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舟一体化”背景下宁波与舟山制造业协同发展对策研究*
2021-11-13宁波工程学院闫森郭瑜桥唐新贵
宁波工程学院 闫森,郭瑜桥,唐新贵
一、前言
谋划推进“甬舟一体化”,是浙江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也是甬舟两市的共同愿景。自2019年推进“甬舟一体化”以来,宁波与舟山在港口一体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创新协同发展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常务副市长协调联络机制和甬舟一体化联合办公室的建立,也为深入推进“甬舟一体化”提供了组织保障。
推进宁波与舟山产业协同发展,是“甬舟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宁波市有各类制造企业超过12万家,形成了绿色石化、汽车制造、高端装备、关键基础件(元器件)、新材料、电子信息、时尚纺织服装、智能家电等一批产业集群。2020年,宁波地区生产总值为12408.7亿元,位居全国第12位。
截至2021年7月,宁波市共有51家全国单项冠军企业,位居全国首位。舟山制造业发展特色鲜明,近年来增速较快。2020年,舟山地区生产总值为1512.1亿元,增长12.0%;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497.9亿元,增长60.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96.3%,增速位列浙江省第一。舟山的优势产业包括绿色石化、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水产品加工等产业。宁波作为全国先进的制造业基地,产业基础非常雄厚,舟山市产业特色鲜明,两市地理位置相邻,历史和文化相近,制造业规模和结构差异明显,具有广阔的协同发展空间。
二、甬舟制造业分工指数
本文用区域产业分工度来评价地区间产业协同发展水平。区域产业分工度越高,则说明地区间产业协同发展水平越高;反之,区域产业分工度越低,则说明地区间产业协同发展水平越低。
(一)总体情况
本文运用常用的区域分工指数来测算甬舟制造业的区域分工,其公式如下:
其中Sjk表示区域j和区域k的分工指数,i代表产业类别,qj和qk分别表示j区域和k区域各产业的总产值,qij和qik分别表示j区域和k区域i产业的总产值。显然,Sjk的取值范围是Sjk的值与j区域和k区域产业的差异化成正比。
表1 2017—2019年甬舟制造业分工指数
从计算结果可知,2017—2019年甬舟制造业分工指数均值为1.32,居较高水平。这一方面说明宁波和舟山制造业的差异化比较大,协同发展基础较好。另一方面,2017年到2019年甬舟制造业分工指数波动较小,表明宁波和舟山的制造业协同进展比较缓慢,亟待深入推进。
(二)重点行业协同发展分析
对甬舟制造业分工指数贡献最大的五大产业数据如下(表2)。这些产业的分工指数均在0.1以上,表明宁波和舟山这五大产业的区域分工度较好,产业协同发展的基础良好。根据区域分工理论,差异化较大的产业,其合作的空间和可能性也越大。
表2 甬舟制造业差异化最大的五大产业
三、宁波与舟山五大重点行业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
从总体上看(如图1),五大产业中,宁波和舟山的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相差不大,而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的产值差距较大,宁波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因此,对于不同的产业,需要根据产业自身特点和发展基础,确定协同发展的路径。
图1 2019年宁波、舟山五大产业产值
(一)农副食品加工业
水产品加工业是舟山的特色产业,舟山农副食品加工业一直处于优势地位(图2)。农副食品加工业作为甬舟两市分工指数最高传统产业,具有较大的协同发展空间。两市应努力提升农副食品加工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发展水产品的精深加工和深加工,在标准制定、产业链共建、冷链物流能级提升、水产品加工研发等方面展开多方位的合作。以水产品加工业为代表的海洋产业是宁波、舟山两市的特色优势产业,未来两市应依托智慧海洋核心示范区建设,以智慧海洋工程为引领,促进海洋产业深度协同和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具有世界竞争力的海洋产业基地。
图2 宁波、舟山农副食品加工业2017—2019产值
(二)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绿色石化产业一直是宁波的传统优势产业,舟山的石化产业也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十四五”时期,宁波将打造万亿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重点培育打造乙烯、丙烯、功能膜、可降解塑料等特色产业链,促进石化产业迈向价值链高端。舟山绿色石化基地一期、二期重点建设项目达产后,石化基地原油加工能力将达到4000万吨,成为全球前五大石化产业基地。
从发展趋势来看,“十四五”期间,宁波和舟山的石化产业产值都会实现大幅度提升。双方应立足强链补链延链,联手打造绿色石化产业基地,重点打造高附加值绿色石化产业链。
(三)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7年9月,波音·商飞联合项目中心在舟山正式签约揭牌,预计年交付能力达100架。舟山将依托波音项目打造舟山航空产业园,推动航空产业发展。2018年4月,经国家发改委和民航总局批复,宁波成为全国第11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
2) 在支臂与牵引臂间增加转接件以放置机械式拉力表(量程0~10 kN,引用误差<2% F.S,使用前进行零位标校);
目前,临空经济示范区以宁波栎社国际机场为核心,连接杭甬、甬金、宁波绕城等多条高速及轨道交通,已开通国内外运营航线143条、通航城市达到85个。“十四五”期间,宁波将深入推进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统筹规划空运和铁路运输,着力打造宁波“空铁新城”。
因此,面临浙江构建航空全产业链的重大机遇,宁波和舟山在航空航天产业发展上有着巨大的发展与合作空间。宁波的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可以和舟山的航空产业园建设结合起来,共同打造航空制造产业链,并培育成为两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四)汽车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是宁波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十四五”期间打造的两大“万亿级”产业之一。未来宁波市将聚焦整车制造、汽车零部件专业化发展,构建零部件生产和整车制造协同的汽车产业体系,重点打造绿色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等细分产业链。
相比较宁波,舟山的汽车产业基础比较薄弱。舟山可以基于现有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与宁波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深度融合,着眼于绿色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零配件制造,打造舟山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实现舟山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
(五)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的产值占比在宁波各产业中居第二位,在舟山各产业中排名第五位,对于两市的经济发展都非常重要。然而,从产值来看,舟山的产值不到宁波的1%,存在较大差距。这也为两市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宁波能够给予舟山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实现错位发展,进而促进产业协同。
四、推进宁波与舟山产业协同发展的对策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甬舟一体化”背景下,宁波、舟山两市产业协同发展有着较大的空间。充分利用宁波和舟山地域相邻和各自制造业的产业基础和独特优势,在重点产业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合作共赢的产业协同发展生态,是推进宁波与舟山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基本路径。然而,由于两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推进两市产业协同发展,仍需要付出多方努力。
(一)强化产业协同发展的统筹规划
两市产业协同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基础,宁波—舟山港已经成为两市产业协同发展的样板。两市在海洋经济、绿色石化等产业方面的合作与协同,有着广阔的空间。但是,自发性的产业协同效率低下,很容易进入无序发展甚至恶性竞争的误区。
两市必须共同筹划协同发展的重点产业,包括海洋产业、绿色石化、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汽车产业以及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充分发挥两市的产业基础和竞争优势,做好产业协同发展规划,采取共建产业基地、共建产业创新中心、产业链分工协作、建设“研发飞地”等多种形式,实行错位发展,有序推进甬舟产业协同发展。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将甬舟产业协同规划执行情况两市政府业绩考核体系。
(二)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生产资料的快捷流通是产业协同发展的前提,因此,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产业协同发展的基础。宁波与舟山隔海相望,特殊的地理位置给两市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带来困难。
目前,甬舟两市间的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严重制约了“甬舟一体化”进程,已经成为两市产业协同发展的瓶颈。因此,两市应联合制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在交通、水利、油气管道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机制,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三)构建产业协同发展的投入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
从投入角度来看,应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为原则,构建宁波、舟山产业协同发展的投入机制。一方面,两市可以共同出资建立甬舟产业协同发展基金,并鼓励民间资本加入。基金将针对两市推进协同发展的重点产业,分级分类给予一定的投入,引导两市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另一方面,建立甬舟产业协同发展的市场化投入机制,引导民营企业积极投入到甬舟产业协同发展中来,提升双边产业协同发展实效。
无论是两市政府之间,还是政府资本与民营资本之间,都应本着“谁投入、谁受益”以及“责权利对等”的原则,不断完善宁波、舟山产业协同发展的投入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推动两市重点产业的协同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四)完善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
重点产业基地或产业园是推动甬舟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载体。两市应根据产业协同发展规划,加快明确重点产业协同发展基地或产业园的建设步伐。在两市产业优惠政策一体化的基础上,为园区提供更加优惠的土地保障、投融资、税收、研发补贴等方面的支撑政策,吸引相关企业共同参与甬舟产业协同发展基地或产业园的建设。
同时,逐步将部分政策拓展到相关产业的企业合作中,在更大范围内推进甬舟两市产业的协同发展。
五、结语
本文基于区域分工指数分析了宁波与舟山制造业协同发展的空间、路径和对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两市协同发展的重点产业。但产业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很多,影响机制也较为复杂,引入更多的影响因素并探讨产业协同发展的内在机理,是下一步研究的方向。