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艺术类大学生资助育人现状研究
2021-11-13吴潭
吴潭
摘要:艺术类大学生资助育人是高校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始终把“育人”主线贯穿其中,把“扶困”与“扶智”、“扶志”有机融合。本文根据艺术生特点,以湖南科技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学生为调查样本,分析家庭经济困难艺术生的地域分布、家庭人口、致贫原因、家庭年收入等情况,深入研究艺术类大学生资助育人过程中存在的现实困境,并提出改进对策。
关键词:三全育人;高校;艺术类大学生;资助育人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构成,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关系着高校教育向内涵式发展转变。艺术类学生个性鲜明,做好艺术类学生资助育人工作,要充分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摸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现状,在依托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基础上,实现精准资助育人,为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一、“三全育人”与高校艺术类大学生资助育人的基本内涵
(一)“三全育人”理念的定义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高校教育提出新要求,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2017年12月,教育部发布《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2]全员育人是从育人主体出发,解决谁来育人的问题,不再把育人主体局限于辅导员、思政课教师,而是动员学校全体员工、家庭及社会共同承担育人责任;全程育人是从学生学习整个过程出发,解决怎样育人的问题,育人主体要把握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从不同阶段开展育人工作;全方位育人是从育人方法出发,解决育什么人的问题,充分运用各种教育方式,如奖助评比、校内外实践活动等进行全方位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
(二)高校艺术类大学生资助育人的概念
高校艺术类大学生资助育人主要是指,通过相关资助政策帮助家庭经济困难艺术类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实现育人成才目标。其中,育人主体是多元化的,包括学校、家庭、政府、社会等多方力量;受助对象是家庭经济困难艺术类大学生,这类学生的家庭难以承担其在校的学习费用和最基本的生活开支,需要政策帮扶才能顺利完成学业;目的是要通过有机融合“资助育人”理念,加强对受助对象的人文关怀和精神激励,重视扶智扶志,培养受助对象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的有用之才。
二、当前高校艺术类大学生资助育人的现状分析
(一)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家庭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开展的第一步,而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首要任务便是全面了解、摸排受助对象家庭的基本情况。本文以湖南科技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艺术生为调查样本,通过问卷调查采集学院258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据,对其家庭基本情况进行分析。调查显示,受助学生家庭地域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北(57人)、贵州(40人)、山西(40人)、甘肃(38人)、湖南(21人)、云南(11人)、四川(10人),实际上,该学院从河北、山西单招的生源较多,这两地受助学生的比例较大受到了招生政策的影响,但84.11%的受助学生家庭基本分布于中西部地区;从家庭人口方面来看,受助学生家庭人口数超过4人(包括4人)的有194名,占比75.19%,但有90.31%的受助学生家庭劳动力人口在2人以下,其中,110名受助学生的家庭劳动力人口数只有1人,121名受助学生的家庭劳动力人口数为2人,2名受助学生家庭无劳动力人口;从致贫原因看,主要是家人生病、重病、残疾、去世等情况造成劳动力丧失,父母离异、遭受自然灾害事件等原因;从家庭年收入来看,237名受助学生家庭年收入不超过一万元,占比91.86%;从家庭负债情况来看,168名受助学生家庭有几千到几十万不同程度的负债,占比65.12%。以上数据说明,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现象是实际存在的,实际上,许多学生是由于分数优势选择了艺术类专业,而不是本身家庭经济优势,相反,艺术类专业学费相对其他专业更高,导致艺术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逐年增加,与社会上对艺术类大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刻板印象并不一致。
(二)高校艺术类大学生资助育人存在的现实困境
1、资助育人主体局限化
“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下,高校雖大力提倡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育人工作,但实际仍以资助任务层级传达为主,完成资助计划。[4]二级学院学生资助工作的具体落实推动基本由资助专干、辅导员负责,资助育人主体受限。比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主要依靠于学生本人所提供的家庭情况调查表等资料,但因认定时间限制,辅导员或班主任难以辨别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尤其是艺术类大学生,自尊心很强,基本可以通过专业能力在校外兼职赚取一定的生活费,家庭经济环境更具隐蔽性。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存在区别,在认定等级上难以划分非常明确的标准,加上学生生源地区的距离及工作效率,走访调查工作不太符合实际,精准认定存在一定困难。
2、资助育人过程短期化
高校艺术类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要遵循教育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育人理念要贯穿资助工作始终。但实际上,高校艺术类大学生资助工作偏重于结果评价,注重资助人数是否与计划数一致,资助金额是否与预算一致,资助资金发放是否到位,忽视了不同年级学生、不同时期的育人功能。高校资助工作侧重在秋季学期的资助认定工作,对资助政策的宣传活动较少,对学生的感恩诚信教育活动开展较少,对资助认定完成后的追踪评价少。如少数受助学生不懂感恩,资助政策被功利化,觉得理所应当,拿到资助资金后不是为了完成学业、减轻家庭负担,反倒把这笔钱当成个人小金库,购买心仪已久的名贵物品等。
3、资助育人效果单一化
“三全育人”理念提出后,资助育人工作虽加大了对学生精神层面的重视,但育人理念尚未完全转变,仍然是更倾向“资助”,资助与育人两者之间存在断层现象,“育人”收效甚微。高校艺术类大学生资助育人重心偏向于经济物质帮扶,还处于物质“保障型”阶段,缺乏对受助对象精神层面的思想引领和能力方面的培养拓展。[5]高校艺术类大学生资助工作尚未健全资助与育人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忽视对受助对象在课程学习、心理辅导、社会实践、人际交往、就业创业等方面的增能,仍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阶段,“输血式”的无偿资助容易滋长受助对象“等、靠、要”等消极思想,难以解决问题根源,资助育人形式固化僵化,育人效果单一。
三、“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艺术类大学生资助育人改进对策
(一)精准认定资助受助对象,动员资助全员育人
目前,高校艺术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消费习惯存在蒙蔽性,认定过程中存在很大辨别难度,要拓展资助育人主体,建立健全一套学生家庭情况调查体系。艺术类大学生尤其是音乐学专业学生,可根据往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库名单,分配小课指导教师点对点调查,长期持续追踪监督入库学生,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精确度。学校后勤可以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勤工助学、顶岗实习岗位,行政人员则发挥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功能。政府相关部门要继续加大对高校教育的投入,在扩招的情况下保障新增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资助资金的经济帮扶。通过校企合作、实习基地鼓励爱心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加强规范管理,公开收支明细,出台政策吸引社会组织的资金进入。
(二)明确资助育人阶段重点,推进资助全程育人
高校艺术类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要区别不同阶段、不同年级学生的资助育人重点,提供有针对性、个性化、多元化的帮扶。一是给录取考生邮寄录取通知书时,一并邮寄国家资助政策宣传手册,让学生及其家长知晓党和国家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帮助,开通新生报道“绿色通道”;二是新生入学后,组织资助政策新生专场,进一步帮助新生了解“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互助、个人自助”四位一体的资助体系,让学生了解完成学业不仅可以申请国家助学金、还可以申请奖学金,参与勤工助学等活动;三是加强对老生的诚信、感恩、励志教育,普及金融常识教育。举办“诚信、感恩、励志”主题活动,将诚信、感恩、励志教育贯穿资助育人全过程;四是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提供就业帮扶,培养毕业生积极就业创业的进取精神,鼓励毕业生应征入伍,去基层、去西部就业,做好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工作。
(三)健全資助育人长效机制,实现资助全方位育人
高校艺术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工作要注重育人理念,搭建资助全方位育人平台,以助学贷款为依托,完善“奖、勤、助、贷、免、补”全方位育人体系,促使资助工作从“保障型”转变为“发展型”,从“输血型”转向“造血型”资助。树立一批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典型榜样,通过学校官微等新媒体方式广泛宣传,发挥优秀学生的示范作用。重视精神帮扶,除了物质帮扶以外,要加强对受助学生的心理咨询与疏导、学业指导、就业指导等,满足其全面发展的需求。广泛开展社会实践,让受助学生多参与社会公益等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受助学生自立自强自信的品质。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反馈机制,对受助学生在校生活情况实施动态测评,发现有不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及时取消其资助名额,家庭经济出现突发状态可以申请临时困难补助,提升资助育人实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1).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EB/OL].http://www.gov. cn/xinwen/2017-02/27/content_5182502.htm
[3]阮晓芳,向维娜.“ 三全育人”模式引导下的高校资助工作创新研究[J].科教论坛,2019(8):26.
[4]陈亮.“三全育人”模式下的学生工作体制创新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5):130-133.
[5]李茜茜.对“三全育人”视阈下高校精准资助育人模式的思考[J].高教研究,2019(1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