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下Vlog与新闻报道的互相成就浅谈
2021-11-14□
□
Vlog是视频博客(Video log)的简称,视频主角——Vloggor通常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分享当下日常和生活状态,因前期、拍摄及后期都由博主本人完成,所以个性化特征非常明显,时间弹性大,通常为1-10分钟。Vlog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2000年1月2日,一个叫Adam Kontras的人将自己洛杉矶之行的视频短片上传到Blog,他没有意识到他的小举动正在创造历史,这是视频第一次出现在博客上,Vlog就此开端。Vlog发展的另一个关键节点是2005年2月YouTube的成立。至今,YouTube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Vlog分享平台,而B站和西瓜视频则是其中国的代表。
Vlog的传播特点及发展困境
传播特点:创作者的“人设”助力传播。Vlog“以我为主”的叙事方式注重个人的表达,作者通过对生活体验等的表达打造鲜明个人标签,从而增强Vlog的吸引力以及受众黏性。人格化是区分自己和他人的标志,要想影响力最大化,就要让受众清楚地记得作者与他人的差异点。可以说受众观看Vlog,其实是欣赏Vlogger的人格魅力。Vlog通过身临其境的信息提高了受众的代入感,受众在观看过程中不免会结合自身经历,从而与Vlogger产生某种关联和共情。与VR、AR不同的是,这种沉浸感多了一份人情味和亲和力,是带有人格化的互动而非冰冷的程序设置的互动,有利于与受众建立强联接,培养固定的粉丝群。
发展困境。首先,先天基础较为薄弱。尽管创作和受众群体逐年上升,但与抖音等短视频软件相比,基数的差别还是比较大。B站上观看量最高的Vlog没有超过2000万,而抖音的受众群体庞大,有上亿用户。除了数量,质量方面也遭遇了瓶颈。中国Vlogger创作的视频更多是在借鉴国外的优质内容,缺乏本土特色,而原因主要在于Vlog的普及还不够彻底。
其次,创作者的个人隐私可能会暴露。因记录日常生活是Vlog的拍摄特点,所以周遭的景色就难以避免地被剪进素材,这在无形中暴露了作者的地理位置和生活习惯等。当今网络便捷的弊端就被无限放大,创作者的人身安全不能得到很好保障。
第三,门槛降低,内容把关需加强。为获得更多流量,一些作者拍摄负面、暴力的视频来博人眼球。因为如果仅仅记录生活的流水账,便落入“庸俗化”,但为避免“庸俗化”而拍摄一些“打擦边球”的视频,就滑向了“低俗化”。随着“平民作者”的增多和对于“收割流量”的渴望,不难发现这类低俗化作品越来越常见。
第四,内容激励机制有待完善。目前,西瓜视频等也入局希望分得一杯羹,其通过开展培训营和赏金奖励等方式,吸引众多大学生入驻平台,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容产出。但除了少数kol可通过与品牌方合作获得比较丰厚的回报外,绝大多数koc变现的空间微乎其微。使更多创作者不仅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物质上也能抵消创作成本,是Vlog继续“开拓疆土”的重要条件。
最后,传播平台有待进一步拓宽。尽管B站上有众多优秀的Vlogger,但受众更多还是偏年轻化群体,不管是从体量,还是从受众来说,与YouTube之类的网站都没在一个等级上。而国内主打综艺和影视剧的视频网站巨头——爱奇艺、腾讯等,其核心发力点并不在短视频内容创作上,所以在传播渠道上有待拓宽。
应运而生的Vlog+新闻
应用案例。积极反馈与互动,引起广泛的关注。受众的反馈和互动是衡量传播效果的重要尺度。2019年11月9日,“康辉的Vlog”第一季“大国外交最前线”更新,随后接连上线7个时长两分钟左右的竖版视频,它一改严肃印象,搭配字幕、背景音乐、转场效果等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并适应了手机终端观看的方式,引发全网关注。
一是借助多个平台,强化社交属性。康辉视频更新期间,热度只增不减,频频上热搜,因其形成的多个传播点,放大了视频的传播效应。央视主持人用Vlog的方式讲述新闻,视频传达出的真实感以及出乎意料的反差萌自然会受到网友追捧。
二是主流媒体主动下沉,传播更具影响力。现在尤其是年轻群体对主流媒体发布的信息有过于严肃的刻板印象,几乎将其边缘化。而Vlog的传播方式正好契合当下社交媒体的传播特征,这种积极探索的新传播形式用最接近年轻人的方式努力打破话语壁垒。截至目前,央视新闻在抖音的粉丝量为10568万。
PGC生产模式弥补传统报道的人文性。“Vlog+新闻”目前主要有两种形式,其一是PGC即专业生产内容,是指由专业的媒体进行新闻报道。比如2020年“抗疫”,有多家主流媒体派出记者到武汉,他们亲临现场采用Vlog的形式,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提高观众的沉浸感与体验感,情感上更易产生共鸣,传播效果更佳。平等视角的报道丰富了内容的同时,还弥补了传统报道缺失的人文性,多了一分温暖。
PUGC丰富传统报道的形式。另一种是PUGC即PGC和UGC相结合的内容生产模式。例如,疫情期间一位武汉本地Vlogger搜集素材,《人民日报》对素材进行加工后,通过官方渠道发出《一个武汉伢的武汉日记》Vlog。这类新形式新闻的出现,得益于自媒体用户群体的不断扩大。自媒体用户在疫情报道中,比专业媒体更具时效性和亲历感,而主流媒体给自媒体用户提供了更优质的发布平台和传播渠道,二者实现了优势互补。
“Vlog+新闻”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发展面临挑战。“Vlog+新闻”一改传统报道严肃的新闻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在重大议题报道、系列报道、突发性连续报道中作用力尤为突出,可作为主要报道的配合和补充。从“两会”等政治性新闻到疫情期间不少主流媒体通过Vlog的方式拍摄战“疫”日记,可以看出主流媒体对Vlog的重视。然而,“Vlog+新闻”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康辉的Vlog在后期遭到越来越多“形式大于内容”的泛娱乐化的质疑,主流媒体需重点关注权威性与娱乐性的边界问题,避免其往泛娱乐化倾斜。为产出优质内容,Vlogger需具备一定的拍摄能力和专业素养,还需定期更新以保持用户黏性,作者的叙述水平、表现力等也会影响受众的观感。因此Vlogger要避免仓促上阵,但如今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语言边界的把关、情节组织、内容创新、视听元素的使用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稳步迈进的对策。为了达到1+1>2的传播效果,2019年1月9日,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就接连发布相关准则,并列出100条短视频不得出现的具体内容。这是国家引导短视频健康发展的有力举措,也对短视频的内容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Vlog作为“崛起时代”的一种视频形式,它的生长需要一个规范的网络环境。
首先,平台需加强规范与建设。在当下的自媒体时代,平台应建立激励机制来扶持高质量内容,给予作者积极的心理和物质反馈,形成良性循环。另外,平台还应为Vlogger提供更广阔的商业平台,并加强博主的隐私保护。
其次,个人的媒介伦理和审美素养有待提高。对vlogger而言,要励志创作既有吸引力又有正能量的视频;对于受众而言,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要树立正确的媒介观,避免断章取义,辩证思考,还要尊重创作者个人隐私,不越界。
近两年Vlog或许还不足以和短视频分庭抗礼,但其发展空间是巨大的。要想实现稳步发展,需要积极作为,优化传播方式,在政策、平台、创作者和受众的共同发力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展望及机遇。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国内四家运营商发放5G商用牌照,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打破了短视频传播的瓶颈,而依托于短视频的“Vlog+新闻”必然会得到进一步发展。主流媒体积极布局“Vlog+新闻”,大大提升其权威性和公信力,也促使其发展从小众逐渐走向大众。
结语
“Vlog+新闻”的呈现方式为新闻报道注入了全新的血液,使其更具活力。从近两年的报道领域来看,重大会议报道成为“Vlog+新闻”的主阵地,其平等亲和、生活化的表达打开了时政新闻流量的入口。同时Vlog在传播领域的应用打破了传统媒体采、编、发部门的分立,推动了媒介技术与受众体验的更好融合。“Vlog+新闻”凭借鲜明的生活气息和个性张力表现出强势的发展劲头,打破了传统新闻的刻板属性,使新闻和受众之间的距离更近,兼具信息传递、社交互动和直观表达的多重属性,将主流媒体内容的权威性和新媒体的便捷性完美融合,与当下受众的新需求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