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年制高职教育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改革

2021-11-13季建华

学习与科普 2021年27期
关键词:五年制机械制造高职教育

摘要:五年制高职教育系统有着明确的教学计划划分,对于基础课程教学体系设置应当遵循前三后二的教学整合,发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彼此联系,提高教学质量。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中应认识到学生基础较差、自主学习动力不足、设计选题缺少与应用实践相结合等方面问题,通过积极进行教学机制调整,来提高五年制教学质量。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教育;机械制造;系统化教学

五年制高职教育系统是指三年制中职教学和两年制高职教学的相互结合,通常情况下,机械制造业在五年制教学模式当中,结合前三后二的特性,会分为前三年理论基础教学和后两年的实践应用教学,依托课程内容组织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能力提升,帮助学生获得岗位 就业能力,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前后两个阶段是否能够有效衔接,历来是系统内部重点关注问题,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庞杂,学生一旦出现学习进度、学习状态的偏差,便很难在后续的实践教学当中有序获得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因此教育系统需要进行系统化层面的改革和创新,来解决五年制教学模式面临的种种问题。

一、五年制高职教育中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情况

五年制模式当中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内容包含机械设备冷加工、热加工方法、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典型零件的加工处理方法等。其中三年制阶段的中职教学环节当中,主要以机械加工方法、操作方法等基础性内容教育为主,其中涉及到工艺装备的认知、选用和维修调整;两年制的高职教育阶段则从方案制定角度出发,利用实训场景为学生提供模拟实训平台,学生需要具备自主的工艺技术方案编创能力,能够对立完成一些简单的机械加工项目如夹具设计等。

对于学生来说,五年制机械制造学习需要形成综合性分析能力、实际解决问题的操作能力两方面能力。机械制造岗位当中要求学生必须能够运用基础知识,通过技术文件的编作来应对各种复杂的工艺情况,同时具备一定的面向未来发展的创新水平。

二、五年制教育系统当中机械制造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中职阶段学生基础十分薄弱

中职阶段理论教学在于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认知,形成系统化的机械制造概念。但从当前国内职业教育环境来看,大部分中职学生并未养成学习习惯、对于学习方法缺少正确的认知和实践,在理论学习当中容易陷入迷茫,无法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学当中常见的问题如不会进行学习总结、无法建立起概念之间的彼此联系、无法看懂图纸、对于冷热处理无法进行有效区分等,都是基础薄弱所带来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水平。

(二)缺少自主学习动力

自主学习是现代教育对于学生提出的希冀要求,希望学生能够在教育系统当中形成自我提升的认知,通过各类学习方法不断参与学习,提高自身的能力。但从学生基础情况来看,五年制高职教育学生很少形成自主学习动力,他们既不具备学习能力,同时也缺少学习意识,部分学生存在“三分钟热情”现象,无法长久持续地投入到学习状态当中。机械制造教育无论是理论环节还是实践环节,学生的主观投入的缺失,都会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学生无法获得能力成长等现实问题。

(三)教学当中选题内容与实际相脱节

除了学生主体问题之外,教学系统当中的教学内容设置和教学开展情况等方面也暴露出较大的问题。其中选题问题是最为显著的问题之一,观察发现,大部分机械制造教学选题落后,几乎为前几届或者网络上随处可见的内容,教学指导将重复运用作为标准,导致学生在设计中更多采用更为简单的抄袭方式来完成任务,非但不会对学生能力成长起到促进作用,相反还会导致学生形成抄袭等不良习惯,给予学生不良的道德暗示,导致职业道德教育压力更大。

三、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改革创新方向

(一)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需要进一步贴近学生需求

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与学生实际需求的进一步贴合是提高学生对于机械制造课程教学重视程度的关键。首先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学系统可以结合当前学生生活环境和知识获取经验方式,进行方法调整。例如可以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到教学系统当中,针对性进行系统更新。在原有的微课程体系之上,可以尝试利用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增强学生直观感受和对于机械课程的理解和实操能力,强化学生技术水平;在课程内容方面,需要强调各个环节彼此之间的相互融合,其中机械加工、零件工艺、毛坯制造等各个部分不应当彼此割裂,而是应当以具体的机械加工过程为教学方式,将各个环节贯穿其中发挥教学作用。

(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首先应当建立起学生对于课程价值的正确理解,教师可以将行业发展、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等角度,为学生进行行业介绍,奠定学生的信心,使学生认识到价值所在;另一方面要强化趣味教学,采用手工绘制图纸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感受图纸内容,强化对于图纸等短板的认知理解能力、

(三)重新进行选题

五年制教学系统当中的选题应当与时代需求相结合,教学系统应当选择来源于生产一线的内容作为选题,应用其中。对于部分拥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組织学生前往一线生产单位进行观摩学习,从宏观认知层面强化对于专业的真实岗位情况的理解,同时在教学层面融入任务设计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设计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于懿,卢良旺.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内燃机与配件,2021(16):253-254.

[2]赵国龙.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创新型教学方法与模式探讨[J].高教学刊,2021,7(22):47-50.

作者简介:季建华 (1978.11-), 男, 汉族, 籍贯:江苏南通,学历:本科,职称:讲师,研究方向:机械制造技术、数控加工技术、CAD\CAM、高职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五年制机械制造高职教育
浅谈五年制教育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浅论节能设计理念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中的应用
机械自动化技术运用和为来趋势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五年制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探索
五年制高职 人才培养方案的标准化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