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证书制度下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建设研究

2021-11-13岑华

广西教育·C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证书广西工业

岑华

【摘 要】本文以廣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述“1+X”证书制度下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建设路径:“1+X”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结合,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互融通;“1+X”与课程体系建设相结合,重组专业课程内容;“1+X”与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建设一支技术精湛、优势互补、“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1+X”与实训基地建设相结合,实现校企资源的共建共享。

【关键词】“1+X”证书制度 高职院校 工业机器人技术  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7-0026-03

机器人是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的标志性装备,也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发展领域,制造业转型升级将助推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高速发展。数据显示,我国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迅猛,尤其是工业机器人的规模已排名世界第一,机器人人才需求旺盛与其人才供给短缺的矛盾已成为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瓶颈。为满足社会对机器人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我国职业院校纷纷开设机器人技术相关专业,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广西首批开设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之一。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我国开设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超过450所。

工业机器人技术具有综合性强、技术要求高等特点,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满足其技术需求,并且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开设的时间不长,理论与实践不够充足,还存在专业建设落后于产业、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教学脱离实际等问题。因此,职业院校要积极应对,主动对接产业,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构专业课程体系,打造“双师”结构教学团队,解决产教脱节问题,满足产业发展对复合型技能人才的需求,解决院校人才供给质量难以满足企业人才需求的弊端。

一、“1+X”证书制度与专业建设有效衔接

《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推进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而高素质制造业人才队伍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基础,要坚持人才引领的发展战略,推动人才工作科学发展。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培养,《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要推进职业院校与机器人产业紧密结合,实施机器人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加强机器人及其相关专业建设,加快培养机器人行业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019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简称《试点方案》),第二批共有10个试点证书,其中工业机器人证书就占了2个。《试点方案》指出“1+X”证书制度试点的实施主体是学校,“1+X”中的“1”指的是学历教育证书,是职业教育的主体和基础;“X”指的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职业教育的强化和拓展;“1”与“X”是一个整体,作用互补、不可分离。

和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广西的智能制造基础相对薄弱,地处广西后发展地区的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更是面临重重困难。办好专业不能光靠埋头苦干,还要开放办学、创新发展,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1+X”证书制度和“双高”计划给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建设指明了方向。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将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列为重点建设专业,同时实施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1+X”证书试点;坚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通过多方协作,多元融合,推进“1”和“X”的有机衔接,推动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建设。

二、“1+X”证书制度下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建设路径

(一)“1+X”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结合,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互融通

作为一项全新的制度设计,“1+X”证书制度具有多方协同、多元评价、开放包容的特点,有利于推进学校的特色办学,促进学生的多样性发展。“1+X”的核心是深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既要稳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又要持续凸显人才培养的特色。在“1+X”证书制度框架下,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按照专业链与产业链衔接、课程体系与岗位能力衔接、教学内容与生产过程衔接的改革思路,将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相融合,将专业课程与证书模块相融合,培养工业机器人产业需要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对接智能制造产业链,服务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需要,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探索专业设置共研、人才培养共育、课程资源共享、师资队伍共组、培养平台共建、实践过程共管、教学质量共推的“七个共同”校企“双元”育人机制。按照工业机器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求,以工业机器人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宗旨,对接产业链,完善人才链,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的考核融通机制,证书培训内容能与相关专业课程置换,建立学分银行,统筹安排课程考试与技能考核,同步评价,学生考取的证书可兑换为学分,证书考核模块能与专业课程模块互换,学习结果可积累、能转换,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互融通。

(二)“1+X”与课程体系建设相结合,重组专业课程内容

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现有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安排非常紧密,学时饱满,很难有空间再融入“X”证书的内容,必须重构原有专业课程体系,重组专业课程内容。一是按照“1+X”证书要求,将职业能力作为导向,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对现有体系与课程内容进行筛选和组合,构建由“平台+方向+模块”组成的专业课程体系。二是根据工业机器人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建设专业平台课程、核心课程及拓展课程,培养学习者的基础能力、核心能力、拓展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使学生既了解机器人的基础理论,又掌握工业机器人的编程与操作,还能参与机器人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维护。

工业机器人向智能化不断发展和进步,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课程标准也应与时俱进,吸收和消化新技术、新工艺,更新专业教学内容,增加“X”技能项目,设置新的专业课程,制订新的课程标准,开发新型活页教材。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依托职业教育数字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工业机器人专业教学资源库、机器人在线精品课程等,扩大资源共享,推进混合式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依据“1+X”制度重构专业课程,在保证课程内容和知识学习循序渐进的同时,保证专业知识学习的完整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

(三)“1+X”与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建设一支技术精湛、优势互补、“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

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工业机器人专业的师资力量薄弱,“1+X”证书制度为培养“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一是鼓励专任教师参加工业机器人“1+X”证书的技能培训,并通过考核取得培训师资格证书,提高教师对证书教学、培训与考核的理解度,系统掌握最新的机器人系统集成、岗位技能、工艺流程等。二是主动与制订证书标准的行业企业开展合作,聘请企业专家、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或培训讲师,共同开展证书培训,不断提升证书培训质量。以职教集团为平台,通过政校行企多方协同,搭建人员交流的立交桥。校企共建“双师”工作站,通过教师、技术人员轮换和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和服务技能水平。学校要实施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建设一支技术精湛、优势互补、“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

工业机器人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装备,集机械、电子、计算机、信息等多学科于一身,是多技术交叉融合的产品。“1+X”证书制度對职业院校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跨专业知识,还要有跨行业技能。为解决工业机器人专业教师人数不足、能力不足等问题,2019年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决定实施机电专业教师向智能制造转型计划,学校主要领导担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制订教师培训考核方案,明确转型的目标和任务,按年度分阶段实施,鼓励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到企业顶岗锻炼。参照“1+X”证书的考核标准,企业专家负责命题,学校组织考核,考核项目由工业机器人拆装维护、工业机器人编程、机器人工作站集成应用等初级、中等和高级模块组成,考试现场全程监控,考核过程公开透明。建立奖惩机制,调动教师积极性。学校对通过转型考核的教师进行奖励,给予成绩突出的教师“低职高聘”待遇;对未按期通过考核的教师降级聘用甚至停课停岗。

(四)“1+X”与实训基地建设相结合,实现校企资源的共建共享

按照“1+X”证书标准建设的实训基地是“X”证书技能培训的硬件基础。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与行业龙头企业密切合作,以实现技能培训和考核鉴定为建设目标,建设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1+X”证书培训考核中心,该中心配置可拓展、模块化的工业机器人教学创新平台若干套,以及能实现考核、监控、存储、显示、服务等功能的配套设施,充分满足证书的学习、培训及考核需求。

紧跟机器人前沿技术,充分利用实训基地的优势,主动服务广西及河池地方产业发展。学校与本地工业园区企业保持紧密协作,组建技术服务团队下到企业,参与企业技改项目、提供技术咨询、承担技术服务、承办技能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加强机制创新,搭建校企融合发展平台,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建设机器人产业学院、机器人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实现校企资源的共建共享。

三、工业机器人“1+X”证书试点实施要点

(一)加强学习培训

“1+X”证书制度是一项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度设计,需要深刻理解其内涵、要求,以及实施的具体方法、措施。职业院校要组织相关领导、教师参加“1+X”证书相关主题内容的学习、交流和培训。试点专业所在二级学院要主动对接证书评价培训组织,了解“1+X”证书试点的申报要求,学习考核站点的运行管理,熟悉证书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参加证书教学资源的开发,确保“1+X”证书试点实施的质量和成效。

(二)完善制度保障

“1+X”证书试点建设与职业院校“双高”建设紧密结合,职业院校要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学校“1+X”证书实施工作方案和工作制度,制定项目实施管理办法、资金管理办法和考核实施细则等制度文件。建立健全专业建设机制,促进专业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推进专业与产业协同发展、协同育人。

(三)加强组织管理

职业院校要成立“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学校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教务处、财务处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二级学院负责人为小组成员,负责学校所有证书试点项目的统筹规划和督导推进。二级学院负责证书试点的具体实施,精心谋划部署,严密组织培训,严格考核流程,确保证书质量。学校要与行业、企业、证书培训评价组织等密切联系,加强合作,争取更多的支持和指导,保证“1+X”证书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以“1+X”证书制度试点为契机,将“1+X”证书试点与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建设相融合,经过两年多的实践,人才培养质量、教师综合能力明显提升,专业建设成效显著,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并为其他相关专业的建设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彭小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1+X证书制度实施的意义、难点与方略[J].教育与职业,2020(3).

[2]曹克刚.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建设实践与探析:以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建设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9(24).

[3]编辑部.解读《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16(3).

[4]柳薇,王丹.“1+X”证书制度下独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以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0(14).

[5]温辉,金继承,郭毓东.科教融合助推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校科技,2019(3).

[6]李寿冰.高职院校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0).

[7]潘海生,李阳.职业教育1+X证书的外在表征与本质解构:基于15份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文本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6).

[8]汪长明.关于职业教育专业和课程标准体系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9(22).

注:广西职业教育工业机器人技术及智能制造技术专业群发展研究基地(桂教职成〔2018〕37号);广西职业教育机电技术类专业发展研究基地项目(桂教职成〔2018〕65号)

【作者简介】岑 华(1977— ),男,汉族,广西河池人,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教授,高级技师,研究方向为机械CAD/CAM技术、智能控制与机器人技术。

(责编 黎 原)

猜你喜欢

证书广西工业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工业人
广西广西
广西尼的呀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工业4.0”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