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水之旅

2021-11-13栏目主持任红编辑王旭辉

中国三峡 2021年7期
关键词:文化

栏目主持/任红 编辑/王旭辉

提起水,中国人有特殊的情感在里面。老子说:“上善若水。”水是无为而治的象征;孔丘临水而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借流水叹时光飞逝;大概因连绵不断,流水也被视为愁绪的隐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水有时也是悲壮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水有时还是田园的,“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大概因水对生命而言不可或缺,所以它的形象也就摇曳多姿,而围绕水展开的那些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的故事也就因此而迷人,让人百听不厌……

一曲大气磅礴的英雄赞歌

文 | 钟岩

《长江之子郑守仁》

靳怀堾/陈松平 著

长江出版社 2020

《长江之子郑守仁》是一部厚重的报告文学作品。作者靳怀堾、陈松平都是资深水利人。靳怀堾是学者和作家,一手研究,一手创作,成果丰硕,主旨皆不离“水”。陈松平是记者,又是作家,在水利文化宣传岗位上深耕多年,成果颇丰。作者说,是郑守仁院士的事迹不断激励着他们奋力而为、只争朝夕地完成了这部为水电英雄立传的任务。

厚重,不仅指篇幅之长,400多页,37万字,更重要的是内容丰厚,笃实有物,大气磅礴。

此书以“人”为主线,“因人生事”,采用报告文学不多见的“河源惟远”的写法,从主人公出生起笔,上大学,主持一系列重大工程,直到2019年对他的最后一次采访,前后七十多年的跨度。随着岁月的延续、故事的展开,主人公的“两个伟大”逐渐凸显:其一,业绩伟大。郑守仁献身水利事业57年,殚精竭力于长江流域的水利水电建设,先后负责乌江渡、葛洲坝导截流设计,隔河岩现场全过程设计,特别是主持世界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国之重器”——三峡工程设计总成及现场勘测、设计、科研,付出的汗水、心血和智慧无法计量,在治理开发长江的宏伟事业中厥功至伟,堪称“当代大禹”、“民族脊梁”。其二,人品伟大。院士级技术权威,正厅级职位,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新中国70年最美奋斗者,诸多荣誉集于一身。闪耀的光环,既是对他业绩功勋的认可,也是对人品人格的肯定。书中写到,郑守仁院士在同事中口碑极佳:“温良敦厚、质朴纯粹、助人为乐”,“雷锋式人物”,“在他身上找不到缺点和毛病”。伟大人物的性格在书中是立体的。“大我”事业之外,“小我”生活也是书中贯串始终的一条线索,涉及主人公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对妻子、女儿、外孙女的亲情和愧疚。英雄在人间烟火气之中显出生命底色,让人不仅钦佩敬仰,而且感到亲切可爱。

郑守仁院士是水利水电工程的技术权威,写他的事迹,必得把专业问题说清楚。如果没有“技术含量”,犹如写战神而脱离金戈铁马,即便再“文学”,也不免让人一头雾水,飘忽不实,作品又有什么意义?作者并没有忽略这一问题,而是通过写科技攻关中逐步丰满人物性格,把相当多的笔墨放在主人公的技术创新成就上。比如,大江截流、围堰修筑中技术难题最多,难在哪里?破解的途径、方法是什么?最终效果如何?这些写在作品中,既要有完整的过程,又要有真实的细节,有时候细节更有表现力。书中不少章节都是围绕郑守仁和他的团队如何破解工程建设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为重要节点而展开,有的甚至不惜浓墨重笔。全书共七章,一般每章三到四节,而第七章《巅峰之作大三峡》是重头戏,安排了十三节,其中有七节写主人公和他的团队面对众多世界级的技术难题,如何披荆斩棘、攻坚克难的。在科研攻关、开拓创新过程中展示水利人的风采,是为以郑守仁为首的水电英雄立传最有阳刚硬气的内容。报告文学历来是采访要占七成功夫,两位作者在采访上花了大力气,努力达到对科技“入乎其内”。经过他们对工程技术术语的消化和阐释,行业之外的读者也能从中领略到水电英雄的胆识、魄力和智慧。

本书虽是一部英雄的传记,但并非彰显一个孤立的人物,而是真实生动地展示了一个英雄团队的形象。用作者的话说,主人公郑守仁院士是众多治水英雄的杰出代表,是时代坐标上的闪光点。但在 “国之重器”的打造过程中,离不开集体的力量,葛洲坝、三峡就是众多水电英雄们智慧和汗水共同的结晶。英雄的炼成,有 “前因”,也有“后果”。郑守仁院士一直在和同辈战友、后辈英才共同奋斗。他是冲锋陷阵的英雄,又是统领群雄的将才,更是甘当人梯、提携后昆的大师。将星周围,群星闪烁,书中写到的一批“老将”、“骁将”和“小将”,个个都发出闪亮的光芒。“江山代有才人出”,“英雄河”孕育的英雄不是一位,而是一群。对于领军人才来说,建造的工程是功绩,带出的人才同样也是重大贡献。

曾和水利界的同仁议论过,很多领域如军事、农业、医疗、石油、航空航天、科研……都有一些星光闪耀的人物形象为国人铭记,相比之下,水利事业自大禹开始,漫漫4000多年,涌现出许多彪炳史册的英模人物,但在文学、影视作品中反映得还不多。现在看到《长江之子郑守仁》这部力作,实在令人高兴,令人鼓舞。

理与趣,在这里有机交融

文 | 金戈

《乐水之旅——水文化探索与思考》

尉天骄 著

水利水电出版社 2020

读尉天骄先生的《乐水之旅——水文化探索与思考》(以下简称《乐水之旅》)一书,有如沐春风之感。这本由文化随笔、学术探讨、河湖速写、书评文评四大方面构成的水文化文集,既有鲜明的学理逻辑性,又都能够结合作者的人文情怀和个人感受,达到了理性与情趣的交融;既能将江河历史、文化知识和理性思考融入优雅、流畅的表达之中,又有思想的深度和情感的厚度,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和审美的享受。

水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启的。尉天骄加入水文化研究阵容不久,便成为骨干和领军人物之一。他对水文化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的学理逻辑上的分析论述,形成不少独创性的“接着说”和“对着说”,为构建中华水文化的理论大厦做出了重要贡献。

《乐水之旅》一书精选了作者多年的研究文章40余篇,25万字,其中有些作品获得过省、部级奖项。作者谦虚地说,这是对自己水文化研究“一个阶段性回顾,算是多年研习的雪泥鸿爪”。但我拜读之后,深感这是水文化研究的一个含金量颇高的成果,也是作者对中华水文化理论大厦构建献上的一份厚礼。其特点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系统性的内容。《乐水之旅》是集腋成裘的产物,具有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论题所及,有水资源、水工程、水环境、水工具、水生态、水旅游,水与文学、水与艺术、水与审美,等等,话题依次展开,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在纵横捭阖中已然涵盖了水文化研究的大部分领域。

第二,创新的理论建树。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一个研究领域同样也是如此,既需要“脚踏实地”,又要有“仰望星空”的追求。《乐水之旅》的不少文章就有这样的特点。比如,对于城河功能转换的论述,对中国古代水工程之美的探讨,对古人与海关系的研究,都有不少真知灼见。再如,关于水文化研究方法论的思考,作者发挥了理论思维的优势,对于研究方法的总结可谓“发前人之未发”,书中几篇文章集中探讨了水文化研究的方法,提出了“照着说”“接着说”和“对着说”的概念。这些说法,源于哲学家冯友兰的见解而又有所生展,密切结合水文化研究中的实际问题,显示出相当的理论深度,具有高屋建瓴的启发意义和指导价值。

第三,形式多样的文体。《乐水之旅》全书分为四篇,文体形式多样:有随笔,有论文,有河湖考察调研的笔记,还有为水利文学作品所做的评论。随笔类,往往从小的话题切入,娓娓道来,因小见大,把话题分析展开,将广博的知识融于轻松流畅的表述之中,摇曳生姿,情趣盎然;学术探讨类,逻辑严谨,新见迭出,雅俗共赏,引领人一步步走进水文化理论的殿堂;河湖速写类,既有散文的潇洒,形象生动,又充溢着亲近水、拥抱水的真挚情感;书评文评类,对所评作品具有很强的洞悉力,又善于归纳和总结,优点和特色说得切实、透彻,缺点和不足讲得中肯、到位,为读者阅读和感悟提供了指南和借鉴。

第四,深浅适宜的文笔。水文化需要走向社会,培养全社会民众知水、爱水、惜水、护水的文化精神和良好习惯,同时也要向水利人、高校学生传播、推广,以体现在治水、管水的工程实践之中。针对广泛而又有差异的受众,有区别、有针对性地做了有益的探索。写作时,作者力求避免晦涩难懂或故弄玄虚,追求理性与情趣的有机融合,变抽象为生动,变枯燥为有趣。例如,同是讲水工程之美这一话题,随笔《历史上的水工程美吗?》一文,结合西方社会学家的见解,对中国历代水工程的建造作了行云流水般的回溯和辩证分析,“言之有文”,妙趣横生;而《水工程的美学追求》(获得省部级学术成果奖)的论文,对水工程之美的内涵和外延作了全面系统的分析论证,阐发的学理同样做到了通俗易懂、畅达生动。

在该文集的“后记”中,作者说他的研究主要是在资料文献中作“历史文化的旅行”,同时表达出对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等古代先贤能够经常行走亲近祖国大好河山的羡慕和钦敬。对此,我感同身受。教师主业是教学育人,研究灵感大多来自阅读和思考。但他也深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了能够多“行万里路”,他自费参加有关水文化会议和调研考察活动。对于每一次河湖调研考察活动,他都非常珍惜,全身心地投入,不停地看、问、记和照(拍照),晚上还要写日记,记下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每次考察结束,他都能很快拿出一至两篇颇有分量的作品。

相应环境、条件的土壤固然重要,但要长出庄稼,结出硕果,则少不了辛勤的耕耘和汗水的浇灌。尉天骄钟情于水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强烈的使命与情怀、责任与担当,加上锲而不舍的努力,“择善而固执之”,玉成了《乐水之旅》这样的丰硕成果,可喜可贺。

金沙江畔的似水年华

文 | 冯雨昕

《涨水》 2020

导演、编剧:谭勇

演员:李德兴/李晓东/徐佳

出品:中国三峡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2020“京能杯”第三届全国微电影创作大赛特等奖

第八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最佳作品奖

在泛娱乐化为主流的影视作品中,被一部充满文艺气息的电影短片吸引并非易事。

电影《涨水》就像是一个老人在夏日的江边,缓缓讲述跟江水一样悠长而又厚重的如烟往事。因为水电站建设,金沙江岸边的甲里村将全部搬迁到移民新村,虽然新修的移民新村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房屋设施,都远比这个至今连公路都不通的偏僻村落要好上不知道多少倍,然而故土难离,他们很难想象,没有熟悉的江声相伴,生活将是怎样的一副模样。

影片主人公纳罗和爷爷纳颇相依为命,因为即将搬迁,他们各自面临着自己的困境:纳罗舍不得自己那只小羊,纳颇舍不得那条老木船。纳罗为了让爷爷纳颇跟自己一起去新村生活,独自去找一条传说中的水路,以为只要爷爷的小船能到新家,爷爷自然也就能跟自己在一起。结果,纳罗在寻找水路的途中差点迷失,爷爷纳颇深为感动,终于,祖孙俩决定一起面对新生活。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搬家的这天,移民工作人员居然把纳颇的那条老木船搬上了卡车,纳罗更是机灵地把小羊也藏进了船舱。

相对电影长片而言,短片因为篇幅短小,叙事更有挑战性。电影《涨水》的叙事不像大多数短片那样局促,而是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说书人,明明只是讲个小段,气度与气场也丝毫不乱。在高亢的彝族民歌吟唱中,一辆载着小木船的卡车行驶在金沙江畔,高效地将该片的主要贯穿道具和故事发生的环境交代出来,金沙江流域大山大水的波澜壮阔呈现得淋漓尽致。在恢弘的开头之后,一群奔跑的孩子和一只小山羊开启了一段轻松幽默的视听段落。这个段落不仅仅只是表现了人的情绪,也给这个即将沉入江底的小镇一组生动的速写。在恢弘与轻松的节奏交替中,进入到影片的主要情节。

导演刻意避免了叙事的机巧,而是为影片选择了大巧若拙的质朴调性。当浮华抛却,情感的纯度便显现出动人的力量。雨后的金沙江两岸,山岚飘忽,在彝族风格的农家小院,爷爷和孙子开启了一场平淡但推动故事发展的关键对话。爷爷纳颇站在屋顶眺望远方,那人、那山、那水组成一幅极具中国画意境的生活图景。电影在具象的故事背后,是人与水的大写意;在爷爷与孙子的情感碰撞背后,是关于生命时空的追问与哲思。

《涨水》的用镜风格主要体现在长镜头的使用上。影片开头气势恢宏的航拍长镜头、爷爷与孙子从河滩的芒草中走回家、爷爷与孙子在雨后的院落交谈等场景的镜头语言更是让长镜头的电影美学发挥到了极致。长镜头舒缓的用镜节奏很好地传达出人物与故土的深厚情感,摄影机只是充当旁观者和记录者的角色。其迷人之处就在于还原真实完整的时空,让观众得以静下心来去体会画面的内部意味,并感悟亲情的无言力量。影片试图传达一种“爱如江水、亘古不变”的情感意向。恰如静默的摄影机,听风来,看云去,在看似平淡的表达下面,却是暗流急涌的情感冲突。

纳罗在金沙江畔的山路奔跑是影片的华彩段落,纳罗瘦小的身影与巍峨的群山、汹涌的江水形成鲜明对比,同样是长镜头的使用,根据情绪的需要,在节奏上有了变化。从纳罗走出村子,到他爬上山坡,奔跑在山岗之上,运动镜头使用恰到好处,将影片的情绪推向高潮。

在爷爷纳颇和孙子纳罗的故事主线之外,一直有一条暗线:移民工作者将如何解决纳颇故土难离的情感需求和如期完成移民工作之间的矛盾。非常难得的是,影片一直将这条暗线与主线的关系处理如同动听的多声部合唱,不同的声部互相成就而非相互抢夺。影片没有过多渲染移民工作者所作出的诸多努力,在影片结尾的时候,卡车上的那条老木船表达了另一种温情。车在山上,船在车上,营造出一种“陆上行舟”的奇异景观,与开片画面呼应,爷爷和孙子的对话更是令人会心一笑。

罗伯特麦基在《故事》一书中以观众的口吻写道:“我想要一种达到生活极限的具有广度和深度的诗化体验。……如果我把生命中重要的几个小时交给你,我就不得不指望你成为一个具有力度的艺术家,能够达到人类体验的极地。”这句话道出了观众观影时的终极追寻:生命的广度与深度,生活的温度,情感的浓度。电影《涨水》突破了电影叙事往往过于具象的藩篱,努力寻找一种自己的诗意表达。观看《涨水》的时候,我有某种紧张感——想让时间慢下来,想留住它的每一个镜头,想记住影片里少到恰到好处的每一句台词。我希望时光可以被拉长,希望它永远不要结束。

在与自然千丝万缕的联系之中,人与水的关系从来是最亲密也是最密切的。用生命之源来形容水与人类的关系其实太偏于理性判断,水之于人类不仅仅是存在的条件,更是文化和情感的纽带。那么,河流之于我们,或许更像出生时的脐带。

当我从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宿舍望向窗外,看到奥兰滕吉河(Olentangy River) 在缓缓地流动,我想到家乡成都的府南河,虽然相隔万里,借由眼前的河水流动,时光便没有了空间的阻隔。以后看见河流,我一定还会想到从未走近过的金沙江,想到纳颇和纳罗的故事。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窥探文化
谁远谁近?
繁荣现代文化
构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