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思辨能力培养的综合英语互动型课堂演讲模式改革与实践

2021-11-13程雅茹

高教学刊 2021年28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学生综合英语思辨能力

程雅茹

摘  要:中国外语教师在通过教学改革实现学生思辨能力培养方面已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综合英语作为英语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其课堂演讲是培养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该研究以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为依据,尝试对综合英语课堂演讲进行改革,构建了以培养思辨能力为导向的综合英语互动型课堂演讲模式。通过教学实验、测试、问卷调查和访谈,作者认为互动型课堂演讲对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思辨能力;互动型课堂演讲;综合英语;英语专业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28-0149-04

Abstrac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in China have carried out a series of fruitful explorations and practices i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through teaching reform. Comprehensive English is one of the core courses of English majors, and its in-class speech is an important teaching link to cultivate the thinking ability of English majors. This research attempts to reform the Comprehensive English classroom speech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Critical Ability Level and constructs an interactive in-class speech mode oriented to cultivating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Through teaching experiment, tests,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terview, the author concludes that interactive in-class speech is effectiv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English majors'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Keywords: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interactive in-class speech; Comprehensive English; English majors

外語专业学生“思辨缺席症”已引起了外语界研究者的高度关注,近年来各类全国性英语演讲比赛中非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更胜一筹的情况不断显现,加强对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已是国内外语界的共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也强调英语教学应突出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培养。综合英语作为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核心课程之一,对学生听、说、读、写技能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课堂演讲作为综合英语课堂教学环节之一,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也可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交际技巧与思辨能力。英语专业学生能够进行有创造性、思辨性的英语演讲既是自身综合能力的充分体现,更是未来事业成功的重要基础。

一、研究背景

黄源深指出外语专业学生和教师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思辨能力较弱,这不仅对学生的未来就业以及教师的职称晋升有较大的影响,外语教师思辨能力不足也直接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对学生思辨培养的欠缺[1-2]。因此,在接下来近二十年中,外语界学者与教师对于如何培养外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张冬玉借鉴全国性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的形式,在综合英语课堂设立演讲活动,以主题内容为基础,打破传统纯语言形式的操练模式,引发学生的能动思维,从而达到培养思辨能力和语言能力的效果[3]。李莉文认为通过压缩英语专业技能课时比例、调整教学内容和改革教学方法,教师在巩固和加强学生语言基本功的同时,实现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人才培养的目标,并建议通过进行教学转型、课程改革以及师资、教材等方面的建设来解决学生“思辨缺席”的问题[4]。杨德祥,赵永平阐述了基于专业内容开展外语教学的内容依托式教学对于解决外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缺乏的可能性[5]。阮全友提出了“四层学习身份模型”“Web 2.0网络学习环境”,结合“行动学习理论”“混合学习理论”的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理论框架,为外语教学改革提供了可行性参考。任玥在教学中引入隐蔽课程的概念,通过“外显课程-隐蔽课程”的二元理念在英语专业低年级语言技能阶段探讨了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路径。王哲希,朱一凡通过对综合英语课程的改革分析其对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发展的影响[8]。任文以英语演讲课为例提出在外语教育过程中融入思辨能力的培养,外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进步幅度可大大提高[9]。孙旻等“探讨了学习者在英语演讲任务过程中运用、发展思辨技能的重点和难点”[10]。

笔者认为以上学者主要是以课程改革为视角或是单纯以演讲任务为例研究思辨能力的培养,而基于英语专业一门课程对其中某一课堂教学环节进行改革,从而探讨思辨能力培养的研究并不多见。张彦玲曾尝试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运用互动型英语课堂演讲[11],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综合英语课堂演讲进行改革,构建了基于思辨能力培养的综合英语互动型课堂演讲模式,探讨其对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效果。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学生综合英语思辨能力
研讨式教学法对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作用的探究
中高职综合英语课程衔接相关问题探究
基于语言迁移理论探索二外日语教学改革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思辨能力
“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基于PBL的高职综合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综合英语”课程学习策略探究
教育信息化与高职《综合英语》的深度融合探究
英语专业大学生词汇学习策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