动的新格局。最后,对于网络自制纪录片版权监管难以及法律法规不明确的问题,更需要自制平台提高对自身品牌版权的保护意识。有关部门也需要积极落实相应的法律法规,让网络内容的版权保护有法可依。

结语

在全媒体时代的浪潮下,网络自制纪录片的产生是顺应市场发展的必然,网络自制纪录片以碎片化的传播方式及较低的制作门槛,改变了长久以来纪录片单向性的传播方式,拉近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在2019年我国网络自制纪录片发展迅速,带动了整个纪录片行业向前发展,但是还不能满足于现状,需正视网络自制纪录片的问题,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

猜你喜欢

纪录片受众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主要内容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